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人类科学的改革与创新是通过“范式转型”来实现的。然而,“范式”虽然在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中的演变却很少被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城市交通规划理论范式转换的社会背景与转换方式,力图从更广的角度用“范式” 分析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方向,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建立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梳理战后发展经济学的三次范式转换, 比较 “市场失灵—政府干预” 的结构范式、 “政府失灵—市场机制” 新古典范式和 “创新失灵—国家体系” 演化范式在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继承与分野, 分析了各种范式对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了中上等收入阶段, 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 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 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以创新为内核的演化发展经济学, 将对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库恩的“范式”开始,探讨了范式在创新经济学中的演变轨迹及特点。文章把这种演变轨迹归纳为:“范式”的提出--库恩的“科学范式”、“范式”借用--技术范式、“范式”扩展--技术经济范式、“范式”进化--技术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德国工业4.0计划揭示了工业系统发展方向和趋势。构建了面向工业4.0的新产品模型和新制造范式,建立了新制造范式“商业-洞察-技术”三维创新模型。针对苏南制造业现状,提出了苏南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新形势下苏南地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是近10年来国内外经济界、地理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理论前沿。从理论抽象上看。它是一种兼具市场与组织优点的“中间性体制”组织,既可以解决外部“市场失效”,又能够克服内部“系统失效”;从方法论视角看,它是一种相对于市场范式和等级组织范式而言的网络范式,是现代经济中自由放任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从实践角度看,它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制度框架,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统筹发展的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打破原来创新轨道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备受关注。企业不仅要判断好当前的技术范式的生命周期阶段,而且要辨析、预测未来的主导技术范式,而且企业应该正确地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时机预测和把握;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产品需要努力地寻求低端市场的突破口进而向高端市场慢慢接近并逐渐取得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企业突破性技术和产品需要挖掘潜在的用户市场并培养他们成为主流用户,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志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内,国有经济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壮大与发展。为此,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积极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具体而言,是要组织科技攻关,搞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一、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讯运输技术进步和市场整合为动力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悄悄地改变着人类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感。分散在不同大陆上的人类种群曾经相互间“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已经生活在“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了。然而,在全球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发展的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差距和不平等并没  相似文献   

9.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新技术-经济范式。成熟的技术-经济范式会从核心(领跑)国家向后发国家扩散,并为“有作为”的后发国家提供范式追赶契机,新兴的技术-经济范式则会给经过几轮范式追赶且步入“并跑”阶段的后发国家创造范式领跑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三次成功跨越技术-经济范式的“卡夫丁峡谷”,目前爆发的工业智能化革命给我国带来领跑新兴范式的历史机遇。从技术-经济范式赶超角度诠释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探析制约我国范式领跑的体制机制缺陷,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范式转变是一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与核心,其内涵与范式、技术范式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技术范式指称的对象是技术本身,而产业技术范式的指称对象则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历次产业革命演化视角出发,借助生物隐喻的方法,先后形成了以“深度-广度”模式为结构、以往复过程为实现机理的“单细胞膨胀观”,以“硬核-保护带”为结构、以协同进化为实现机理的“精卵融合观”,以及以“共时性-历时性”为结构、以忘却性学习为实现机理的“种群迭代观”。不同产业技术范式之间既有替代关系,又有包容关系;既有不可逆性,又有路径依赖特征;既有累积性和渐进性,又有阶跃性,因而上述3种主张难以对其全面兼顾。“长河”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更具有诠释力,有助于理论发展,并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一五“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中国经济要摆脱粗放式的运行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同时,还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和技术立国,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考虑能源回弹效应下,分析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技术门槛,发现技术碳减排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效应,另外还发现能源回弹对门槛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运用Hansen门限面板模型、结合CD生产函数的能源回弹模型发现:①不考虑能源回弹效应,高碳产业低碳化过程中的技术突变存在两个门槛;②考虑能源回弹作用,将减少为一个门槛,并且将延长高碳产业完成低碳技术突变所需时间。因此,为加快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突变,有效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应缓解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对能源回弹效应较大的高碳产业采取实时监控,对能源回弹较小的高碳产业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方式监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配合,在高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控制能源回弹效应。另一方面,市场手段和政府职能双管齐下,协助企业低碳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优化税收结构,弥补低碳技术升级导致的负外部性,完善高碳产业转移或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由于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制存在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利益机制传导受阻、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这些地区往往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较慢等问题。