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股权激励中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祥功  俞玮 《经济师》2011,(1):112-113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我国股权激励最为主要的两种方式,文章对两种方式能够达到的实施效果、对激励对象的资金需求程度、定价机制、价值评估、个人所得税收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并对证券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股票方式对激励对象相对有利,但证券市场对限制性股票几乎未作出积极反应,相反,股票期权方式下,证券市场反应积极。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协调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但要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必须依赖于一个完善、高效的证券市场。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股权分置长期得不到解决,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证券市场在反映企业的信息方面严重不足;众多上市公司缺乏诚信,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首先应当规范市场运作,强化市场的有效性,主要途径包括: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监管,保证证券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完善信息制度;完善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杨慧辉 《经济经纬》2008,(2):109-113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干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于铭阳 《经济师》2009,(12):91-92
文章研究了实施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在期权计划公告前一季度,上市公司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向下操纵盈余,在期权计划公告后存在盈余的反转;但并没有显著证据表明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了盈余。  相似文献   

6.
经理股票期权的虚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诚  易蓉  周学军 《经济师》2001,(9):16-17
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激励机制 ,备受现代企业的青睐。但当前由于来自于政策、市场、观念等方面障碍的制约 ,使其激励作用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文章试图在经理股票期权的基础上设计虚拟股票期权并对其效应进行分析 ,以弥补经理股票期权的不足 ,从而达到真正激励和约束经营管理者 ,激活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期权激励制度比较及我国股票期权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系统地比较了中国和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方案设计、激励效应上的异同 ,并根据比较结果设想了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盛行于西方国家,其有效的基本前提:市场的有效性,行业的有效选择,相当完善的配套措施。而目前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弱式有效市场,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和狭窄的行业选择范围等。本文对我国股票期权试点进行简要的实证分析后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票期权,不可能真正解决经理人员长期激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长期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庆煌 《经济师》2007,(2):236-237
股票期权制度是世界各国上市公司重要的激励模式,虽然存在一些现实的实施障碍,但股票期权制度必然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机制的未来选择。文章围绕该论点,结合美国、中国香港等地股票期权制度,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计划。  相似文献   

10.
从“股票奖励”到“股票期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在国有企业中进行股权激励试点后,已有相当多上市公司实行这一试点。从已公布的材料看,浙江创业、武中商、武汉中百、鄂武商、上海金陵、自仪股份、泰达股份和上实联合等一批上市公司进行了有效探索,使得股票期权在这一段时间内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但从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实际内容来看,目前采用的都是“股票奖励”计划,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虽然从本质上看两者都是股权激励的有效措施,但从内容到效果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从国际上的经验和国内发展趋势来看,上市公司应积极进行股票期权的探索,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限售股流通与股价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玲 《技术经济》2008,27(9):98-104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限售股上市流通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袁明:限售股的上市流通带来负的股价效应;样本公司的特征及股票的交易特性显著影响股价效应;在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的样本中,累积超额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区间日均股票换手率、股票每股收益正相关;在累积超额收益率为负的样本中,累积超额收益率与IPO到限售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时间、账面市值比、区间日均成交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监管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改革方案设计不够科学及价值判断偏差等三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基础不够稳固,市场存在较大缺陷,证券监督有待加强,证券公司发展滞后。必须通过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券商的发展等措施来完善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管层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之一。高管层股权激励加强了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高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就此,以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高管股权激励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杨华  吴玉霞 《经济问题》2012,(4):118-120
股票期权最早是基于税收目的出现及税收政策作用于股票期权使得股票期权产生替代效应,然而,非税成本会对股票期权的税收效应产生冲击,因此,公司制定股票期权时应充分考虑非税成本对其的影响,否则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works have emphasized that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la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owing to the incentives to increase firm stock price and volatility levels. This study not only proposes models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and constructs value-matched financial variables for comparing the incentive effects towards these options, but also develops an empirical study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and suitable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for companies. This investigation examines the daily value and compares incentive effects of six kinds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with the empirical data of TSMC, the world's largest dedicated semiconductor foundry, which is listed on the TSE and NYS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purchased options would be the best choice for companies that are unsuitable to undertake risky investments, while the relative indexed options are appropriate for bear markets and good for companies whose executives are highly risk averse. Repriceable options are not recommended due to their high costs and weak incen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醋卫华 《财经研究》2016,(4):123-133
文章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中管理层的择机行为。研究发现:(1)区间定价样本择机授予期权以降低行权价格;(2)区间定价样本与单日定价样本在定价基准日之后均择机披露利好消息以提高期权价值;(3)当管理层权力较大、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最终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管理层同时发生择机授予期权与择机披露信息行为的概率较高,而无形资产占比和公司规模则会降低管理层同时发生以上两种择机行为的概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已有文献对管理层择机行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有效推行管理层期权激励计划以及抑制管理层择机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必然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自2005年证监会提出股权分置改革至今,上市公司的改革已基本完成。实证分析说明,日前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政策尚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国共有60多家上市公司采取了股权激励的方案。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选定的时间窗口内,总样本的股权激励活动会引起显著的股东短期财富效应变化。分类研究发现,股票期权的激励形式引起的财富效应大于限制性股票的形式,但是,高比例的股权激励并不一定产生较高的财富效应。另外,成长性也是投资者关注的因素之一。成长性高的公司的股价上升幅度较成长性低的公司大。  相似文献   

19.
国内证券市场自律监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自律监管主体包括三方面: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在内的自律性组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中介机构;市场发行主体和交易主体。一个完善的自律监管体系应是三方面都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管。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完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相关机构的内部治理;提高自律性组织自律监管能力,理清权责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