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提高组织的探索性技术创新水平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明,领导者是促进探索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研究多聚焦于中低层领导者,忽略了具有战略决策和文化引导作用的高层领导者。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关注高层领导对探索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120个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CEO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探索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作用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提升成员的组织学习水平来实现。进一步,本文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整合,构建了CEO变革导向领导行为作用于探索性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模型,即CEO变革导向领导行为能够提高组织创新氛围,进而促进组织学习,最终提高组织的探索性技术创新。本文结论为如何提高组织的创新竞争力提供了整合的视角,并为战略领导影响组织创新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不同维度下高层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革型领导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很快跃升为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虽然目前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其研究层次大多基于个体和团队,从组织层面去探讨变革型领导行为之组织影响效应的成果仍然比较少。本文从CEO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出发,探讨其对组织的技术创新和最终绩效的影响机制,在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企业的样本对假设关系进行了验证,发现虽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探索式创新和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但是其在提升探索式创新和组织绩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领导角色并不相同。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3.
黄祎 《技术经济》2024,43(4):118-131
在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普及,“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国策对企业经营提出新要求。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和发展起到愈发关键的作用,继而对当下企业领导者们的认知和领导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过去研究关注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而对个体层面的机制研究相对匮乏。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以63名企业高层管理者与225名直接下级的匹配样本,探讨企业高管的利益相关者导向如何影响下属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益相关者导向能够通过激发下级管理者的亲社会动机,从而促使下属表现出责任型领导行为和责任式创新行为;感知领导真实性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下属亲社会动机的关系、以及利益相关者导向通过下属亲社会动机对下属责任型领导行为及责任式创新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择职业经理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交易型领导风格的管理者与组织创新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交易型领导风格的管理者与组织创新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受到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和组织信任的调节效应影响。当组织学习较弱时,交易型领导与组织创新间具有负相关性。而组织信任则通过调节效应影响交易型领导风格的管理者对组织学习模式和组织创新模式的选择。组织信任较低时,交易型领导倾向于选择利用式学习模式,强化组织惯例,制约创新。而组织信任较高时,交易型领导则会加深探索式学习的程度,更易产生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R&D组织是按照由市场需求确定的研究目标建立起来的组织。由于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变革型的领导方式更有利于营造适合创新的组织气候。回顾了组织气候的概念和发展,并论证了变革型领导者可以通过影响不同的组织气候因素,来提高R&D每个阶段上的绩效,进而实现整体组织的绩效提高;变革型的领导者还可以通过有效地管理团队的情感气候来影响组织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在领导研究领域中,领导行为的影响效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话题。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关注领导行为对员工、团队或组织产生的影响,很少关注其对领导者自身的影响。近年来,部分新兴的领导研究开始从行为者视角出发,关注领导行为对领导者(行为者)自身的影响,这些研究为理解领导行为产生的动因提供了新的理论见解,为领导行为培训提供了新的实践启示。基于此,本文梳理了目前关于领导行为对自身影响的研究,理清相关研究的主要脉络及发展方向。具体地,首先根据领导行为性质(建设型或破坏型)和影响效果(积极或消极)两个维度,将领导行为对自身影响研究划分为四大类:(1)建设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积极影响研究;(2)建设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消极影响研究;(3)破坏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消极影响研究;(4)破坏型领导行为对领导者的积极影响研究。进一步,根据以上分类,系统回顾关于领导行为对自身影响的研究文献,提炼背后的理论机制和作用路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为,知识经济时代,领导的内涵就是学习。因为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领导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领导行为是领导者学识的外化,未来的领导是领导学习。正如《数字经济时代》的作者塔斯考斯特指出:未来最可靠的竞争优势是克服学习的障碍去学习,最好的领导就是组织领导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者不是要下达命令,而是要负责起学习的职责,建立让成员扩充能力的学习型组织。因此,学习型组织成为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90后”成为新员工的主体,不同领导风格对其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认知—情感视角,探究真实型领导风格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识别师徒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风格对新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投入具有中介作用,且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更强;良好的师徒关系正向调节真实型领导风格和组织公平感、工作投入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且关系越强,中介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笔者基于314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对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着重考察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领导风格和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利用式创新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其次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概念和维度以及组织的接受能力等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最后将组织理论和领导理论相结合,从四个组织内部情境因素着手,分别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金生  时代 《技术经济》2021,40(12):37-50
