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胜 《财会通讯》2014,(7):49-53
本文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特征出发,研究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及某些公司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在形态上呈U型关系;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比例正相关;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大,终极控制人有动机和能力进行盈余管理,国有终极控制人具有更大的盈余管理动机;独立董事未能起到良好的治理作用;盈余管理幅度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两权分离度决定了终极控制人侵害中小股东等外部人利益的动机和能力,是影响终极控制人实施盈余管理的最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解读了“两权分离度”(SEP)这一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解读了"两权分离度"(SEP)这一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特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对公司的业绩都有影响。本文采用2003~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后发现分离度越小的企业,其业绩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企业业绩越好。  相似文献   

5.
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特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对公司的业绩都有影响.本文采用2003~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后发现分离度越小的企业,其业绩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企业业绩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3-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资产状况、现金收入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描述性统计与多元回归假设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可控性、现金流状况、企业发展前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终极控制人控制层级与股权性质。  相似文献   

7.
燕伟 《现代管理科学》2012,(2):41-43,4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盈余稳健性日益成为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与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存在显著差异。(2)民营控制上市公司与集体控制、社会团体控制、职工持股会控制、外资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权分离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最优两权分离度为6.07%;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间存在倒U型关系,最优现金流权为22.08%;终极控制人最优表决权比例为28.92%;受表决权影响的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存在倒U型关系,当表决权为28.88%时,现金流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当现金流权大于19.44%且小于等于22.08%时,受现金流权影响的表决权对公司价值负面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0年至2008年间1 048至1 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经验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控制人性质对该关系的影响,发现:在控制住公司治理、企业特征和行业结构等因素后,企业负债经营程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是否国有控股并不改变这一检验关系.以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负债经营程度的提高,企业可能会增加盈余管理,以降低企业违反债务合约概率.  相似文献   

12.
李智鹏 《现代企业》2013,(11):31-32
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不拥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仍然属于众多新兴市场的国家之一。由于这样的情况,许多处于新兴市场阶段相应的特点也在我国得到体现,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在少数股东的手上,并且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突出。另一个特点就是我国对投资者保护的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基本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关系出发,借鉴转型经济学中关于企业与政府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特征,深入研究了终极所有权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强,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盈余管理容忍度就越高;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会随着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与向上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终极所有权的影响及提高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姚丹珺 《财会通讯》2014,(9):103-105
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终极控制人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大小同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显著影响股利分配水平;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09年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其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抑制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发挥的作用越大,表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从盈余管理程度、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三个角度系统研究了终极控制权、股权制衡度、终极控股股东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越高,盈余管理幅度越大;股权制衡度越高,正向盈余管理幅度越小;国有上市公司由于受到政府的"照顾",正向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小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向盈余管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7,(3):117-123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且非国有企业的提升效果优于国有企业;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提升效果优于小机构投资者;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相对于后者,前者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机构投资者整体的有效监督假说,并且说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因机构投资者特征以及企业终极控制人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债务结构作为一项基本的财务安排受到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合适的债务结构能够对企业产生有效的治理作用。不同股权性质的终极控制人会安排不同的债务结构,不同债务结构产生的治理效应也有不同。本文将对终极控制人影响债务结构决策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2009—2013年家族企业为样本,分析家族企业两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对于家族企业两权分离度和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越大,家族企业盈余质量越低,盈余管理水平越高;政治关联对于家族企业两权分离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存在政治关联的家族企业,两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的作用越弱,企业盈余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20.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