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是社会向现代化转变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它的实质是:一是社会发展之转变,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二是社会模式之转换,即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三是社会主体之变化,即从政治人向经济人转变.社会转型不仅是经济、政治、体制等的转型,也是文明的转型.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道德状况和社会风气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对此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南部较发达地区,大批村庄已经远离了传统村庄的模样,形成了社区集体工业经济体系和私营经济体系以及依村民自治为特色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农村社区。本文以开弦弓村经济、政治的现代化为主线,来展现传统村庄的转型和其现代化过程,并通过对此过程的反思以期得出对我国落后地区传统村庄转型有借鉴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卢燕 《改革与开放》2014,(8):45-46,48
苗族在常年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特征,X县的5个苗族自然村属于散居少数民族村庄,村庄秩序受传统因素与国家因素的双重控制。其中,传统因素通过对人们内在民族心理的统一塑造和外部行为的有效影响调解着村庄秩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村庄涉外交往活动的增加,国家因素对村庄秩序的有效介入弥补了传统社会调控的不足,推动了村庄秩序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乡互动的频繁和现代传媒技术在农村社会的发展,城市现代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涌入农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不仅本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被农民群体所接受,成为农村文化变迁的内容之一,而且充当了推动农村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型村庄大量出现,它们不仅具有由传统农村村庄向城市社区转型的过渡性特征,而且村庄社区治理主体呈现二元化要素特征和多元化结构特征,治理客体呈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必须加强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设,建构科学合理的社区治理主体结构和治理机制,厘清都市型村庄治理客体类别,明晰权责关系,建构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型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实现都市型村庄的都市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而向全域都市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岳的必然走势。根据近年的实践,宁波全域都市化模式是:实现由传统城市、小城镇和村庄向市辖区、街道牙口社区的“三位一体”转变;由农村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农民向市民、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三位一体”整体转化:由传统行政、规划、财政体制向现代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我国农村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这种时而急促时而平缓的转型,既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活力,也给农村治理带来不少新课题、新挑战。如何研判与把握农村转型的特点、规  相似文献   

8.
辛怡  蒲琨 《发展》2006,(4):58-6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两个相互依存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二元经济"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即所谓的社会发展转型问题;二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即所谓的体制转轨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时常常会发生严重偏离.此外,某些制度的缺失,导致矛盾主体双方协调成本增加,正式制度效率下降,引发激烈社会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不失时机地推进发展模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4,(22):14-16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头。必须加快推进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三个转型,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由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结构转型,并实现这三个转型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信任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文章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引入"信任场域"和"信任惯习"两个概念阐释传统和现代农村社区的信任结构,从而得出农村信任结构的变迁是场域理论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指由传统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转变的一个动态过程.法律意识现代化既是实施依法治市、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双转型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市化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本文认为建设现代村庄也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就建设现代村庄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如何建设现代村庄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戴明福 《理论观察》2014,(9):106-107
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导致村庄秩序面临解构与重建。当传统的宗法制、行政强制等无力提供村庄必要的社会秩序时,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安排的村民自治成了村庄秩序提供的可靠力量。实践中,村民自治又面临着日益形式化的困境。协调村民自治组织载体的关系,激发自治主体参与村庄治理的热情,建立成熟的村域社会组织系统对接村民自治制度并不断强化农村社会关联成了破解村民自治实践困境与构建村庄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教育物质资源的匮乏是贫困农村教育的外在贫困,贫困农村教育的贫困还包括着教育的内在贫困,后者主要是指升学主义主导的贫困农村教育目的的异化,即贫困农村的教育既没有为受教育者提供应有的生存发展资源,也没有为社区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资源。在导致贫困农村教育目的异化的多种原因中,有两个原因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农村教育没有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二是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出现以教育“城市化”取代了教育现代化的现象。推进教育现代化是贫困农村克服教育异化的基本路径,但贫困农村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农村教育的“城市化”,而是贫困农村教育的“现代农村化”。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既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完善的过程,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由低向高演进的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和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城镇化本质是由传统落后的农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城市社会的历史进程,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发展始终伴随产业结构的升迁,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产业转型升级实质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化程度提高,产业逐步实现由低端到高端、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现阶段奉化经济发展正处在从量扩张为主向质与量并举转变,从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为主向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外需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带动转变的提升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努力方向。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反思,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其演化路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这是城镇化的初级形态;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世界工厂"可界定为传统世界工厂和现代世界工厂,且各有其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世界工厂到现代世界工厂的转变.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为现代世界工厂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上的历史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必将面临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战略选择、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中以弱搏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如果中国能够赢得这些挑战,整个世界的市场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昭示着人类社会真正能迎来和平、安宁和幸福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内政府转型经历了传统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和整体性治理三个大的阶段。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理论背景是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转变,政府转型的社会背景是从顾客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政府转型的实践操作是从"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范德官 《上海改革》1998,(10):10-11,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历届市委、市府领导下,上海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业逐步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农村逐步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农民逐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