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州自古是黄河上游多民族汇聚的交通要塞,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战略地位、交通位置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城市之一.规划、建设兰州都市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甘肃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兰州都市圈的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研究都市圈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规划建设的总体设想--"培育型"都市圈.最后.就都市圈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都市圈是区域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作用的结果,都市圈的发展一般遵循由雏形期一成长期一发育期一成熟期的自组织演化.文章在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兰州都市圈的现状发展条件,提出了兰州都市圈目前的发展阶段--雏形期.在此基础上,对兰州都市圈今后培育与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范围划分和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日常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与兰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接着,对兰州都市圈的结构特点与兰州都市圈的基本范围划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标准都市圈范围划分的重要性与原则方法,探索了都市圈规划与管理统计中关于范围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外都市圈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都市圈的理论演进,以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日典型大都市圈为参照,从城市规模、发展过程、发展动力、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等五方面进行了对比,归纳并提出了我国都市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走向,以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协同并进及都市圈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都市圈的研究从1934年巴黎大都市圈的提出开始的,是为了解决城市进入扩张阶段后引发的交通拥挤、郊区扩散、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城市问题而为国外大量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在国外的发展历经近百年。本文旨在追溯国外前人曾解决的问题着手,整理出对我国有借鉴的研究成果综述以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蜀都房地产》2004,(5):39-39
成都都市圈层空间结构可分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到2010年,成都都市圈内(紧密层)总人口达到1600万;经济总量(GDP)达到.5000亿元,占四川省的45%以上;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城镇人口占四川省域城镇人口1/3以上,届时,成都都市圈将跨人全国大都市圈域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8.
赵弘 《城市问题》2024,2(2):11-17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两翼\"建设以及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进入新阶段,在肯定成绩、提振信心的同时,还要直面问题,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对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应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完善条件,实现突破并积累经验,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实走新.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都市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总结都市圈建设基本原则,在借鉴国外都市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国内都市圈特别是发展相对成熟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优势和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济南都市圈发展阶段提出发展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构建合肥都市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界定了合肥都市圈及其特色,指出了构建合肥都市圈的优势与潜力以及合肥都市圈的不足,并对加快安徽合肥都市圈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组织的高级阶段。在总结已有都市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心城市主导下的都市圈系统的发展演化;研究了中心城市通过各项城市功能的发挥,如何有效组织、带动和调控整个都市圈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ectoral sources of metropolitan employment growth The key feature of the VAR is the set of (over)identifying restrictions which do not require a causal ordering to be developed among industries to create orthogonal sectoral shocks. The simulations for four cities indicate that local sectoral shock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national counterparts, and that among local shocks, the overal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manufacturing, service and public sector employment shocks account for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employment growth variation, a conclusion that seems roughly consistent with export-oriented models of metropolitan growth.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都市圈规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都市圈规划中.在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规划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学术界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观点。本文对财务战略的本质范畴、制定财务战略的逻辑起点、战略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战略的类型及其选择等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路径,进而完成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本土化“阐释。  相似文献   

15.
刘静 《物流科技》2007,30(9):24-25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当前环境下兰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兰州发展物流业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兰州中小工业企业社会与地域根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活动根植于社会关系和结构中,经济过程也是社会过程,经济地理学家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则把社会根植扩展为地域根植。我国有关中小企业地域根植的实践研究集中在产业集群和高技术开发区,而对大企业占优地区中小企业的根植很少论及。本文基于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兰州中小工业企业的社会和地域根植。研究表明,由于地理背景不同,兰州中小企业网络的特征和功能较我国原发性传统产业集群有很大不同。作者认为,用根植理论分析区域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情景,同时也要考虑更为宏观的要素如国家制度、区间网络和更大范围内的劳动分工等。  相似文献   

17.
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重力模型和综合客运模型,对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势能及经济联系流强度进行测度,据此分析该区的城市经济辐射与经济隶属情况.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势能结构表现为以徐州、商丘、临沂、淮安为重要节点呈放射状分布.经济联系流强度的空间分异格局以徐州为中枢,形成徐州、济宁、临沂、阜阳、蚌埠五大网络结点,构成"开"字型架构.经济联系势能和经济联系流强度在徐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最终将淮海经济区划分为核心、汴商、莱泰、临照、盐淮5个城市经济区.  相似文献   

18.
浅析兰州市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俊遐 《物流科技》2006,29(10):39-42
本文依据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理论,从物流节点的构成类型和功能层次出发,结合兰州市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兰州城市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因素,对兰州物流节点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布局规划,以期为兰州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