悖论式领导是一种新型领导风格,能够有效应对团队创新过程中的矛盾.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经验学习理论,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11份问卷数据,运用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悖论式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悖论式领导能够显著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悖论式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主要通过失败学习实现;技术动荡性削弱了失败学习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不仅证实了悖论式领导在中国情境下的有效性,揭开了悖论式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机制,而且为组织正确认知和应对失败,从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引入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提出研究假设,并将建设工程创新划分为个体、组织层次,以个体创新行为为结果变量,构建建设工程情境下创新要求、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建设工程创新要求正向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建设工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的融合可能具有更好效果;两种领导风格在建设工程创新要求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领导者响应、识别创新要求能够更好地驱动创新,领导风格与创新要求之间具有共同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组织创新成分理论、精神型领导理论和领导情景理论为依据,探讨精神型领导和职业召唤感等精神性因素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动力作用以及儒家工作伦理的调节效应。通过企业调研获得268套领导-员工的有效配套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表明:(1)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和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儒家工作伦理调节了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儒家工作伦理越明显,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也越强;(4)儒家工作伦理还调节了职业召唤感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儒家工作伦理较高时,精神型领导通过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的中介进而对其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也随之增强,反之则减弱。研究结论拓展了基于精神性视角的创新行为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为管理者实践精神型领导、培育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和加强研发工作伦理建设,从而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e.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intensity on firm performance by detecting three-way interactions involving slope differences in moderated multiple regression. Based on a sample of 182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this paper finds that firms under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re more likely to conduct process innovation, that the joint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ces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intensity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firm performance and that the joint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competitive intens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firm performance. Accordingly,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a firm should conduct more process innovation in a moderate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but it should conduct less process innovation in a fierce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here in stronger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hould be adopted.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领导是企业应对高度不确定环境的有效领导力,通过机会开发、变革创新保持竞争优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据战略创业理论和效果推理理论,对高科技企业高管和员工展开问卷调查,探究不确定环境下创业型领导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创业型领导正向预测组织创新绩效;组织即兴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型领导与组织即兴关系,并进一步调节组织即兴在创业型领导与组织创新绩效间的中介效应。该研究发现对企业充分发挥领导效能、促进组织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佳良  余学梅 《技术经济》2023,42(3):126-141
为揭示企业在追寻数字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管理难题及现有研究热点、厘清数字创新中领导力与管理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3—2022年的研究文献,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对数字创新中领导力与管理问题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科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涵盖了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数字创新的实现等三大主题;热点演化由最初关注于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及管理,转向为管理者通过引导企业新发展实现数字技术的价值提升,最终发展为数字创新反作用于领导力与管理,对企业领导与管理提出新要求,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热点演化路径经历了理论构建、组织变革、转型发展与数字领导4个阶段。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平台管理、数字领导、数字创新实现三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权变理论研究了领导风格与组织创新战略导向匹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首先通过扎根理论确定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量化指标,然后利用针对36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如下:组织创新战略导向包括产品创新战略导向、过程创新战略导向、服务创新战略导向和管理创新战略导向,不同的组织创新战略导向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领导风格与不同的组织创新战略导向的匹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总结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赵钊  王云峰  陈晓春 《技术经济》2009,28(9):115-119
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特征和领导力本质的深入分析,系统研究了组织变革与企业文化、领导力的关系,明确了"群领导力"的内涵,构建了群领导力作用模型,并剖析了组织变革导向和文化变革导向群领导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对直接上级的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风格对企业组织文化以及下属的组织认同、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组织文化以及员工的组织认同、工作投入都有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交易型领导的正面影响作用比较弱;两种领导风格都需要通过组织文化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的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