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行动动机。制度的缺失、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对经济、政治利益的向往和追求可能导致有限理性的会计人员产生财务舞弊行为。只有通过降低财务舞弊的预期收益,提高诚信收益;提高财务舞弊的预期成本,降低诚信成本达到重组成本收益,有效抑制会计人员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4.
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行动动机。制度的缺失、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对经济、政治利益的向往和追求可能导致有限理性的会计人员产生财务舞弊行为。只有通过降低财务舞弊的预期收益,提高诚信收益;提高财务舞弊的预期成本,降低诚信成本达到重组成本收益,有效抑制会计人员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讲求成本效益.无论是会计工作还是管理活动都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但其在这两大领域的功效、意义略有不同.本文通过该原则在两大领域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试图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讲求成本效益。无论是会计工作还是管理活动都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但其在这两大领域的功效、意义略有不同。本文通过该原则在两大领域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试图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搁浅引起学界重大反思,已出台的一读证券法修订草案是否能达到推进股票发行市场化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终极目的值得进行探讨.通过法经济学的分析,本文认为注册制改革下的股票发行监管审核机制效率优于核准制,但它尚不能达到其拟定目的,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定性模糊与注册制配套机制缺乏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治“小金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小金库的存在,是社会的一大公害。一些部门或单位的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不顾国家财经纪律,采用多种手段私设小金库,成为发放职工福利、个人请客送礼、挥霍浪费,以至贪污、行贿的保险柜。可以说,小金库的存在,肢解了财政资金,是滋生违规、违纪、违法活动的土壤和温床,对党风廉政建设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对之剖析,及早铲除。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中,世界各国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归责原则,而我国却采取单一的违法归责原则。这一原则从出台以来一直就遭到人们的议论,学界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在此,笔者想就法哲学的理论层面,从法价值分析的角度,分析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的价值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提出一些拙见,以期能对即将修改出台的国家赔偿法的完善尽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跨地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吗?——基于“法与金融”的视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法与金融理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本文以赴中国香港跨地上市后返回中国大陆发行A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其是否因受制于更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而具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在A股市场上,赴港跨地上市公司比其他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更低,跨地上市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降低作用,且这种降低作用与香港较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IASB概念框架的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理性——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IASB修订IASC时期制定的概念框架,将可靠性质量特征修改为"如实表述",同时放弃审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这两个可靠性质量特征的指导性标准,意图增加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与相关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日益成为现实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明确可靠性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地位及其去留问题。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变迁具有逻辑上的理性轨迹,从强调相关性到突出可靠性应为一个理性回归。建立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理性的现实意义在于,对IASB修订概念框架的意图与后果作出理论研究层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至今已经历了初始、形成以及逐步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环境保护法》第7条而建立起来的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职权结构以及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大部制改革以及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根源于《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为此,应修改《环境保护法》第7条,将环保部门的职能由统管改为综合协调,同时合理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分工,完善环境管理权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着霸权稳定论和多边主义思想的争论.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霸权治理和多边主义治理模式下,全球金融体系的整体成本和收益及成本收益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结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在金融全球化的初级阶段,霸权治理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的收益较高,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边主义治理将逐渐趋于一个正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15.
由疑难案件所引发的关于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之关系的讨论,可以区分为"技术中立说"与"技术修饰说"两种立场。这两种立场都包含部分正确性:技术中立说强调法律价值的独立性和法律技术对法官道德判断的约束作用;而技术修饰说则正确地提醒我们关注法律实践的合理性。但两种学说也都存在重要缺陷:技术中立说忽视了法律技术适用上的争议性;而技术修饰说则消解了独立的法治价值的存在,使法律技术无法独立担当证立裁判结论的角色,却沦为对法官独断的道德立场的话语修饰。我们需要基于裁判何以能够拥有正当性的法哲学思考,对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之关系进行理论重构。重构之后的技术服务说不反对法官在裁判时进行道德判断,同时对法官如何进行道德判断提供了实质性的方法论指引与约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国内银行收费服务的深层次原因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加强商业银行收费服务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判例作为法律适用经验的原初形态,既是法律实践的直接经验来源,也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对德国成熟的判例文本之形式构成和实质内容进行定位分析,能为我们厘清判例这种"混合物"的不同成分,进而明确这些"成分"在法律实践中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依据德国法的特点,这些成分可以以"法教义学"为标准划分为"法教义学成分"与"非法教义学成分"。一方面弄清判例中的"法教义学成分"是我们应该着力的重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非法教义学成分"。因为这些"非法教义学成分"有可能通过"教义学化"而被转化为法教义学因素。比如"法政策"因素,它在公法判例中的积极作用随处可见。所以对判例的成分分析需要根据不同的法律适用情景来具体讨论,从而规整出经验性的有效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18.
人口转变视角下的就业与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对“刘易斯拐点”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颐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3):48-50
我国终将会面临"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然而"刘易斯拐点"牵涉到的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诸多关系尚存认识上的分歧和疑点。不管是从实证经验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就业机会的增加"是值得质疑的。"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它将摈弃此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的典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拐点后劳动供给不再无限、工资上涨、人均收入得到实质性增长,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保险理赔时,按照何种规则计量被保险人的损失,关乎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我国《保险法》规定“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但“实际价值”的测算标准为何,并无明文。美国司法裁判中衡量“实际现金价值”的标准有重置成本减折旧规则、公平市场价值规则以及广泛证据规则。随着保险补偿观念由经济观念向功能观念的转变,对保险损失的认识不应停留在保险标的的价值上,其作为“保险利益的反面”,本质是一种“物之于人的损失”。所以在保险合同无明文约定“实际价值”的计量规则时,应着重考量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使用意图来测算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国际会计协调,实现会计国际化。实现会计国际化的关键,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承认和接受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