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泽芳 《价值工程》2011,30(5):278-279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充满了隐喻,因而它被称为"隐喻性语言"。一个隐喻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图标层面解释,从最抽象的认知方面到最具体的感官认知,将时空的维度组织成"认知域"。本文从认知的新视点出发,用概念合成理论来解读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诗歌的诗性隐喻,以期更好地欣赏其诗歌。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符号"和"隐喻"的概念从相关领域进行探讨,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符号"与"隐喻"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3.
秦湖 《财会月刊》2013,(3):I0007-I0007
斯大林:戏评笔误 斯大林曾在高尔基的《姑娘与死神》的最后一页留下轰动一时的批示:“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了死亡。约·斯大林。”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本文以时间隐喻为素材,通过对其分析,探讨三种主要隐喻类别:本体隐喻、结构性隐喻和方位隐喻的认知机制,并研究了其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发现尽管时间隐喻的源域看似毫无关联,但它们都可以由"时间是一个运动物体"这一总隐喻的蕴含所解释。  相似文献   

5.
诗歌位于文学之巅,是人类情感最艺术的表达方式,是人类文学文化的宝贵遗产,也为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爱情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题材.着眼于部分中西方爱情诗歌的对照比较,通过对各个时代中西方爱情诗歌的分析,展现在不同文化境遇下诗歌所体现和代表的意识形态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和原型理论在处理多义词中心意义及次要意义问题上的冲突,希望明确隐喻鉴别的标准,纠正当前"泛臆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首先是由Lakoff提出的,是一种认知手段,也是潜意识下进行的.隐喻问题解决的是思维问题而不是语言问题.政客演说时用到隐喻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性和攻击性,用来说服听众跟随政党的政策、 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对卡梅伦在2015年连任后发表的演说为例,从其演说中找出以国家为主体的隐喻概念并展开分析.运用架构的方法和语料库工具剖析卡梅伦在其演说中隐含的动机.其深层架构和演说中用到的概念隐喻是息息相关的,这也就决定了公众对其演说中政策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8.
兼听则明 寓言:有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为了逃避死神的寻找,他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以假乱真,让死神无法辨认出真正的自己.死神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果真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要寻找的目标,只得悻悻离去.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4,(12):62-64
过去,人们常用“雨露滋润禾苗壮”的诗句来赞美、感激雨水对人类的恩赐。但是,当今在地球上,天空降落的雨水并非全部都是甘露了,而有祸水从天降。酸雨是当今破坏性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它悄悄的给人类带来不少灾难,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空中死神”。据世界观察研究所l992年发表的一项报告说:  相似文献   

10.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篇,以真切展示其致力民族自由环境中成长并为爱情放纵讴歌的胸襟而成为传诵百年的不朽诗篇.在当今众多会计人全面解读、激情演绎新准则的态势下,面对金融市场持续发展、金融创新此起彼伏的市场环境,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也不再是"井水不犯河水".在这股潮流中,数个金融资产会计准则畅快地奔走于银行与企业之间,扮演着银行界与实业界渐进融合的角色.会计准则内存的信念也已经从传统思维方式蜕化变质为全新的准则意念,即淡化流动性概念,强化风险性理念.怪不得前几天听到有会计人惊叹:"流动"诚可贵,"风险"价更高,若为"现金"流,两者皆可抛.可见,在金融资产会计准则中所饱含的风险意念,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11.
"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无论是二者形成的原因还是表现出来的特点,但是"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还是有所不同.很多学者在论述相关的问题时,都不能很好地分辨这两个概念.本文分别从"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和学界对这两个概念的看法来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先从"爱情营销"的概念讲起,再从传播学和符号学的视域对戴尔比斯钻石、哈根达斯、YSL口红营销三个案例的细致分析,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在营销中更好地利用"爱情".  相似文献   

13.
隐喻思维的娴熟运用,是《围城》最吸引人的表现手法之一。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转喻、通感隐喻进行解读,可以为理解该部小说提供一个新视角。研究发现,隐喻思维展示和强化了文学作品艺术思维方式的诗性本色,使文学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诗性语言也促进了隐喻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隐喻概念是构建跨越隐喻鸿沟的桥梁,隐喻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更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隐喻和隐喻意识对于外语学习者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角度,来探析概念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以为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输入已知的隐喻概念,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龙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0):197-197
在诗歌表达爱情的不忠和信仰的背叛中,邓恩表达着对"和谐"之美的诉求。同时邓恩对完满和谐意象的偏爱表达了诗人不仅对外在形式和谐的追求,也是对内心情感和谐的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和艾略特分别是中西诗学转型期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文化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王国维在融会中西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境界说",以"无我之境"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艾略特也提出了类似"非个人化"诗学及创作,成为欧洲新批评理论的创始人.这两种理论在继承和发展文学传统、提倡诗人的非自我表现、追求诗歌的哲理表达等方面体现出中西文论的见仁见智的一致性,探讨他们的共通性对"共同诗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九五之尊"也可称为"九五至尊".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九五"决不可等闲视之,"九五"是个特定的概念,"九"、"五"两个数字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特定的人才能享有和使用这样一个概念,这个人就是皇帝.那么,为什么"至尊"一定要是"九五"呢?这就需要对"九"和"五"两个数字做一番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乐"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总裁》2008,(10)
对中国"农家乐"的现状和历史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农家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对现有立法框架下内的"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进行检讨的基础上,提出设立新的罪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有关职业的隐喻性描述归纳为四种主要的概念隐喻类型:生命体隐喻、旅途隐喻、竞赛隐喻和匹配隐喻。进一步分析职业概念隐喻的生成机制,发现:除了单个概念隐喻内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还可以归纳出各个隐喻的类别特征即突显属性的映射,这些突显属性通过相似性直接映射到目标域——职业这一义域中,使作为整体概念的职业的特征更加完整。职业概念隐喻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