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秀贞  闫峰陵  阮娅 《人民长江》2016,47(24):17-20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对河段水文情势及水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改变了当地的鱼类生境。为了探讨电站建成后大坝上下游鱼类生境的变化以及鱼类新的分布格局,在收集河段鱼类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地的鱼类资源和鱼类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东德水库建成后,大坝的阻隔效应将使鱼类生境片段化和破碎化,下游白鹤滩库区适宜流水生境的鱼类将大幅减少,其适宜环境将集中在白鹤滩库尾不受回水影响河段和部分支流河段,同时,适应缓流、静水开阔水域生活的鱼类将大幅增加,并成为库区的优势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乌东德水电站建成后相关水域的鱼类保护。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停机控制策略是防止水电站事故扩大、保证水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停机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事故停机控制流程及入口条件、事故信号安全闭锁措施。由于不同电站、不同机组运行工况差异较大,事故停机控制策略应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及其他特殊要求作相应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乌东德水电站这一典型的复杂工程,建立工程项目系统管理决策模型,选取3、4号导流洞封堵闸门的改进及闸门槽非工作段导轨的创新思考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决策及创新思考的总结与分析,实践表明,复杂科学管理在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省投资、以及安全可靠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其创新实践为水利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在乌东德水电站机组制造中,为有效控制及提高设备质量,监造采取的工作方式、取得的成效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乌东德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制造难度大,对设计、原材料、制造、安装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打造乌东德水电站精品工程质量机组,从机组制造厂到监造均将质量定为重要目标。从制造厂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与提升,工艺方案的改进,合同的执行落实方面开展监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和利用施工区原生植物,乌东德水电站通过开展施工区原生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调查,编制施工区树木移栽规划设计,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招投标管理手段,提出了乌东德水电站现有原生植物移栽的创新管理模式,成功地实施施工区可利用原生植物移栽,保护了自然资源,节约了绿化工程投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乌东德左岸地下电站蜗壳混凝土施工特点及情况,分析总结了蜗壳混凝土施工管控要点。首先梳理了蜗壳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工作,并形成思维导图;然后对备仓主要工艺进行分析、实践,总结控制要点,固化施工工艺,如架立筋内插布设、分层加固等;最后对蜗壳混凝土浇筑进行管控,通过研究浇筑方法、调整坯层厚度、填写下料记录表、实行监测预警等技术与管理措施,实现了浇筑速度、抬动变形可控,保障了乌东德左岸蜗壳混凝土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2017,(Z1):1-12
乌东德水电站是"十三五"规划中的清洁能源重点工程和"西电东送"骨干电源,工程规模和建设难度位于世界前列,综合效益显著。通过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做好复杂社会生态自然环境下工程实施规划、严峻地质地形环境下高陡边坡安全支护、大风干热低湿环境下300m级高坝混凝土温控防裂、850MW巨型机组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安全施工及界河电站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区文明和谐共赢施工区党风廉政建设,将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成"精品、创新、绿色、和谐、廉洁"工程。围绕精品工程、创新工程、绿色工程、和谐工程和廉洁工程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乌东德水电站筹建以来的实践历程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安全优质高效建成乌东德水电站奠定了良好基础。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水电在世界水电的领先地位,形成的"规范、有序、协调、健康"绿色水电智能化建设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乌东德左岸地下电站厂房集水井高程808.52~811.32 m现浇2.8 m厚钢筋混凝土顶板结构施工优化的总结表明,鉴于副安装间集水井顶板混凝土结构设计布置的特殊性,为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保证现场施工有序进行,满足施工质量需要,集水井"封顶"顶板混凝土结构优化为"牛腿+预制梁板"施工措施,现场实践证明该施工措施具有简化施工复杂性、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保证质量控制、施工投入和成本相对降低的施工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乌东德水电站通过实施绿化工程,修建鱼类增殖放流站,采取集鱼船过鱼、叠梁门分层取水以及多渠道分散泄洪方式,最大限度地缓解因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生态影响。在生态保护过程中,开展了表土剥离收集和原生植物移栽,实施了库区移民经济作物试验田工程,实施结果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利》2017,(Z1):60-62
物探检测技术运用于电站建设工程爆破开挖、支护、衬砌、灌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施工质量的主要检测手段,物探检测技术较好地控制了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了工程质量验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了整体工程质量。介绍了物探检测技术在乌东德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阐述了物探检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双超 《四川水力发电》2010,29(3):131-132,16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院历时7年,经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共同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了正常蓄水位和工程规模,选定了坝址、坝型,并经过了水规总院的两次预评审,工作深度远远超过预可研的标准。乌东德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必将为下一阶段的可研工作和建设决策提供科学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秦堃  杨智 《水力发电》2021,(4):29-33
为研究锚杆支护作用对乌东德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应力状态的影响,采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设置锚杆支护提高了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最小主应力,围岩整体稳定性大幅提高;在地下洞室开挖面的顶板、顶板与侧墙以及四周全断面分别设置锚杆支护,得到的最大主应力增量分别为0.93、2.46 MPa和6.50 M...  相似文献   

13.
