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创新载体高新区产业集群出发,阐述了各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不同阶段其作用是不同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遵循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包括目标分期原则、对象分类原则、过程分段原则和措施分层原则。政策执行中要调整现行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纠正企业间的不平等待遇;强化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环节的激励,确立研发税制的核心地位;创新税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制定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生产阶段的税收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3.
技术、制度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创新要素,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共同构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当前,制度创新滞后正在成为我国创新系统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急需摒弃传统的重视技术创新忽视制度创新的不良思想倾向,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与技术创新相容的制度创新步伐。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分析创新型国家的三种类型,通过与当代创新型国家的比较,指出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到最落后的国家,美国、日本、芬兰和韩国从非常不同的发展程度起步,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内都建设成了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获得成功的共同经验可以总结为:创造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保护新知识,组织创新和国家发挥重要作用。从认知模式的突变、自主创新与外资、能力建设以及产业政策的实施等四个方面,可以寻找到经济越落后,特殊的思想意识革命、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就越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税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立法层次低,透明度差。一是大规模且长时间的授权立法,导致了行政与立法界限的模糊,加大了行政权无限制扩张的可能性。二是较大程度上导致了税收法规之间以及税收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抵触。对某个税种频繁地发布通知和若干补充规定,不仅降低了我国税法的透明度,而且也使得我国现行税法缺乏应有的稳定性与严肃性。2.违反国民待遇原则,存在税收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外商优惠过多,即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待遇,有违国民待遇原则。这主要通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立法原则体现出来,其结果是同一税种的内…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与世界上22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竞争力、分维度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方面与创新型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和高效经济。在借鉴发达国家为实施循环经济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基础上,我国应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现行税制中相关税种并开征新的环境保护税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进展如何,不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取决于创新活动中政府制度供给是否到位.鉴于目前存在的一些体制障碍,要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和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将应用型的科研机构转化为企业这一改革基础上,根据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特点,分类重组科研机构并且健全科技资源社会共享机制;建立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的投资制度,实行科技投入资本化运营;强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建立政府和各创新主体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由于政府行为的"诺斯悖论",有必要界定政府的参与维度.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干预,这是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处的特殊时空背景所决定的。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我国政府在干预范围上应当更加广,干预力度应当更强,干预方式应当有所创新,干预政策应当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2.
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涛 《经济师》2004,(5):40-41
在技术创新工作的过程中 ,技术的开发研究、小规模生产(中试 )、产业化生产几个阶段在税收政策方面应给予一些优惠 ,以利于技术进步 ,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许多国家共同的选择和做法。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体系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制定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层面创新驱动;发展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建立以企业为生产主体、市场为需求导向、"官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浅谈OECD国家科技税收政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税收鼓励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并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力,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此方面,经合组织(OECD)的一些成员国较早进行研究和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主要OECD国家科技税收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从税收政策的手段、方式、目标、管理等方面总结了OECD国家科技税收政策的特点,以期对当前我国科技税收政策的调整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税收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工具,政府如何采用税收手段鼓励技术创新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税收政策在鼓励技术创新中作用以及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完善税收法律体系、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和深化税制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我国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创新劳动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教育体制有利于培育、形成和发展创新劳动。现代产权制度能够维护创新劳动的权益,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创新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力的资本化及其转化为劳动者的股份,是一种具有长期稳定激励创新劳动的制度安排。深化创新劳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认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能够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制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制度保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应从健全立法、理顺管理体制以及优化制度运行等方面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陈晨  李平  王宏伟 《财经研究》2022,48(5):80-94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设目标下,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推出。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2006年推出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连同更早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政策创新效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协同创新效应。(2)借助创新平台建设、政企关系改善、要素市场完善和服务环境优化等,创新型城市政策强化了创新型企业政策的创新效应;此外,通过为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增加税收优惠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措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呈现出协同创新效应。(3)借助自身资源基础,国有企业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此外,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和福利效应更强。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型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为未来创新型政策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希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于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通过排名变化与聚类分析,对2007年以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及其现状特征与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年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排名不断上升,已经甩开其它金砖国家,率先从中等创新国家进入创新追随国家;从建设现状来看,中国科技产出水平高、创新效率高、资本环境好、基础教育有一定优势,但创新型国家建设宏观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对于了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辉  孙志梅 《经济师》2007,(3):127-128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从而赋予高校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和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文章针对高校办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