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海信的成绩,源于它对技术创新的执著。技术创新一直是海信孜孜不倦的追求,"技术是根、人才是本"在海信早已达成了共识。技术的载体是人,只有人的潜力发挥好,技术才可能做好。以"技术立企"闻名的海信处处显露出对技术人才的爱护,因为人才的发展恰恰就是企业发展的缩影。海信时时把技术人才奉为企业的珍宝,因为海信明白技术人才恰恰是海信不断掀起技术创新浪潮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海信的成绩,源于它对技术创新的执著.技术创新一直是海信孜孜不倦的追求,"技术是根、人才是本"在海信早已达成了共识.技术的载体是人,只有人的潜力发挥好,技术才可能做好.以"技术立企"闻名的海信处处显露出对技术人才的爱护,因为人才的发展恰恰就是企业发展的缩影.海信时时把技术人才奉为企业的珍宝,因为海信明白技术人才恰恰是海信不断掀起技术创新浪潮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海信推出了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晰度图像处理芯片-“信芯’、彻底改变了中国彩电“无芯化”的历史。温家宝总理专门为此题词:“立足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多年来,自主创新一直是海信孜孜不变的追求,技术是根、人才是本,创新是魂,是海信的真实写照和生存之本。  相似文献   

4.
海信是我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 海信以“技术立企”的经营风格而在企业闻名,特别是其成功开发的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成功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改变了电视处理芯片全靠进口的历史。海信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推动要素。识别海信技术创新的成功模式,提炼海信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对于指导我国企业的创新实践、寻找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言论     
周厚健把海信定位于3C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是坚定地用技术发展企业。周厚健说:“一个是海信从产业发展以及所选的产业特点,使我们确定了海信要坚定走技术发展企业的道路。第二方面,海信在市场经济下要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技术决定的。所以我们认为企业应该执着追求技术。”  相似文献   

6.
孙健  秦奋 《企业经济》2007,(7):81-83
海信集团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孵化新产品、以新产业为推进器的发展战略。创新精神是海信的灵魂,技术创新又是产品质量的根。海信的出色,可以说缘于它对技术创新的执著,更可以说是它意识到了社会赋予企业的不可推卸的技术创新责任。这种责任感正是海信追求高效创新、挑战自我的原动力;也正是这种责任感让海信立志成长为国际型大企业,成为中国的技术型企业的一个表率。  相似文献   

7.
海信成立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逐步形成了今天以技术与人才为共享平台的家电、通讯、IT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年销售收入300多亿元的有国际化雏形的跨国企业.也形成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总结海信3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十几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技术创新是海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个企业是一个木桶的话,技术和质量就是桶底,其他因素都是桶帮。没有桶底,桶帮再高,水平也是零,周厚健说。海信一直在寻找“技术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对技术价值的发现,是对技术未来的把握,而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海信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技术创新管理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9.
海信经验     
从决策层至执行层末梢的创新体系建设、竞争性的技术人才的吸纳与管理.产业化为导向,是海信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人”是财富的“焦点”。 对高科技企业而言,钱是赚不完的,真正的财富是人。因为企业的“财富”归根结底源于人力资源,人才才是企业最宝贵的智力资本。那么,高科技企业是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构筑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人才平台的呢 ? 微软公司:雇佣有潜质的人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在我的公司里,我更愿意雇佣有潜质的人,而不是那些有经验的人,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如果雇员以加薪或提升作为条件威胁要辞职,那么即使会造成短期的麻烦局面,我也让他们走,因为不受眼前因素左右的雇佣…  相似文献   

11.
海信成立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逐步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以技术与人才为共享平台的家电、通讯、IT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年销售收入300多亿的有国际化雏形的跨国企业,也形成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总结海信3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的十几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技术创新是海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海信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持续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海信以强大的研发实力为后盾,以优秀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团队为支撑,加快了产业扩张的速度,形成了多媒体、家电、通信、IT智能系统、现代家居和服务等产业板块。2012年海信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10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3.
当各地正在贯彻中央关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决定的时候,我们在青岛市发现,海信集团公司恰恰就是一个集约化经营的典型企业。海信从年亏损约的万元的小厂发展成每年销售收入23.41亿元的跨地区、跨行来的企业集团,其中的奥秘,就是他们从粗放经营走上集约经营。海信的集约化经营有三部曲:商品的集约化经营——海信集约化经营的起点(一)商品集约化的第一个环节——商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商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是商品集约化的两个侧面。前一侧面主要是追求技术进步,并将技术进步的成果凝聚到商品上面;后一…  相似文献   

14.
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人才市场。因为外国的企业和人才中介机构进入中国后,他们在待遇、管理及技术上的优势,将使我国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向外企。 中国加入WTO后,画临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以后,外国资本和技术将涌进中国,意味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但最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不可能带来很多的人才,他们需要的人才要在中国招聘,如摩托罗拉中国公司1997年的雇员有1.5万人,其中中国雇员1.47万人,外国雇员300人,到1999年,外国雇员降…  相似文献   

15.
戴志敏 《企业经济》2023,(12):5-14+2
制造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小制造企业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选取1999—2022年规模以上中小制造企业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VAR模型并对其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以考察“工业4.0”背景下技术创新对规模以上中小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制造企业盈利能力和运营水平存在正向影响;盈利能力和运营水平提升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对企业规模结构改进效果并不明显。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大技术研发经费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注重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完善企业战略布局;提升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与社会化生产体系的适配度。  相似文献   

16.
对于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来说,在3月5日之前,一直都在日夜操持两件大事:一个是企业内部的事,即反诉西门子“恶意”抢注海信商标:另一个是准备“两会”议案和发言——因为周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财富的“焦点”。对高科技企业而言,钱是赚不完的,真正的财富是人。因为企业的“财富”归根结底源于人力资源,人才才是企业最宝贵的智力资本。那么,高科技企业是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构筑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人才平台的呢?  相似文献   

18.
《企业科协》2009,(7):13-15,20
成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是企业自主创新、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开展“讲、比”活动与“厂会协作”行动的重要抓手和服务平台。作为联系院士,专家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院士专家工作站将有利于为企业引入好的项目,技术和产品,聚集更多的科技,人才智力资源;同时也可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有效发挥高端人才在企业重大项目研发,高层人才培养和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建站工作正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孙春艳 《经营者》2007,(19):84-85
如果民族企业在与国外优势企业竞争当中因为技术上的差距而倒下的话,海信希望做最后一个。如果民族企业能够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话,海信希望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与格林柯尔之间的股权过户还没有正式完成,海信已经迫不及待地迈出多品牌运作的步伐。代表“科技”、“精神”、“活力”.“进取”、“文化”和“人才”的海信橙色点移入科龙的标志,替代科龙红色的一笔,形成科龙具有海信橙色基因的新标志。不过,有专家指出,国内家电业鲜有多品牌运作成功的案例,海信方面最终能投入多大力度去经营科龙与容声两个品牌,尚待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