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形成一重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共同雇主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缺乏清晰界定,以致在雇主责任分配制度中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派遣工权益,应在劳务派遣中构建科学合理的雇主责任分配制度,对雇主责任的主次划分和雇主责任的承担方式等事项作出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保障》2014,(9):57-57
主持人:某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违法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该个人聘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因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者以确认劳动关系为由起诉该建筑施工企业。一审法院确认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二审法院认为,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无法律规定发包方与劳动者直接成立劳动关系,因而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不当,撤销了这一判决,改判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伤认定程序中,相关人员认为,法院生效法律文件已经实际否定建筑施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所规定的“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不应认定为工伤。在此类案件中,劳动者与发包单位间究竟有无劳动关系?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未实现或部分得以实现的,都是劳动者权利的“减损”。关注劳动者权利在强制执行阶段的保障情况既是解决我国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对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逻辑的必然要求。一个都会区的法院从“基本解决执行难”改革以来劳动执行案件的数据显示,进入强制执行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权利减损的状况较为严峻。统计检验发现,诉源因素与国家纠纷解决机构干预因素共同影响了劳动执行案件的执行效果,执行改革下我国劳动执行案件的执行效果呈现出明显的用人单位“分类化”“强法院弱仲裁”的权利保障分野以及“冷法律热政治”的裁执衔接运行特征。这些特征既验证了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与传统劳动关系研究中的丰富理论,也呈现了中国劳动执行中的独特理论问题。这些发现表明,尽管执行改革从主体、结构与工具上改变了我国劳动关系治理面貌,但我国劳动权利保护悖论与劳动关系治理逻辑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诉源因素对劳动执行效果的影响明显更高,未来应改变劳动关系治理逻辑,重视劳动争议诉源因素视角的改革,改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构的干预方式,双重发力共同提高我国劳动者权利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樊育萍 《金卡工程》2008,12(12):33-33
劳动派遣由于是雇佣与实际使用相分离,因此涉及三方关系,而三方法律关系在实践中并不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也混乱不清,一旦出现纠纷,派遣机构和要派企业相互推诿,致使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在劳动法的框架内规制劳动派遣关系,关键是"雇主"的认定以及由此连带产生法人雇主责任,本文拟从劳动派遣法律关系架构入手,深入分析劳动派遣关系中雇主的认定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标志、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关系,制定法定代表人应当归属于用人单位而不归属于劳动者.因而,对于法定代表人薪酬争议,应当定性为委托经营关系中的经营薪酬债权争议,适用民商法处理.我国劳动立法应当对劳动关系、劳动者、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包括法定代表人在内的雇主代表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归属关系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我亲身经历了深圳经济特区劳动用工、工资和社保三大制度改革。从1958年开始,我大半辈子都在为劳动事业‘打工’,但最难忘的还是深圳的那段经历。”说起那些难忘的岁月,77岁高龄的张文超老人依然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对实习报酬应税税目的认识仍莫衷一是。实习报酬应税税目的认定不仅仅是税法问题,援引税法相关规定不可避免地面临解释困境;而以劳动法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实则为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辩争。劳动关系的判定标准颇多,但其与劳务关系之实质区别为"从属性",而非劳动合同之有无。认定实习报酬应税税目时,应优先适用特定外观条件的形式标准,较难或无法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时,再适用"从属性"的实质标准。即若构成劳动关系,推定为工薪所得;反之,为劳务所得。  相似文献   

