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金融研究》2006,(7):61-63
不管你喜不喜欢任志强和他的“强语录”,但他关于“房价上涨趋势还能持续多久?”的回答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他的回答很简洁:“历史证明所有的房价永远都是上涨的。”尽管有业内人士统计:香港的房价曾  相似文献   

2.
他曾是沪上有名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挑起“借贷”与“收付”之争,他曾是香港最成功的实业家之一,自言“资本主义经营达到最高峰”,他曾是旧中国的财政厅长和新中国的粮食部长,从“为资本家打算盘”转而“为人民打算盘”。  相似文献   

3.
洪玮  小普 《金融博览》2011,(3):23-24
香港的绿色生活进化史所谓绿色生活,就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考虑身体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20年前,周兆祥开始在香港提倡绿色生活和保护地球,曾被视为乌托邦狂热分子和异类。此后他创办了香港绿色生活教育基金项目"ClubO"、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最早的有机农场之一)和香港最早的环保团体之一"绿色力量"。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香港也曾出现过多次金融风波,但总体来说,香港的金融体系是稳定的.香港的金融稳定主要得益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稳健、积极推行“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货币发行局制度、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及高效率的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香港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金融》2007,(1):19-20
叶迪奇于1g65年在香港加入汇丰银行,曾在伦敦,中国,及旧金山等地的多个部门工作。在担任中国业务总裁之前,叶氏亦曾服务于个人银行业务部,先后任职于市场、信用卡产品、客户服务及销售各部门,负责香港个人银行业务。2005年1月至2005年4月,叶氏被派往上海出任中国业务总裁。期间,叶氏还曾担任上海银行和中国平安保险及平安银行三家机构的董事。2005年5月叶氏正式出任交通银行副行长,同时他还是香港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  相似文献   

6.
陈庆生是一个对培训"入迷"的人,他自己参加了无数的培训课程,拥有10个学位和8个理财专业认证资格;同时,他也是一个靠培训"发家"的人--由他创立的香港大中华金融培训公司如今已有9个营业代理分部,业务遍及两岸三地.  相似文献   

7.
<正>怡和集团董事局主席亨利·凯瑟克曾被问及他的家族企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道:"我们从不出售"。怡和集团曾是香港殖民地时期实力最强大的商界巨头之一,如今仍拥有商务区最高档的写字楼和酒店。但把控中环的租金水平不足以阻止四大华人家族的崛起,后者逐渐主导了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从英国《金融时报》香港办公室可以看到这种力量格局的变化。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的中环中心是李嘉诚的房地产集团开发的写字楼。从该写字楼的59层向东望去,你可以看到李嘉诚的另一座旗舰写字楼——长江集团中心。再加上郑氏家族的君悦酒店以及  相似文献   

8.
胡萝卜汁     
这是一个顾客的亲身感受。十年前,住香港丽晶饭店和总经理共餐时,他曾说最喜欢喝胡萝卜汁。六个月后他再次住进丽晶饭店时,在房间的冰箱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大杯胡萝卜汁。十年来,不管什么时候住进丽晶饭店,那里都为他准备好了胡萝卜汁。他感慨地说:“飞机还没在香港降落,我就想到了饭店里的那杯胡萝卜汁,顿时满嘴口水。”十年间,尽管饭店的  相似文献   

9.
柳传志小传     
柳传志曾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机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他和10位同事在研究所面积仅为12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立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1986年任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香港联想于1988年创始时,柳传志成为香港联想主席.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相似文献   

10.
黎智英是香港大富豪,早年办纺织厂曾唱过一回“空城计“。那一年他雄心勃勃,一下子揽进了一大堆订单。在香港,接人订单不能按期交货是要吃官司赔大钱的。这一大堆订单可把那些合伙商吓坏了,纷纷打退  相似文献   

11.
任何时候见到他,总是一袭挺括的西装.交谈起来,是广东味的普通话.举手投足间,透着职业与干练.这位风风火火闯荡于业界的香港人,总让人在不经意间联想起TVB电视剧《创世纪》中那个心怀理想、永不言败的叶荣添.  相似文献   

