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宏观经济不仅是个运行问题,而且涉及下一步乃至今后几年甚至更长时期怎么发展的问题。当前宏观经济发展要关注约束性指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4.
5.
经济增速上升会导致投资者低估外部政策风险,产生感知偏差。本文对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拓展,并利用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考察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影响投资-政策不确定性敏感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速上升显著弱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且该效应在内部财务风险大、资产可逆性低和融资约束轻的企业中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与低经济增速阶段相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政策风险感知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在高经济增速阶段显著更小,这为风险感知渠道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强调,企业家的风险感知偏差是投资-政策不确定性敏感度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呈现差异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在经济增速下滑阶段尤其需要保持宏观政策调控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物价走势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物价走势的基本情况2006年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有1.3%的涨幅,但由于上涨的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是总体价格指数的2~4倍,令民众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一项调查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在短期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太大,不少百姓开始担忧,我国经济是否已进入严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选取了2002年至200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79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潜在错报风险、信息透明度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存在担保的公司,审计收费显著更高,而信息披露透明高的公司,则审计收费显著更低。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潜在错报风险高的公司,审计收费更高,注册会计师根据公司潜在风险的高低,收取了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9.
10.
创新集群的自增强机制可分为一般自增强机制与特定自增强机制,前者包括专业化分工与空间竞争,后者包括知识溢出、互动学习与合作创新等,一般自增强机制可以通过特定自增强机制表现出来。特定自增强机制可以增加创新集群内部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动态效率,但也可能导致知识溢出与产权保护的非均衡风险、恶性竞争与柠檬市场的潜在风险以及路径依赖的潜在风险。因此,增强知识溢出效应、互动学习效应与合作创新效应,是推动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面临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风险,需要做好同时应对金融危机、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准备。我国总体的经济走势面临“滞”、“胀”和“滞胀”三种风险。“滞胀”最难治理,也最需要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2.
"售后包租"作为一种房地产营销方式,在具体的运作上存在违约风险、挪用资金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事后风险.文章从售后包租产生的根源出发,对售后包租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说明解决售后包租问题的有效方案--房地产信托.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板的市场定位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和创业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降低上市门槛、逐步推行全流通、建立退出机制方面中小企业板向创业板过渡;市场规模小、家族"一股独大"、股份不全流通以及上市圈钱和关联交易等市场风险及防范策略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要实现“一保一控”的宏观调控目标,扩大内需是关键。国际经验表明,每一次的房价大幅度下降,都可能伴随着消费的停滞和经济的衰退。政府的宏观调控,既要有利于避免房价大幅上涨带来泡沫,也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因此,防止我国房地产业出现“大落”,应包含在“一保一控”宏调政策的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运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菲利普斯曲线法对1980--2009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潜在增长率为8%~10%,中值为9%。但是,从未来的更长时期来看,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红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多地注重多维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表现、成因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我国小额信贷的主流,该信贷制度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农户的还贷率低、信贷风险日益增大。导致这一问题的表层原因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自然风险、小农户对市场变化缺乏灵活反应的市场风险以及农户的道德风险和信用社的逆向选择,而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受垄断财团操纵的政府机构和主流媒体,不会轻易将爆发经济动荡的风险告知社会公众,更有可能采取“近而示之远”的金融战争诡道,2012年初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宣扬的所谓经济复苏舆论,很可能意味着截然相反的经济危险因素正在加剧,就像2011年下半年的剧烈金融动荡前夕的舆论误导一样.中国政府、金融界、经济界和国有、民营企业,应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与美国舆论误导截然相反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财政政策的最优政策选择问题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具有指导意义。既往的研究忽略了利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探求具有双重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与结构性减税支出的政策选择问题。本文利用引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结构性减税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测算比较基建支出和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具有双重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不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促进产出,还可以通过挤入居民消费的方式加强政策福利效应。经过测算,短期的基建支出乘数大于结构性减税的政策乘数。同时,基建支出长期平均产出乘数小于结构性减税的平均产出乘数。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相比,增加基建支出对于财政资金有限的政府是短期内更加有效的产出刺激政策,但在长期中,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具有较高的政策效应,还可以从消费、劳动、投资等角度实现结构性政策目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导致各地区的最优政策选择存在差异性:发达地区可以通过结构性税收政策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同时实现长期经济增长;而欠发达地区则更应该注重运用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支出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人口逐渐从欠发达地区流出,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基建支出是否是可行之策,还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