乌东德水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泄洪流量大、水头高、河床覆盖层深厚等特点,坝址处上下游冲沟发育,泄洪建筑物布置受较大局限,其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通过系列比尺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计算等,对工程枢纽布置及泄洪消能、泄洪雾化、施工导截流、电站分层取水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攻关,解决了其存在的多个重大技术难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阐述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波  周双超 《四川水力发电》2010,29(3):133-134,163
几代地质勘探工作者为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付出了艰辛努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辉。坝址两岸山体浑厚,岩石坚硬、完整,可以说这是一块"天赐"的优异坝址。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将达到开发一方资源,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实现企业和地方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安全监测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规模巨大,主厂房、主变洞、调压室三大洞室平行布置。为确保施工期围岩的安全稳定,通过使用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锚杆测力计、测缝计等监测仪器,对围岩表面和深部的变形进行监测,分析了地下厂房三大洞室第Ⅰ—第Ⅲ层开挖的位移特性与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开挖引起的上层围岩变形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浅表层;三大洞室岩锚梁高程以上最大变形为16.43 mm,主厂房顶拱、上游侧岩锚梁和尾水调压室上游边墙围岩变形较大;爆破开挖扰动、开挖引起的空间效应以及较差的地质条件是围岩变形增长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加强支护等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乌东德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第1个梯级,工程规模巨大,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洪水峰高量大、河床覆盖层深厚、建坝岩体条件好等特点。通过对大坝、泄洪消能、电站厂房等建筑物自身布置以及相互协调关系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坝址区自然条件的枢纽布置方案为: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布置5个表孔和6个中孔泄洪;右岸电站进水口与大坝间布置两条泄洪洞;坝下采用天然水垫塘消能;两岸地下电站均靠山侧布置;导流洞均靠河侧布置;左岸电站尾水隧洞出口布置于围堰下游,两条尾水隧洞与导流洞结合;右岸电站尾水洞出口布置于围堰上游,尾水洞与导流洞不结合。  相似文献   

17.
乌东德左岸地下电站主厂房岩锚梁层开挖揭露主要为域、芋类围岩,但受小夹角层面、B类角砾岩等地质问题影响,岩锚梁开挖难度较大.现场经模拟试验成果及开挖初期的调整,逐渐掌握了合适的爆破参数,获得了良好的开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电子化档案在形成、立卷、保存、利用等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电子化档案应用能为工程项目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灌浆施工由于其隐蔽施工、过程记录数据庞大的特点,形成档案数量极多,因此,实现电子化归档能为工程施工带来较多效益.智能灌浆及云平台的开发应用,解决了灌浆记录及成果在线形成、在线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周宁水电站高压管道段地形、地质条件和地应力的研究,对取消钢管衬砌作了分析和评价,并对局部存在的地质缺陷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