当前,资源性经济景气下降,诸如山西这样资源型地区的"寒号鸟"们再次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又到了市场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抓住我国深入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破除阻碍市场调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多重障碍,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活国企利益机制功能和创新科研机制确立核心技术研发主体等措施,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走出"调整-反弹-再调整"的结构调整怪圈。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劳动力、自然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急需培育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现有成果主要围绕技术基础、产业载体及政策制度等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模式展开,针对内在机理的探讨较少。从新兴技术对产业结构优化起基础支撑作用、新兴产业载体释放经济新动能、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政策制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维度论述基本原理,系统梳理新兴技术聚合迸发新动能、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以及政策制度创新生成新动能3种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以推动技术引领发展、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和出台政策“靶向支撑”为核心的“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区域层面的工业企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阶段,以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OLS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水平对工业企业两阶段创新的作用。结果发现:①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水平对区域工业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阶段均有显著促进作用;②在工业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阶段均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水平的交互作用,这一交互作用削弱了两者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③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水平对工业企业技术研发阶段的影响强度大于技术成果转化阶段;④基于我国各地区当前经济水平,大部分区域仍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进一步促进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电子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敏 《经济经纬》2004,31(1):75-78
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诱导因素的分析必须在具体的经济、制度环境下进行。以市场集中度、产业内企业规模、产权制度基础、产业开放程度为影响因子,对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集中度、产权制度变化与产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性不强,出口与创新负相关,增加产业内大企业的比重、适度增加进口对创新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深刻影响着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偏向。结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现实情景,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增长的逻辑框架,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人工智能的绿色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通过技术红利效应直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引入地区高校平均科技产出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修正后,人工智能的绿色增长效应仍显著存在。机制识别揭示,人工智能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驱动绿色经济增长,二者在人工智能绿色增长效应中的相对贡献分别为20.33%和8.35%。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结构红利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更低、创新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而可以更充分释放其对绿色增长的赋能效果。拓展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人工智能发展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绿色发展绩效存在辐射带动作用。聚焦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发展双重视角,可为塑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竞争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政策效果的部际传导视角,建立包含上游能源部门、中游电力部门和下游生产部门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高耗能产业生产函数以施加外生冲击方式刻画中国2015年实施的去产能政策,通过校准模型分析核心内生变量在政策冲击时期相较于平衡增长路径时期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以“短期阵痛”为代价的去产能政策能够实现提振过剩产业产品价格的基础政策目标;②在能源部门技术创新的内生设定下,去产能政策能够提高绿色能源占能源使用总量的比重,实现绿色结构效应;③去产能政策能够降低绿色能源相对价格,实现绿色成本效应。进一步地,引入价格政策进行政策情景模拟,比较实现同一减排目标时内生技术模型和外生技术模型的政策成本,发现内生技术设定能够以更低税率和更小福利损失实现减排目标。研究结论表明,内生的技术创新是完善去产能政策传导、降低政策成本的关键环节,推动了下游过剩产业的市场提振和上游能源部门的绿色转型,为供给侧改革研究提供了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政策效果的部际传导视角,建立包含上游能源部门、中游电力部门和下游生产部门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高耗能产业生产函数以施加外生冲击方式刻画中国2015年实施的去产能政策,通过校准模型分析核心内生变量在政策冲击时期相较于平衡增长路径时期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以“短期阵痛”为代价的去产能政策能够实现提振过剩产业产品价格的基础政策目标;②在能源部门技术创新的内生设定下,去产能政策能够提高绿色能源占能源使用总量的比重,实现绿色结构效应;③去产能政策能够降低绿色能源相对价格,实现绿色成本效应。进一步地,引入价格政策进行政策情景模拟,比较实现同一减排目标时内生技术模型和外生技术模型的政策成本,发现内生技术设定能够以更低税率和更小福利损失实现减排目标。研究结论表明,内生的技术创新是完善去产能政策传导、降低政策成本的关键环节,推动了下游过剩产业的市场提振和上游能源部门的绿色转型,为供给侧改革研究提供了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厘清用能权交易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以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19年中国A股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用能权交易制度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显著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此外,用能权交易制度诱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依企业所属行业和所有权性质不同而不同。究其原因,用能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研发资金、研发人员、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等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