8.
<正>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之间的用工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实践中存在争议。目前理论和实践中,主要从主体资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身隶属性和经济从属性等角度出发,综合判断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曾就网络主播与文化传播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之五,对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之间关系的司法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益章 《当代金融研究》2018,2018(2):98-113
雇员对雇主负有忠实义务,是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在此义务引导下,雇员应与雇主利益保持一致,由此形成言论“不为、应为与可为”的三重边界:“不为”系雇员行言受有的直接约束,表现为保密义务和不损雇主利益之言论义务,对前者须重点考察义务性质、约定、适用范围及客体,对后者则应结合侵权四要件厘清雇主利益内涵、类型化雇员不当言论、分析因言受损间的关系及雇员主观过错;“应为”指雇员在雇主利益面临妨害时负有的告知义务,是对雇员言论的变相限制和更高要求,应予严格限缩适用;“可为”系雇主私益与公共利益抵触时雇员公益告发的权利,其属不为的合理例外,须与应为明确区分,且在满足三项要件后方能适格。雇员言论不忠须承担相应责任,具体责任形式应以惩戒相当为原则、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云南金融》2012,(2):32-33
精辟的论述 儿子在一旁翻着父亲的书,似懂非懂地问着:“爸爸,什么叫‘资本’,什么叫‘劳动’?”父亲回答道:“是这样的,如果我从邻居家里借了100美元,那就是说我就有了‘资本’,如果他想从我这儿要回这笔钱,他就必须‘劳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度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识别了劳动力保护对以股价波动性衡量的企业风险的因果影响。结果显示,受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影响越大的企业,其股价波动性越小,即劳动力保护降低了企业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排除同期其它政策的影响、使用不同方法计算企业风险和劳动密集度、使用平衡面板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增加企业的杠杆率和违约概率,企业出于“风险规避”的动机会增加现金持有,以抓住未来的优良投资机会。由于国有企业对劳动力保护制度的执行度更强,杠杆率高和流动比率低的企业有更强的“风险规避”动机,因此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有企业风险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本文的结论表明,在防范控制企业风险过程中,劳动力保护措施是可选的有效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用工荒""缺工潮"问题在东部地区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其产生的常态性反映了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严重性.本文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入手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并不是由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刘易斯拐点到来等因素造成,而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动态平衡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间劳动供给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东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情况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指出加强产业转移升级与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有效互动是解决区域性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产力和谐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范畴的概念.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的有效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两个方面,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不同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有赖于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相似文献   

14.
以颇具代表性的云南省昭通市为例,结合杨小凯有关中国农村分工水平的模型,在对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之上,得到如下结论,即分工水平低下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许红梅  李春涛 《金融研究》2020,477(3):115-133
本文利用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的政策冲击所造成的准自然实验情境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劳动保护对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保护加强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违约风险显著提升了约1.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劳动保护影响企业违约风险的渠道,发现劳动保护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性负债水平,并最终提高了违约风险。此外,在国有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较高、信息披露水平较低和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劳动保护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劳动保护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评价《社会保险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本研究可为"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制定政策减免企业社保支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an empirically plausible labor adjustment decision at the firm level rationalizes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in price-setting which help explain inflation dynamics. Those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are typically assumed away in the related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motivates our revisiting of inflation and labor market dynamics.  相似文献   

17.
Prior results from the labor relations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revealing information weakens management’s position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us, when facing organized labor, management has an incentive to preserv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with outsiders. This study uses a sample from a large cross-section of the economy over several years to test this re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is prediction. Strong organized labor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bid-ask spreads, higher probability of informed trading, lower trading volume and lower analyst coverage. These relations hold after controlling for numerous factors such as growth opportunities or risk.
Gilles HilaryEmail:
  相似文献   

18.
Labor protection increases employees’ stability and strengthens their monitoring role, improving firm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 accuracy. U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Labor Contract Law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we find that labor protec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analyst forecasts. This positive impact is stronger when agency problems are weaker, board independence is greater, corporate reputation is better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Enhanced labor protec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firms’ business risk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decreases stock price synchronicity and increases market pricing efficiency. Our findings of significant impacts of China’s Labor Contract Law on analysts’ forecasting behaviors offer important guid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and policy making in labor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9.
How effective is a more progressive tax scheme in raising revenues? We answer this question in a life-cycle economy with heterogeneity across households and endogenous labor supply. Our findings show that a tilt of the U.S. income tax schedule towards high earners leads to small increases in revenue. Maximal revenue in the long run is only 6.8% higher than in our benchmark – about 0.8% of initial GDP – while revenues from all sources increase by just about 0.6%. Our conclusions are tha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ort are misguided if the aim is to exclusively raise government reven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