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从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弊端.本文从循环经济理念出发,在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我国新型制造业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倡导将传统的依籁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当前人类经济不断进步,但环境、能源问题却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迫使我们必须坚持循环经济道路,寻找一条能够长久发展的道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能源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化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3.
赵君田  王磊  邵兵 《中国市场》2007,(45):36-3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制约传统经济增长的态势之下,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然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显然与循环经济相悖。资源的短缺,政府、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与管制,使绿色物流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雁涛 《消费导刊》2011,(15):44-44,47
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简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衡量循环经济指标的绿色GDP体系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因其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显着特征,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之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而各国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与关注使得环境会计应运而生。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在此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之下,将环境会计(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的实质与循环会计的内涵衔接起来乃是经济发展之大势所趋。因此研究循环经济下会计实务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分析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基本情况与前景;而且有助于落实在循环经济下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并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晓霞 《商业研究》2005,(12):49-5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循环经济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达到循环经济这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目标,建立一个日益完善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是可行的、更是十分必要的。一、我国环境资源所展现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枯竭、环境保护等生态问题突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同样令人堪忧,循环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有关循环经济政策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的探讨,一直是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对循环经济政策理论和我国循环经济政策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增强我国环境竞争力,实现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处置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约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最终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资源的枯竭,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与环境和谐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善传统的经济模式,建立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大力推进相关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该文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措施及机制运行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源 《商场现代化》2012,(18):78-79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世纪初的高速发展,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在资源利益匮乏、环境愈见恶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遇到瓶颈。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污染问题,我们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施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着手,分析了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经济前提与构建要点,旨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石德华 《现代商业》2014,(5):181-182
循环经济是当前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而开创的,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也日渐突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本文首先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并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崭新模式克服当前愈来愈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株洲市经济发展为例,进一步提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及"3+1"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探索可行路径,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阐述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理念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3%,其中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为日本的11.5%。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要求与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的资源消耗使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只能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