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小标的额民事案件不断出现,其中,"一元官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随意侵犯他人权利现象的发生,是公民法律和权利意识高涨的体现.但这类诉讼引起的争议,法律界仍认识不一.由于"一元官司"受理旨低廉,诉讼门槛较低,其中不乏有人以打"一元官司"为借口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但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一元官司",经济价值虽小,却也有一定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底在上海出现了我国首例新闻官司以来,我国新闻单位的新闻官司时有发生,且呈增加的趋势。仅1998年一年,我国就发生了200多例新闻侵权官司。2001年12月10日,我国著名女歌手田震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南京晨报》社告上法庭;2002年7月,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范志毅以侵犯公众人物名誉权为由,将《东方体育日报》告上法庭……新闻单位的败诉说明了一些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法律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已刻不容缓。一般认为,在中国,新闻官司的出现,究其原因除了新闻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到目…  相似文献   

3.
朱达林 《江南论坛》2000,(4):42-42,44
目前,法制新闻业已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以它的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但是,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知识的增多,新闻报道引发的新闻官司也日趋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媒体与媒体受众之间的矛盾,制约了新闻业的发展。因此.自觉学好法律,努力增强法律意识,尽力避免新闻官司,是摆在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综观新闻媒体的新闻官司,从新闻媒体本身来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侵害法人及公民名誉权。根据1998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相似文献   

4.
高菘 《大陆桥视野》2016,(14):301-301
在“进头脑”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设新闻评论活动具有其必要性。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课前准备环节、课堂的学生新闻评论环节、课堂的教师点评环节。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新闻评论活动的节奏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梁军 《新经济》2004,(4):2-2
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因为涉及大家都认可的一件光辉灿烂的好事,且与当前的大好形势似有相左,笔者无奈将用若干个“某”字以回避可能发生的口诛笔伐甚至官司诉讼。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本文根据时近几年中国内地主要媒体新闻评论的全面调查,可以发现其时代特征即新闻评论的分量更重,时效性更强,论题更广泛,指向更多元化,监督异地化,形式多样化以及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和学者化.  相似文献   

7.
刘美 《经济月刊》2013,(10):114-115
近期,四海股份因“一壳两卖”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曾经的重组合伙人浙江众禾与北京大河对簿公堂,在重组和诉讼过程中,四海股份涉嫌隐瞒多项重要事实。该公司还试图不对官司情况进行披露,直到地方证监局介入,才不得不做出披露。  相似文献   

