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伟忠 《时代金融》2007,(10):32-33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外最重要的文具,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笔筒的前身,是早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格。笔船和笔床虽说造型别致,但使用起来毕竟不太方便。大约到了明朝中晚期,文人的案头开始设置笔筒,因笔筒搁笔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一直流传至今仍盛而不衰。由于笔筒精巧古朴,现已成为广大藏家所钟爱的收藏佳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吴伟忠 《云南金融》2007,(10):32-33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外最重要的文具,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笔筒的前身,是早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格。笔船和笔床虽说造型别致,但使用起来毕竟不太方便。大约到了明朝中晚期,文人的案头开始设置笔筒,因笔筒搁笔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一直流传至今仍盛而不衰。由于笔筒精巧古朴,现已成为广大藏家所钟爱的收藏佳品之一。  相似文献   

3.
笔者20多年收藏经历中,藏有14件笔舔,因而对笔舔作了一些研究.中国古代的文房用品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大家都比较熟悉,除此之外就知之不详了.文房用品中还有很多的辅助工具,其用心巧妙,清代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例如,文房用品包括笔筒、笔床、笔船、笔屏、笔帘、笔挂、笔格、笔舔、笔洗、笔架、笔盒、水盂、糊斗、墨床、砚滴、镇纸等,而收藏笔舔成为近年来艺术品收藏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少有大的变化。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到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奢靡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备受追捧。文人雅士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据《广志绎》载:“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盛。至于寸竹片石,摩弄成物,动辄千文百缗。”这一时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穷极工巧。许多精美绝伦的笔筒,令今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5.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其前身是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格,它们虽说造型别致,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大约到了明朝中晚期,文人的案头开始设置笔筒,并很快风靡天下,流传至今仍盛而不衰。材质多样,千姿百态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木质、玉质等雕刻笔筒,除了要关注其本身的质地外,最重要的是看雕工;瓷质笔筒则应从胎、釉、瓷画水平等方面判断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少有大的变化。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到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奢靡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除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是文房雅玩之首。小巧雅致的笔筒在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颇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而追捧者甚多,甚至被一些藏家称为"文房第五宝"。虽然笔筒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属于小众藏品,但对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发掘仍为很多藏家所热衷。  相似文献   

8.
林伟 《理财》2005,(8):74-76
将大众化极其普通的指甲钳命名为“非常小器”,听起来是有那么点相谐成趣的意思。将指甲钳生产成生产的名片,看上去的确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营销创意。将指甲钳“名片”直接定制成购买的名片,让购买产生像印制名片、购买礼品那样的强劲需求,如此精巧构思则堪称产品营销开发上的创新之举。这个将“非常小器”玩弄于股掌之中,善于创造生动情趣的人,就是广东中山聚龙集团董事长、圣雅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梁伯强。  相似文献   

9.
纪念币收藏是收藏品中的佳品,而笔认为,投资首套流通纪念币,是最稳妥的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0.
李海军 《理财》2007,(1):78-78
张大千、吴湖帆等书画大家都有收藏古代纸绢的爱好。因古代的纸绢没“火气”,可随心所欲地用笔。据悉,张大千去世之前还剩下6张宋代的纸,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由此可见,即便是书画大家,也舍不得使用这么珍贵的古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收藏在古代被认为是“士大夫之间的游戏”,而今,由于民众文化知识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已不再是士大夫的专宠,收藏的类别和品种更是包罗万象,金融卡收藏即是万象中的一隅,金融卡收藏者也多是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在全国的兴起,彩票作为“有价证券”的身份已引起收藏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收藏界一匹亮丽的“黑马”。据统计,全国现有集彩人数80万人左右,并呈不断增长之势,就此趋势而言,现在投入彩票收藏大军为时不晚。你现在收藏的彩票,没准以后会成为邮票中的“猴票”,价格狂涨。  相似文献   

13.
南方云 《云南金融》2012,(10):34-34
为迎接中秋佳节,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限量推出的“金银月饼”,因兼顾美观和投资收藏价值,深受市民青睐。中国银行本次推出的中秋系列“金银月饼”,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饼”为形,融入创意设计,用纯金或纯银等贵金属制成,寓意吉祥、包装精美、收藏馈赠两相宜。  相似文献   

14.
吴伟忠 《时代金融》2004,(10):19-20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现代金银币里的不少金币在钱币交易市场的表现十分出色。金银币作为一种高档钱币收藏品,成为人们投资理财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收藏金银币,为许多人所关注。笔以为,收藏金银币要做到一细看、二勤跑、三多问。  相似文献   

15.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传承。俗话说,“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收藏市场一度陷入沉寂。近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回暖,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收藏市场复苏迹象明显,老百姓的“收藏热”也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16.
阿苏 《湖南地税》2008,(1):62-63
盛世收藏,乱世饥民。收藏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热点。 在收藏种类中尤其是粮票这一具有大众品位的较为经济型的收藏品,在收藏大军中独树一帜。有人说得好:“有许多东西当失去时,才会发现它的珍贵和价值的所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粮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九十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纷纷“退休”,在收藏队伍中继续发挥着“余热”。  相似文献   

17.
藏经     
魏兴云 《云南金融》2012,(12):39-39
改革开放多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腰包大都鼓了起来,闲暇之余,热衷于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样是投资,有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有的人却亏了老本,赔了夫人又折兵。笔者也喜欢收藏,冷眼旁观收藏的是是非非,总结出收藏规则的几种“要”与“不要”。  相似文献   

18.
刘玉 《理财》2013,(3):64-65
做文章,我们说“文无定法”,其实收藏同样没有定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似的“风水轮流转”,似乎也可以用来描述收藏市场沉浮的演变规律。当主流收藏趋于白热化而显得市场疲软时,小众收藏却表现不俗,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强化对“一支笔”监督的思考●刘万瑞所谓“一支笔”是对单位负责财务审批领导人的俗称。“一支笔”对于克服领导成员人人有权,个个批钱的多头现象起到了控制作用,对于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一支笔”是集权于一身,成为一个单位“...  相似文献   

20.
吴伟忠 《金融博览》2009,(16):60-61
在2009年5月30日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古董珍玩”拍卖专场上,一件十分罕见的“清乾隆象牙浮雕荷塘春色笔筒”经过众多买家激烈的角逐,最终以224万元的高价拔得头筹,该价格整整超过估价的3倍,象牙雕艺术精品深受市场关注的氛围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