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玉米秸秆约有3.5亿t。当前,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玉米秸秆,成为生物质资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秸秆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补充土壤养分,增强土壤肥力,特别是在小麦生长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麦、水稻、黄豆等农作物秸秆可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等科学处理后,提高适口性、消化率、采食量及营养价值,延长保存时间,特别可以代作越冬脱青或规模养羊的饲料资源。秸秆青贮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加快推动我国秸秆还田利用工作,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法]文章系统分析我国秸秆资源产生及还田利用现状、问题,集成构建了适合我国不同农区主要农作物的秸秆还田利用十大技术模式,并提出秸秆还田发展建议。[结果](1)全国秸秆资源台账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秸秆可收集量为8.65亿t,秸秆直接还田量为4.02亿t,占可收集量的54.7%;其中华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直接还田率分别为70.1%、43.0%、60.5%、38.9、37.8%和63.7%。(2)针对不同区域秸秆还田的现状,围绕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提出不同农区的秸秆还田利用十大技术模式:包括东北地区玉米、水稻、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水稻、油菜—水稻轮、双季稻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华南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和西南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结论]针对秸秆还田利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构建持续推进的工作体系、科学高效的技术体系、可考核评价的监测体系的发展建议,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金秸杆     
油菜、小麦、水稻这些农作物的秸秆过去在中国农村往往被弃之于田或焚烧,而今却成了一些大企业眼中的绿色能源和资源宝库,它们有可能成为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材料。  相似文献   

5.
一直被人们视为农家“废料”的稻麦草如今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钱。凤凰农民把稻麦草用来秸秆气化、做榻榻米、编草帽、制成隔墙板,年增加效益5000多万元,创汇2000多万美元。凤凰镇水稻小麦两茬作物轮作。出产的“凤凰优质清水大米”远近闻名。以前,水稻、小麦收获后,稻草、麦秸秆就成了农家灶上做饭的燃料。近年来。农家生活越来越富裕。土灶换成了液化气灶,稻草、麦秸等就变成了废弃物。许多农民就将它们集中起来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今年夏收,在山东小麦主产区看不到焚烧秸秆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麦秸被综合利用。目前,山东60%以上的秸秆变废为宝,农民为此每年增加收入10亿多元。  相似文献   

7.
秸秆直接还田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秸秆直接覆盖还田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表层微生物量,而秸杆焚烧还田的作用不显著。秆秸直接还田可提高土壤全N含量。秸秆腐解速率受还田方式的影响大,而与还田量关系不大;玉米产量随着小麦秸秆覆盖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秸秆2倍量还田的小麦不减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种植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小麦种植产业提供参考,在提高小麦产量以及质量的同时,帮助种植户降低耕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稻麦种植(复种)面积1 1 0余万亩,年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各类农作物秸秆60余万吨,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秸秆利用渠道窄,利用率低等因素影响,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减轻环境压力,宿豫区近年来对秸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较好化解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玉米秸秆资源丰富,每年大约生产秸秆3000万吨,传统上玉米秸秆主要用于燃料,饲料,用作饲料的秸秆数量有限,随着煤炭,燃气在农村的广泛应用,用作燃料的秸秆数量也越来越少,因此闲置的大量秸秆资源急待开发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节本增效农业生产措施,为了扩大此项技术普及,现将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及作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顾问》2009,(2):48-48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在“2008秸秆综合利用(北京)高层研讨会”上说,加快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秸秆商品化和资源化,对于节约资源、减轻污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太和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麦茬夏大豆生产实际,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可操作性,并进行了示范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夏大豆减产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小麦秸秆在过去被直接焚烧,造成大量资源损失。伴随人口数量增加,外卖行业、吸管、快递包装等方面带来的环境问题与日俱增,如何回收处理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有必要通过研发和设计新型可降解的秸秆制品,代替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提升人群生态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以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小麦秸秆纤维素吸附剂,研究其对结晶紫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纤维素吸附剂吸附结晶紫的平衡时间为60 min,弱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0.1 g;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对100 g·L-1结晶紫的脱色率达到98.5%,温度对结晶紫吸附的影响不明显。本文致力研究的生物质吸附剂具有高效水体污染物处理能力,可为生物质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JA—1型秸秆氨化机JA-1型秸秆氨化机,系山东省农科院研制,并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95234483)。该机适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的氨化加工。可一次完成粉碎、喷液、调质、打捆、装袋等5道工序,亦可分别用于粉碎和打捆。该机设计的离心式粉碎机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正华 《山西农经》2021,(3):137-139
丰利镇稻麦二熟制地区承担了江苏省如东县土肥站小麦化肥减量相关课题,通过研究不同稻秸秆处置方式的农机农艺要求对麦苗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成效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改进工艺和肥料科学运筹,提高了埋草率,减少了尿素用量,节约了人工补种和麦种成本,增加了小麦产量和纯收益率,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据来自四川省科委的信息,“水稻麦秸覆盖种植技术”在成都平原大面积示范成功,这一技术与现有的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比较,每亩可增产约100公斤。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合作研究,于1997年提出了“水稻麦秸覆盖种植技术”,1999年这项技术被国家科技部门纳入星火计划项目。专家认为,该技术就地大量消化小麦秸秆,培肥土壤,能确保当季水稻丰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水稻麦秸覆盖种植技术大面积示范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丘陵农业地区开发秸秆资源发展牛羊生产的思考李仁友丘陵农业地区.目前常规农业转向高效农业。主要立足点在于农业的综合开发上。笔者认为开发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牛、羊的生产,应视为丘陵农业地区发展畜牧经济的一个方向。一、丘陵农业地区开发秸秆资源,...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机械压块饲料技术的出现,开辟了农作物秸秆商品转化的新途径。在抑制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同时,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粗饲料资源。要加快秸秆压块饲料进入饲草市场和产业化发展.提高秸秆压块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秸秆是巨大的污染源,同时也是巨大的资源。近年来秸秆资源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分析中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对实现秸秆资源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