8.
最近,《新闻出版报》总编张芬之同志所著的《敬业走笔》一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收藏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撰写的新闻评论、新闻理论、新闻短论、文艺评论等多种言论文章,以及一些杂谈随笔和散文。它是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心得,也是作者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一位新闻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奉献、无限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人物志     
《商周刊》2012,(6):12-12
三星李健熙遭起诉 韩国最大的企业三星集团爆发兄弟争产风波,已故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长子李孟熙针对胞弟、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提起了巨额遗产诉讼。李孟熙要求李健熙返还属于自己的7000亿韩元遗产。不久后李健熙的二姐李淑熙也提出类似诉讼,尽管韩国媒体普遍认为该官司可能最终以内部协商得到解决,但三星家族内部的"豪门恩怨"必将上演一出司法大战。李健熙1987年开始接掌三星集团,曾因逃税被起诉,后被总统特赦。他现在依然参与三星电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社会新闻,如灾难事故、好人好事、感情纠葛、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等,采访并报道这类新闻,让市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是社会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新闻的深度报道,就是在反映客观事件的时候,不仅仅是采取感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采取思维的形式,透过现象说本质是此类报道的特点。这就要求记者不仅有锐敏的新闻眼光、强烈的新闻意识,一切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有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王传凤 《经济师》2003,(8):208-208,272
文章通过对引起注册会计师法律诉讼的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诉讼的策略 ,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对法律诉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28日,华为、华为3Com和思科三家公司同时向美国得州法院提出了中止上诉的申请,这个请求被法官予以批准并立刻生效。这意味着三方均不得再就此案或者其它相同事由提起诉讼,从而使已经历时一年半时间的思科与华为知识产权官司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闻单位来说,实施舆论监督,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舆论监督这个新闻工作中的重点,却始终是一个“难点”.从监督的过程上讲有这样“三难”;一是实地调查难,总有个别人故意设置障碍,甚至作伪证;二是稿子见报难,关系户说情,被批评者上门吵闹;三是解决问题难,一些部门为各自利益,敷衍搪塞,一拖再拖.从新闻单位和记者自身来讲有这样“三怕”:一是怕保护不了自己.批评报道常被人指责为“损害名誉”、“失实”,而目前新闻法尚未出台,记者没有保护自己的“法宝”;二是怕被人纠缠不清.尽管道理可以讲清,官司可以打赢,但要损失大量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三是伯得罪有关部门和企业.得罪了实权部门今后工作难做,得罪了企业影响广告收入.特别是近年来“新闻官司”接连不断,使新闻工作者对此望而生畏.那么,从新闻单位来说,如何搞好舆论监督,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王玮 《环境经济》2023,(2):42-43
<正>2023年开年首场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聚焦环境公益诉讼,发布第37批指导性案例,纪念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施行十周年。◣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 作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修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自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成为守护绿水青山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法治防线。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政府与微软公司之间的官司引起了全世界对反垄断问题的关注。而在同一时间段,中国也正在草拟《反垄断法》。虽然中美两国所要解决的反垄断问题是不一样的,但是,对各自而言,都是走到了一个历史节骨眼。最近,美国政府与微软公司之间的官司引起了全世界对反垄断问题的关注。我觉得垄断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跳跃而在不断地变化。美国的情况就是这样,从目前兼并合并的浪潮来看,要求放宽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上的著作权官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迄今最有名的案例显然是最近的“新浪告搜狐”。2002年1月24日新浪网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搜狐网对其短信频道、财经频道及体育频道等网上产品资源进行“大规模剽窃、抄袭及侵权”。几个钟头之后,搜狐网发表声明,认为新浪的说法是“严重失实、没有根据的,纯属  相似文献   

17.
张淼林 《经济师》2000,(1):109-109
难点一:起诉容易执行难导致银行提起诉讼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借款户久拖银行贷款本息不还,诉讼的结果十有八九需要强制执行。但实际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表现在:一是借款人实无还款能力,更无有效资产,难以执行。这类诉讼,银行是赢了官司输了钱,损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收回贷款本息遥遥无期,还要支付诉讼费用及其它有关费用,实是事倍功半。二是执法部门力度不大,由于“地缘”、“人缘”、“血缘”等多种关系,无疑影响到执法的力度,使一些拖欠银行贷款的人逍遥法外。三是银行胜诉后法院判决的有效资产(如地皮、房屋)的变现值常常低…  相似文献   

18.
新闻漫画是一种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纪实漫画".它通过漫画语言去报道、评论新近发生的事实.媒体的存在,使得新闻漫画有了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贾贵宾 《经济论坛》2006,(14):123-124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健全完善的法治保驾护航。正所谓:法治兴、国家兴!完善、健全的法治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将阻碍社会主义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现实生活的经济交往中,由于一方诚信的缺失往往引发诸多诉讼。诉讼中司法的不公无疑会侵害诉讼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置于无法获得救济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不仅是司法部门应着手解决的问题,也应是法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笔者曾办理的一起羊绒买卖案,集中反映了上述问题。案情是这样的:1995年3月9日,刘等四…  相似文献   

20.
王今 《新经济》2007,(5):94-95
随着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迅猛发展,观众市场的竞争和分割尤其激烈,电视品牌栏目的建设越来越成为电视台发展的关键。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曾是全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榜样,2005年、2006年又以高收视名列广东卫星频道新闻专题节目前茅。面对民生新闻的蜂拥而出,观众的分流,《社会纵横》怎么能继续走好?本文从实践角度入手,试图通过分析《社会纵横》所面临的现实与品牌营销的有效途径,对电视品牌栏目的建设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