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万亿投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尘埃落定,而新的刺激方案的传言也被官方否定.   3月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亦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讲究灵活审慎,会不会采取新的措施,要根据变化的情况来审慎决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始终按照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坚持审慎的长期投资理念、多元化投资策略和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障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  相似文献   

3.
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国家对于民资入主金融业一直持审慎态度,但近两年来陆续开闸的限令,让浙江民资在这一领域呈现了一派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外债增长平稳,总体运营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适应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外债管理改革的新方向。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外债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述,分析了当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外债管理的新变化,揭示了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外债管理工作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保障企业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顺利开展外债业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传媒形式的多样化和报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许多报纸都绞尽脑汁,在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上下功夫.而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则成为众家报纸增强“两性“不可或缺的重大举措.舆论监督发挥得好,确实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显示出新闻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不但能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和提高决策能力,而且能为报纸在市场竞争中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但是新闻的舆论监督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往往具有两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如果舆论监督搞得不好或操作不慎,就无法起到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从而出现负面效应,这是新闻单位必须认真研究,审慎对待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风险,对银行及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的监管应以审慎为目标.以审慎为目标是指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使得宏观审慎监管再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重心。该文从分析宏观审慎监管的起源和特点出发,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发展状况,指出宏观审慎监管在我国的适用性:在结构上,宏观审慎监管者应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业监管者,但又应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内容上,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国内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实际效果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并充分注意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在手段上,多维度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将提供更为有效的监管分析;在配套设施上,我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金融交易的会计制度和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颐武 《港口经济》2007,(10):12-13
滨海新区的崛起,给了天津的发展以新的动力,它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也值得我们关切和深入探讨.如何找到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如何在地方性的文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之间找到新的"契合点",正是今天发展滨海新区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稳定在中央银行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随之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到了更高的优先级,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专司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然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既有协调也存在冲突情形,因此如何实现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有效协调,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项...  相似文献   

10.
王立军 《特区经济》2012,(8):119-121
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于我国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防范国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我国在建立宏观审慎框架时可能面对的风险识别、工具运用和治理安排三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明确宏观审慎政策边界、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识别、改进宏观审慎工具运用和评估、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安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宏观审慎政策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全球72个国家银行体系200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宏观审慎政策作用于银行体系风险的有效性及国别异质性。结果表明:总体上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银行体系风险;综合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针对银行总体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针对银行资本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针对银行资本与信贷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作用效果较为明显,且在金融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更为有效;针对借款人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仅在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针对银行信贷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不同情况下的效果均不显著。文章研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为有效预防和精准处置银行体系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山山 《今日重庆》2007,(11):130-133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在西方的新年--圣诞节前,重庆将迎来第一家迷里小镇咖啡店.为现代年轻人量身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迷里小镇咖啡连锁店"是阿兴记餐饮有限公司开发的又一品牌.  相似文献   

14.
王安国 《理论观察》2011,(6):158-159
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对宏观审慎管理的影响,通过分析论证,认为应以央行为宏观审慎管理主体.由央行来主导宏观审慎管理.并在此框架下具体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分工。  相似文献   

15.
杜朝运  林航 《山东经济》2012,(1):101-105
在金融体系中存在着一个“合成谬误”问题,即从微观层面上看是单个金融机构的合理行为,但若每个金融机构都采取同样行动,则会带来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关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国际上也开始有了实践。引入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现有金融监管的理念、格局和工具将带来挑战。我国应改变传统的注重微观审慎监管而忽视宏观审慎监管的监管理念,对建立在传统监管理念基础上的监管格局进行改良,同时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强化我国宏观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6.
贾春阳 《中国经贸》2014,(15):176-17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讨论、研究,本文在阐述宏观审慎管理概念提出的背景下,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应有之义以及宏观审慎管理关注的焦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顺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综述,并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逆周期政策工具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南  许源 《港口经济》2004,(2):49-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标杆管理(Bench marking)在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它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几经完善现已成为西方管理学中的一种新的、能够帮助企业不断寻求竞争优势的管理方法.实行标杆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港口企业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8.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综合经营组织模式具有联合经营、法人分业、财务并表等特点,金融市场中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着外部风险,同时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关联交易、财务杠杆过高等风险.为降低金融业的整体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宏观审慎管理出发,重点讨论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披露现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崛起 ,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党要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 ,就要着手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必须加深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坚持党的理论基础的认识 ,准确把握中央的有关精神 ,积极审慎地做好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而宏观审慎监管问题在成为普遍关注与重视的焦点的同时,也无疑成为了金融监管发展与健全的必然趋势。在人民银行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是当前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这标志着中国将开始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以弥补微观审慎风险监管的不足。正确、全面地建立起宏观审慎框架不仅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和金融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