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的成长是企业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样本,而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资本外流问题也折射出企业资本的艰难和困惑,同时意味着资本进一步成长遇到的世纪性挑战。  相似文献   

2.
阻碍资本外流契约不仅影响资本优化配置,也削弱代理人在优惠回报契约中的谈判力,从而使区域经济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同时,在存在代理人道德风险的情况下,阻碍资本外流契约所规定的撤资高额违约金会妨碍区域经济总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应从制度上消除区域内外资本的等级差别,规定区域融资契约合理的法定有效期,并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来制止区域融资主体迫使投资者与之签订只体现自己意愿的阻碍资本外流契约.  相似文献   

3.
农业劳动力外流会改变农业结构和影响土地利用率,对粮食生产的效率、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农业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使得大量有效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与推广,容易出现农业耕地抛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4.
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冲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涌入,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汇率制度的稳定,而且对货币政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当前经济仍处于局部过热的背景下,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国际游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冲击.重新认识利率与汇率的互动机制、货币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协调运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击退国际投机资本、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金融开放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国际资本中以投机或避险为目的的短期资本即国际游资,会对一国经济金融产生巨大冲击。本文即对金融开放背景下国际游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以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韩两国的经济实力在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两国经济的发展与它们的社会资本是分不开的。日韩两国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不论是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与日韩两国有着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在某些方面拥有相似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因此,分析日韩两国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资金供给、资本非均衡流动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巨大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本流动和外资流入的影响,资金供给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而区间资本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外资的流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对其影响也明显的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此外在资本已经稀缺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资本的外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完善过程中,企业资本经营具有三个特征,即企业资本经营承载着结构调整的重任;具有明显的政府导向性;国有企业产权安排中资本所有者主体的缺位性.企业开展的资本经营包括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资本经营包括资本筹措、资本投入、资本的运动及增值、资本的收益分配、资本的效益评估;宏观层面的资本经营丰富多彩,但资产重组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1 入世使中国银行机构面临三大挑战。银行业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国内市场 ,被普遍地认为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广泛影响 ,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可借机会寻求更快速的改革和发展。在加入WTO给中国银行机构带来的所有可能的不利影响中 ,三大挑战特别值得关注 :市场转移 ,人才流失 ,资本外流。市场转移主要指存贷款客户从国内银行机构转移到外资银行机构 ,外资银行在中国国内银行服务市场中的份额扩大 ,国内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相应缩小。人才流失主要不仅指国有银行机构现有优秀人才向外资银行机构的流动 ,而且也涉及外资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3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RCRE)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并基于干预-控制框架与Heckman两步法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影响.结论表明,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产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且会降低农户粮食种植意愿,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表现为成本约束效应,而样本选择偏误的存在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产出的正效应被高估.形成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环境与政策导向,加速农业转型,改变农业生产模式与要素配置模式,为重振东北地区经济提供长久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