12.
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009年7月17日对外宣布,香港特首办主任陈德霖于今年10月1日起接替任志刚出任新一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期5年.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自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高层人事重要变动.陈德霖,这位香港金融管理局新任总裁,人们关注他的同时,更想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冈纳·穆伯格先生(Gunnar Moberg)是个世界通.在为斯堪的亚保险公司"服役"的20多年里,他曾先后在斯德哥尔摩、马德里、伦敦、香港及中国内地任职.现在,他再次选择在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层震荡     
据悉,原海南省副省长李礼辉,将调任中国银行行长,接替肖钢。 李礼辉,52岁,金融从业经验丰富,并深谙海外资本市场,他曾在香港和新加坡工作数年,对当地法律、监管法规深有了解,这有助于中国银行未来的上市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许荣茂为大家所知是在2001年.2001年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许荣茂其人.这年,他以60亿元的身价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名的位置上,由此声名鹊起. 事实上,他另一面算得上是一个金融家,并在"87股灾"里全身而退. 第一桶金来自股市 1979年,许荣茂来到香港.无钱无背景,许荣茂和所有普通的打工仔一样,因为生计,做过很多行业的很多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曾风光一时的金德琴,在年满六甲之后被派往香港任职,可以说,在这里可使他的事业达到顶峰,给他的人生画上一个辉煌的句号。但是,由于金德琴贪欲太重,到了香港之后,整日沉浸在西式的淫乐生活当中,晚节不保,把国家的钱往自己的口袋里藏了几千万之巨,变为己有,在高官贪污案之中,金德琴被人民所唾弃,被历史所痛骂,只能在监狱里度得残生了。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在我国所开发的商品房中有1/5是该集团开发的,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的住宅试点小区中,有一半是他所领导的企业建设的。 2004年由于传出中房预备收购香港蜗居房,结果三日内使香港楼市上涨50%, 有人说孟晓苏的中房救了香港楼市。能在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大战中傲啸长剑,无与争锋,在运筹帷幄中能决胜千里,自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企业家。说孟晓苏是一位把握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脉搏的学者,一点都不为过。仅从1992 年到1998年间,他对房地产业的一个个前瞻性的建议均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这一事实来看,就足以证明他对房地产业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说孟晓苏是一位官员。因为他曾先后在中宣部新闻局、国务院办公厅工作,并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副局长。而如今,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作为中央管理的非金融性国有企业,他仍是一名国家干部。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居江湖之远, 他一刻都没放松关注和思考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在孟晓苏的带领下,中房集团发展到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 340多家企业,年均开发面积保持在1300万平米,是全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其中在北京和上海, 中房集团的开发项目都有60多个。  相似文献   

18.
张陶  杨嘉利 《理财》2006,(1):36-38
肖文军曾是一位叱咤商场的千万富翁,有车有豪宅。可因为他一时头脑发热,投身股市,结果千万家财赔了个精光。老婆跟他离了婚,儿子生病无钱治疗,过去生意场上的朋友把他当猴耍,求职又无门……一个千万富翁混到这个地步,应该说是尊严扫地!然而,肖文军并没有因此倒下,他放下面子,又从在街头巷尾叫卖豆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9.
利东 《理财》2006,(1):13-15
随着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再次引起世人瞩目,可他的发家史和传奇经历却鲜有人知:当初他不过是个120元创业的“野照相”,在冰箱行业挖到第一桶金,在海南地产热中摔过大跟头,却最终身价高居大陆富豪榜第25位。李书福的几次起起落落集中体现了两种突出的精神气质:面对机会精明,敢为天下先;认准的事不放弃,对失败无所畏惧!越玩越大“野照相”当了冰箱厂厂长“我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说,“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他敢闯敢拼,豁得出去。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但李书福决定冒…  相似文献   

20.
林伟 《理财》2007,(3):19-21
“资本就好像大海里的鱼群一样,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并迅速地改变着流向,从中他看到了金钱的效力。”美国传记作家琼·施特劳斯如是注解100年前的“华尔街之子”、曾两次使美国摆脱金融灾难的约翰·皮尔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