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企业破产的实证预测,重新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40年来代表性的破产预测实证模型包括专家评分系统、分离模型、多元分离模型、Logit模型、生存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对于每种模型的假设前提、所选择的解释变量、预测能力以及可能的局限性进行评述,可以得出结论:多元分离模型虽然传统,但实用性最强;分时风险模型因为改善了分离模型的静态性,预测准确率也更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破产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分析了国有企业破产案例;提出了规范破产的三大要素(计划破产、民主破产、依法破产);阐述了最佳破产和企业新生并连;探讨了破产成本负担及惩治破产犯罪等.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随时都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此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运用财务比率的多元判别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达到预测企业财务困境的目的。最早运用财务比率的多元判别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困境的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183;阿尔特曼。他建立了著名的Z-SCORE模型。Z-SCORE模型在预测企业破产方面有很高的准确度,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其所考察的企业全部为制造业企业。另外,研究应该扩展到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和分散的实体,因为它们破产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大型企业。尽管如此,Z-SCORE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信用评估、内部控制过程和投资评价等,用于在理论上解决有效投资组合选择的问题。一、引入多元判别分析单变量分析,其重点都放在即将发生问题的单个信号上。在这种情况下,比率分析对于整体的解释就值得怀疑并存在潜在的混乱。例如,若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都很有限,就会被认为存在潜在的破产可能。然而,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很强,情况也许就没那么严重了。因此,对于研究的适当扩展应该是将几个衡量标准合并到一个有意义的可用来预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企业的建立,企业优胜劣汰已成趋势,建立企业矿产预警制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预防企业破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企业破产而给债权人及利益相关带来损失,同时了为企业破产机制的规范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衡量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债务融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简要分析了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而后为了衡量这一风险,不仅从单变量的角度提出了风险衡量指标,而且从多变量的角度引入了比较成熟更为精准的判别分析法、主成分法来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就企业如何防范债务融资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静 《大众商务》2010,(2):283-284
企业破产能否引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个人股东的破产,涉及到企业经营人员的责任范围和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对法国相关立法例和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我国应当确立制裁型破产制度,制裁与企业人格发生混同的个人股东。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现行企业破产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正在修订的新企业破产法的几个主要价值体现。企业破产法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体现法制的基本原则,平等地适用各类市场主体:企业破产法实施的目的是为了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它的作用是规范企业破产或挽救企业,因此,清算重整、和解成为企业破产法的三个基本制度。同时,文章指出了一个完善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对深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WTI原油现货价格为基本分析变量,基于ARMA预测方法衡量了中国石油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面临的价格风险。得出结论:在97.6%的置信水平下,预测期内的VaR预测值比实际值要大得多,并且大多数情况下预测值是实际值的1-2倍。这说明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最后,从加强东道国市场风险的评估、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谨慎确定并购类型、建立跨国战略联盟、战略性地选择并购地区等方面,探讨了降低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市场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和完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石和法律保障,它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破产界限的确定、破产和解制度的完善、破产案件审理程序的增设、破产犯罪的构建等方面对我国破产制度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税法目前尚不成熟,与其他法律的衔接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从税收债权和担保债权优先性相冲突的案例入手,分析企业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相关规则的现状和不足,发现目前税收优先权在企业破产程序中的适用困境主要是企业破产过程中税收款债权与担保债权的优先权问题、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的效力范围不明问题以及企业破产过程中新生税款的优先权问题。同时提出合理限制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法律效力、完善欠税公告制度、完善税收滞纳金征收制度等建议,希望能为未来的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完善我国营商环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性分析方法是国际上衡量政府债务风险的一种新趋势,运用可持续性分析方法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其结论为: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地方政府蕴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因而,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确立坚持了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既参考了西方各国破产立法的基本模式,也汲取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成就,因而具有现代破产法律制度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的特色。具体地说,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关于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对于破产法适用范围,各国破产法规定有一般破产主义、商人破产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基本立法模式。我国破产法不实行一般破产主义,而是实行一种狭义的或称之为有限的商人破产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  相似文献   

13.
为盘活国有资产,搞活国有企业,国家1996年拿出300多亿资金在56个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破产试点。作为试点城市,西安市从1996年7月至10月对市属30多户国有企业进行了破产清算。在企业破产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注意的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商讨。一、国有企业破产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破产财产的范围不全面《破产法》及有关法规规定,清算资产范围包括:①清算时企业的全部资产;②清算期间取得的资产;③为债务提供的担保物超过债务价值部分;④提前清偿未到期的债务;⑤宣告破产前六个月至宣告日…  相似文献   

14.
企业破产常常使投资者和债务人蒙受巨额的损失,而导致企业破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财务出现危机。因此,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可以使投资者和债务人免受企业破产所带来的巨额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破产法》的出台实施,1997年7月30日财政部又颁布了《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的企业破产制度,完善破产企业的会计系统处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依据《破产法》,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法宣告破产。经过法定手续、企业一旦被裁定破产,则由指定成立的清算组接管。清算组的职责,一方面向人民法院负责,依法进行必要民事活动;另一方面负责破产企业的善后事宜,处理诸如财产保管、债权、债务清理,破产财产处理,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等工作,最后向人民法院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企业破产制度中假破产真逃债、侵犯债权人利益、运作不规范、法规不完善等现象比较突出。完善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应采取制定统一的破产法典、设立破产预警系统、建立破产管理制度、完善破产申报程序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破产,是当今中国企业改革的一个艰难话题。这方面的理论探索最近几年才开始,《破产法》1988年11月1日才实施,企业破产的实践也走得太慢。我国从《破产法》实施至1993年年底,共受理企业破产立案1385件。企业破产申请率1990~1992三年平均值为万分之零点九。而美国1985~1987年企业平均破产率为1.1%。我国企业由于体制的僵化,机制的残缺,习惯的束缚,企业好坏难分,优劣拖带。人们常常叹息:“该活的活不好,该死的死不了。”有的亏损企业一拖几年、上十年“僵而不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大众商务》2010,(4):283-284
企业破产能否引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个人股东的破产,涉及到企业经营人员的责任范围和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对法国相关立法例和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我国应当确立制裁型破产制度,制裁与企业人格发生混同的个人股东。  相似文献   

19.
合伙企业推动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处理好合伙企业破产问题,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秩序。本文就合伙企业破产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合伙企业法中的破产内容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俄罗斯“新时代”杂志编辑就企业破产问题走访了俄罗斯联邦企业破产管理局局长别良耶夫(注)。现将访谈选译如下:问:为什么设立企业破产局?它近期的任务是什么?答: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防止亏损企业彻底崩溃。现行的破产法首先是要搞活企业生产,彻底倒闭是极限对策,企业主和劳动员工都不愿走向这个极端。现今俄罗斯的大部分企业不是没实行私有化,就是没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样的企业约占总数的70%。就国有成分来理解“破产”未必恰当,因为国家所有者向国家申诉自己是不可思议的。捍卫自身权力的仲裁机构如何对自己的债务作出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