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石奇印文郁(南京经济学院经贸系)由国内贸易部教育司主办的“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经济学院召开。来自国内贸易部、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大学、...  相似文献   

2.
3.
4.
近日从商务部传出消息说,为了开创我国商品流通工作的新局面,商务部将建立法律、信用、市场、现代流通和监测调控五大体系,加速实现流通现代化。这实际上向市场传递出了一个信号:政府已经开始注意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滞后状况及其巨大潜力,并试图通过扶持流通产业来实现一系列公共政策目标。这很可能将意味着我国流通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实行多渠道、少环节流通,是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果。但是,由于各种渠道的流通力的不同,效率差距很大。为了探讨在治理、整顿条件下,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提高流通效率,有必要对不同渠道的流通力作一比较。一、对流通效率和流通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晁钢令 《上海商业》2008,(11):19-19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国有垄断为特征的计划型批发流通体系的解体,到多渠道商品流通体系的形成;从国有资本从中小流通企业的退出,到大型商品流通企业集团的建立;从路边集市贸易的出现.到大型批发交易市场的发展;从城市百货商店的改造.到各种现代化零售业态的导入;  相似文献   

7.
陈星野 《商业时代》2015,(10):21-22
当前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思想观念仍在影响着我国经济决策、政策制定与实际运作。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管理存在体制性制约,市场分割造成市场匹配能力低下,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大流通大市场。根本原因是未能真正认识流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提出,流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具有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的功能,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调节供需矛盾,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平抑物价和消除社会经济震荡,优化完善市场匹配机制,实现供求平衡,同时流通的交易规则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商品流通体制经过十年的改革,在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建立商品购销新体制、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转变商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混乱现象。如;流通渠道环节混乱,竞争秩序混乱,调控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9.
改革以来中国流通政策综述赵尔烈一、中国流通政策的依据“流通政策”这一概念,是80年代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它与中国普遍使用的“商业政策”概念相比,含义更加广泛。中国商业概念,是指党和政府根据路线所制定的国家社会商业活动的行为准则,一般不包括强制性的商业...  相似文献   

10.
严平 《商业研究》1991,(1):29-31
<正> 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经过十年的体制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少环节的流通体制,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流通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11.
市场国际化与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张杰  张成 《计划与市场》1997,(10):14-16
棉花作为一种重要商品,过去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原料.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市场价格的逐步接轨,同时由于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促使棉花单产提高,各种用棉替代产品不断开发,使棉花的供求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其特殊商品的属性也已改变.  相似文献   

14.
15.
丁洪 《财贸研究》1995,6(5):22-24
<正> 为什么在社会生产持续发展,总产量不断增加,流通总量不断增长条件下,与个体和私营相比,国有流通企业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为什么在居民手中持币不断增加、购买力不断提高条件下,却出现国有商业和供销社商业货流不畅、市场占有率日下的局面?人们在思考和探索一个带有普遍共性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职能是什么,商品流通主体是谁?我们应当如何组织和经营国有商品流通事业?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对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环渤海地区流通产业应树立大流通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运用,增加环渤海流通产业知识舍量,培育超大型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力争将环渤海地区流通产业服务水平提升一个档次,以使环渤海地区流通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凌波 《财贸经济》2003,(4):92-9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与哈尔滨商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十六大'与中国流通产业改革创新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月17日至18日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代表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王德章教授主持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江小涓研究员和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曲振涛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相似文献   

18.
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升流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基于竞争优势的原则不断提升我国流通竞争力,牢牢握住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彻底根除"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文章强调,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从宏观层面看,一是大力发展民间经营,二是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文明经营,并通过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全面促进流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