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大发展。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总结了过去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认识到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调动农民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为此,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改正,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段雯雯 《新经济》2014,(17):33-33
当前我国进入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农村经济虽然比以往有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从温饱奔向小康,但是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农业生产力依然低下,农业科技无处着力,农村产业化经营滞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不到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纵向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在新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必须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 ,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 ,使人们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防止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盲目性、片面性。正确处理发扬革命精神与关心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 ,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的基础上 ,思想感情上不断升华 ,真正达到物质利益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高尚相辅相成。此外 ,还要正确处理能解决的正当需要与暂时不能解决的正当需要的关系 ,对条件成熟的正当需要 ,要及时给予解决。对于那些暂时不能解决的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此必须首先调动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如何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加速农业发展步伐,理直气壮地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千方百计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必须充分认识使农民富裕起来的重大意义首先应该解决应不应该富、能不能尽快富的认识问题。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农民占我国人口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工业品同农产品的交换,是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交换,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是当‘前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的一个中心问题。列宁曾经指出:“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这就是说,组织好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商品交换,对于正确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巩固工农联盟,建设社会主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组织,它的建立,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社的现状及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合作组织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非农产业发展迟缓以及“短缺经济”的传统思想和增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苏南农民收入增幅逐年减缓。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农村市场的开拓,内需的扩大,而且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增收亟需有新突破,从苏南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完善并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上下功夫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都是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先在农村开始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生产力一下子解放出来,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  相似文献   

9.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为农村居民从温饱生活向小康生活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小康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0.
全省6500多万人民,有5300多万在农村,我们的工作对象大多数在农村。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减轻农民负担,搞好村务公开,是中央三令五申的大政策,是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的重大问题,也是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根本措施。要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贡制。对减负和村务公开工作,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贡,尤其要强化县、乡主要领导的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今年,如果哪里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而引发重大恶性案件,因村务不公开、假公开诱发大规模群众性越级上访,不仅要…  相似文献   

11.
罗雷 《财经科学》2000,(6):103-10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尤其是当今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状况和农民状况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即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将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孙锦林 《江南论坛》2008,(12):17-18
一 、湖州改革开放30年主要历程 一是以农村为起点的改革启动阶段(从1978年12月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湖州全市上下逐步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系统清除“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以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破除经济工作中的“唯成分论”,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改革率先以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发展多种经营,逐步扩大生产者的自主权,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兴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湖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问题。所以,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调动职工积极性作为关注的基点。如何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课题,也是企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职工积极性受情绪的制约。人只有在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的情况下,其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  相似文献   

14.
当前 ,乡镇企业应从实际出发 ,下决心卸包袱 ,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中心 ,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推进改革。1 集体资本从企业中变现退出 ,实现资产人格化。我国农村改革实现了两次重大突破 :一次是土地改革 ;再一次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前者是把土地分给了农民 ,后者是让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 ,使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 ,得到了看得见 ,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乡镇企业改革 ,应调动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把集体资本从企业中变现退出 ,实现资产人格化 ,就是明晰产权 ,把政府所属的单一的企业资产全部或部分卖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改革,成功地运用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这强有力的政策杠杆,撬动了在“一大二公”体制下沉睡的农民,使长期蕴藏在广大农民中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快进发出来,从而获得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深层推进,单一的联产承包制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趋于弱化,从而使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又一次处于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如何走出徘徊,并使农村经济和农业再上新台阶?关键的问题仍然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本文试用现代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和方法,对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调动农民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民公社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农业扩大再生产速度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的关系,反映了农民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农村人民公社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对于进一步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新的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人民公社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从而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一大体制障碍.因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在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推动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心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充分认识到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保持惠农政策的连续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探寻土地制度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利群 《经济论坛》2003,(21):68-68,66
一、目前的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民增加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开始实行以土地均分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延续至今。起初,它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温饱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更加突出,现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1.生产规模小,分散程度高,经济效率低。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应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竞争力。这也是当今世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