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虹 《投资与合作》2011,(11):112-112
胜利油田属于我国特大型资源类开发企业,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但纳税人纳税毕竟是经济利益的一种损失,企业如何准确、合理地运用税收政策减轻税负。做好企业的纳税筹划,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晨晖 《税收征纳》2012,(8):37-38
现行消费税对出口应税消费品规定了优惠措施,只要纳税人出口的消费品,不是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口的货物,在出口环节均可以享受退(免)税的待遇,意在鼓励纳税人尽量扩大出口规模。从纳税筹划的角度出发,纳税人应该想方设法开拓国际市场,为本企业谋求尽可能多的合理利益。本文对出口应税消费品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一些筹划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税企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广大纳税人迫切需要全面、及时和便捷地了解税收政策及相关信息,迫切希望税务机关能够在丰富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深层次、多方位、高质量的涉税服务,畅通申报纳税渠道,降低纳税成本。如何以正面教育、辅导、扶持等手段为纳  相似文献   

4.
“您好,地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每天早上我都真诚地向纳税人问候着,认真地接听着纳税人的每一通电话,从事座席员工作六年以来,每天如此,因为我们每一位序席员都清楚地知道,“12366”不仅仅是一个电话号码,也是一条税企紧密联系的纽带,更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实现着与纳税人的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5.
4月11日,江苏省国税局和省税务学会共同举办“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税企座谈会,中外企业纳税人和税务人员济济一堂,共话依法诚信纳税。  相似文献   

6.
“掌上税务”是指为方便纳税人、社会公众了解税收政策,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加强征纳双方互动,税务机关系统开发的一个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便携式设备办理涉税事项的平台,一般包含征纳互动、税收政策、办税服务、辅助工具等功能模块。一、“掌上税务”办税新模式的优势“掌上税务”通过整合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拓宽了税企互动的范围;通过将地税网站的热门内容、精品栏目及其他实用功能集成到安卓、iPhone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掌上移动终端,创新了获取税务资讯的渠道;通过开发实用、便捷的辅助工具,提升了纳税服务的质量;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利用,打造了纳税服务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论纳税调整     
论纳税调整裴迅纳税调整是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在纳税人纳税业务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正确地进行纳税调整,是准确地计算应缴所得税额的关键,对保证税法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利*益与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笔者在一次“企业纳税会计”培训班上...  相似文献   

8.
“税收课堂”作为江岸区国税局纳税服务的“金”字招牌,自2005年4月创办以来,已走过了5个年头。5年来,数以万计的纳税人在课堂中了解最新税收政策、熟悉掌握办税流程、解决实际的纳税问题。真正享受到国税机关最优质的服务。如今,每月一次到区局听课,已成为企业老板与会计们的例行“功课”,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或解缴税款及滞纳金,然后可以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款凭证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根据上述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不服申诉,一是必须先经复议,只有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向  相似文献   

10.
王冀 《中国税务》2010,(6):58-58
海南省海口市地方税务局采取措施,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重视纳税人需求。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税务基层站所活动,组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和民主测评,公开征求纳税人的意见或建议;改进政策制度发布方式,凡出台新政策文件,做到“内部发文、网站上传、报纸登载”三同步,为纳税人印送税收宣传资料,在办税服务厅增设税收政策咨询台,对重点项目和大企业主动上门宣传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1.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企业多交了税或者少交了税。概括来讲,企业的涉税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税收政策遵从、纳税金额核算、纳税筹划。其中税收政策遵从就是纳什么税的问题,纳税金额核算就是纳多少税的问题,纳税筹划就是如何纳最少的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筹划要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青 《涉外税务》2004,(9):74-77
“税 务筹划”一词属于舶来品,它的英文词是tax- planning。在国外,税务筹划与“避税”(taxavoidance)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它们都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减少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例如,英国经济学家西蒙·詹姆斯在他的《税收经济学》一书中就曾指出:“会计师们把避税称为税务筹划,以强调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不过,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税务筹划与避税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避税是纳税人钻税法的空子,利用税法中的漏洞来获取税收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虽不直接违反税法,但却违背了国家的立法精神和税收政策的导向;而税务筹划则是纳税…  相似文献   

13.
兴军  克征  闵杰 《税务纵横》2003,(10):64-64
最近,济宁市国税进行了一次12366纳税服务中心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显示,纳税人对1266咨询员的服务态度满意率为96.5%,对咨询员的业务水平满意率为93.9%。从这个比例不难看出。12366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税务部门与纳税人联络、沟通的渠道,更加增近了税企关系,逐步使12366成了纳税人的“贴心小棉袄”。就让我们走近她们,看看热线背后发生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税款的使用对于国家财政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税权的权能包括用税决策权、用税执行权和用税监督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用税决策权审查和批准政府预算,对行政机关的用税执行权进行事前和事中监督,但因预算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的缺位导致政府用税监督链条断裂,需要司法诉讼制度进行补缺。因此,纳税人充分行使用税监督权可以借助于财税公益诉讼制度。财税公益诉讼是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延伸。本文通过案例统计研究方法对财税公益诉讼涉及的程序和实体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入分析财税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保障纳税人用税监督权的现实效果与存在问题,为财税公益诉讼的起诉标准、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司法审判的形式与内容等重要实践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解决思路,以期将纳税人用税监督权与司法机制相结合,规范主体机关用税行为,更好地保护纳税人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5.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乍产经营等活动的事先筹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企业纳税筹划主要是解决企业必须履行遵照国家的税收法规,按时、足额交纳各项税款这一项义务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宗旨的矛盾,将这一矛盾实现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确立和评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离不开税收筹划,进行纳税筹划是必要的。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才能保证企业在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才能使企业财务分配政策保持动态平衡,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战略性目标和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要求企业在选择纳税方案时必须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只有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选择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最佳纳税方案,才能更大程度的支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2.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纳税筹划空间是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纳税人之所以能通过纳税筹划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利益的驱动使纳税人有充分的动机为之精心筹划,另一方面现行的税收政策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中的有关税收优惠条款、选择机会和税收政策缺陷的有效利用。税收优惠是政府为了调节和诱导国民经济运行,主动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向特定的纳税人提供财政援助的一种政策手段,其实质是国家的一种财政补贴支出,因此也叫税收支出,是政府给予纳税人的税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法律性质,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征纳双方法律责任的分配问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法律性质应该界定为税务机关实施的审核评税工作,主要内容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申报材料,对照税法规定对纳税人正确履行具体的纳税义务进行审查、核实和指导,确定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  相似文献   

18.
图片介绍     
“收税不能收过头税,纳税不仅要积极主动,还要缴明白税,做明明白白纳税人”。日前,青海省省长赵乐际来到西宁市城西地方税务局申报大厅进行调研,与前来申报纳税的纳税人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地处偏远地区的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地税局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应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努力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纳税服务。图为该局税干正在给纳税人进行“银税一体化”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20.
本期我想把话题集中到纳税人身上。我常想,我们办刊物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可以说一些是为了宣传税收政策,提高公民自觉纳税觉悟等场面上的话,但归根结底,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为什么要收税?为了满足人民的公共需要;税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用到全体公民的公共安全、福利事业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