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决策 ,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必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面对这一新形势 ,既有挑战 ,又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适应新形势 ,抓住发展机遇 ,迎接新挑战 ,加强企业档案工作 ,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任务 ,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下面 ,就企业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 ,加强管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请各位档案同仁指教。一、…  相似文献   

2.
罗良忠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74-177
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前列,通过资产重组和发展高新技术等战略改革,上海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已具备相当实力,改革成果显著。在改革的过程中,剥离性资产重组战略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剥离性资产重组在不动摇国有经济国民经济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专用性不高的资产进行剥离,消除了企业内部的负协同效应,使企业回归核心业务,改善丁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改革中,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方什和策略,特别是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他小”就是放活国有中、小型企业,企业可采取多种经营机制,放手让他们自由地进入市场。这就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企业档案管理同样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着新的挑战。众所周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为了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因而,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在企业改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积极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茂名市国有企业改革在不断推进,但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仍存在障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认识问题,比如:过分强调稳定企业,对改革问题聊以推诿;眼看着停产企业的设备在闲置中损坏也不愿接受涉及资产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侥幸能避开体制问题找到使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认为效益尚好企业改不改制都不紧,死火企业就算怎改也无前途等等。其次,一些  相似文献   

5.
对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造,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国有企业的改革的目标。但是,如果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不是建立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它就只能是徒有虚名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丝毫不可能解决国有企业已经存在的种种日益严重的问题,也将无助于其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加大力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黄文超陈德君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老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结构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是国有企业,特别是老企...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必然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但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上看改革建制尚未到位,原有体制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新的机制形式下依旧存在,尚未建立规范的国家、企业、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因此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制衡机制才能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就必须探索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合理化,从而促进国有企业进行深一步的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关键 当前我州国有企业的问题,与改革初期不同,再不能笼统地说是企业缺乏活力,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非国有企业已逐步“企业化”、市场化,即使是改革相对滞后的国有企业,其经营机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当前的企业改革主攻方向应进一步明确,例如,从激励机制看,笼统地说企业激励机制不足是很不确切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曾经创立过一些典型模式,以这些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未来设计是非常有益的。以下对三大典型模式:承包制模式,股份制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模式逐一进行分析。 一、承包制模式 承包制是我国的创造。这种制度最早在农村实施。正是承包制在农村的成功,鼓舞改革决策者将其移植到国有企业改革中来。当初的理论设想是:承包制是一种两权分离模式,国家将经营权完全交给企业,国有企业拥有经营权,就有了活力,能适应市场,能提高效率。实践做法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是:(1)国有企业拼设备,不做长远规划,不搞技术开发,做假帐,企业编造虚假利润,多报收入,费用挂帐,经营者、职工追求多发工资奖金,不追求国有企业的实际盈利,不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不培养企业的发展后劲,国有企业的效益没有多大改善。(2)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更加恶化。(3)国有企业在与政府谈判过程中,拥有信息优势,国家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维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的产权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诸多深层次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若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就很难走出困境。如何进行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并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使产权与竞争有机地协调起来,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走过了30年.总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反思改革过程中理论思路,发现主导我国改革的实际上是对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中,何者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的理解上.我国的改革在开始的阶段是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而在后一阶段则是以所有权改革来推动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效益差,亏损面大.搞活国有企业成了全国上下一致的呼声.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搞活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转换经营机制、股份制改造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不活的问题.原因在哪儿呢?从表面上看,产权不明晰、资金短缺、市场疲软.管理不善、体制不顺等等都可以说是国有企业不活的原因.但是,如果作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国有企业不活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搞活人!人是各个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有了人,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深化企业改革要靠人,管理企业要靠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要靠人;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的是人,搞垮企业的也是人.要说明这个问题,不妨对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作一个大概的比较分析.首先,从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来看,这些企业之所以大部分能搞得活,除了具备其他条件外,主要是它用人制度比国有  相似文献   

14.
变革型领导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坚力量,推动着改革的进程。在体制转型情景下,国有企业性质和目标的转变给国有企业领导者提出历史性的新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与力度决定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类型与结构,促使了变革型领导的形成。变革型领导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实际需要,在生产经营中采取生产与营销模式改革、产权与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文化改革等变革创新行为,并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5.
市场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改革观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传统国有企业存在效率不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低、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主要包括软预算约束问题、委托一代理问题,以及信息、激励、企业创新、集权化等固有的低效率机制问题和劳动产权不明晰等。文章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硬化预算约束,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改革传统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本机制,明晰国有企业劳动产权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按照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要把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必须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一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为真正的企业,二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为现代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入世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挑战和机遇,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国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尽快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才会不被世界淘汰.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产权制度改革,改变企业产权性质,把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转变为非国有企业。第二层含义是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因不是产权不平等而是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主体不是国有企业而是政府.我国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是多样的,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设计出以功能分类为基础,涵盖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内容的全面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国有企业在20多年的改制进程中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先进”和“落后”。笔者将率先进行改革并在企业制度方面有较大突破的国有企业定义为“新型国有企业”,将那些在制度上仍然保留着原来计划特征的国有企业称作“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新型国有企业”由于较早和较好地进行了制度转换,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制度风险,基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由于资本、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约束而使经营状况不理想。“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首先面对的是来自其基本制度的约束。在市场经济不可阻挡的渗透下,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在这些企业内部以非正式的、扭曲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制度与行为的矛盾和扭曲,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制度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