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立足中国国情 发展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农业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内容、特征和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源先天不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数量与综合质量失衡,农业劳动者素质低;生态环境恶化,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水平低等。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还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农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农业起步较早,已取得良好进展,尤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及以色列等国家的绩效最为突出。本文分析了上述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挖掘出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以期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农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俊 《经济问题》1995,(11):18-19
可持续农业探讨张克俊自80年代中期以来的短短十年间,“可持续发展”思路迅速在全球传播。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可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可持续农业首先由发达...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立足区域.面向全球,统筹空间整体布局,创新机制,构建城市群系统的整体协调体系。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因素,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观,是人类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结果.它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被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具体实践.可持续农业又作为当今世界农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重要课题,更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推进可持续农业的深入研究,较系统地梳理了农业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和主要观点,并就其相关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疆建设兵团为例,分析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兵团开展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业发展之上的乡镇企业,受限于农业发展,同时又影响着农业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进步为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客观上要求乡镇企业与农业统一协调发展,即劳动力合理组合、经营体制优化、收益共享、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构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缺土少水,农业可持续发展后颈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盛行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热点-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探讨并提出了农业可待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系统属性细分理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1995~2003年间,广东省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性增加态势,表明广东农业发展总体上是可持续的,但仍未步入清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从子系统角度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主要来自自然系统.为了追溯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所承受压力的根源,进一步追踪分析了子系统细分属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to monitor and measure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an effective metho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should accord with regional populati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suppor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with a comprehensive multi-indicator method,analyzes the suppor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or regional agriculture by the resource-development index and theenvironment-development index, and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dicators, such as education level, the income gap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per capita area under cultiva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pesticides and chemicalfertilizers per hectare,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restrict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hat the pressure of the developmentof subsystems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e subsystem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turns out to bestronger and stronger.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gets better, but resource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restrict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In a word,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of sustainableagriculture of Shaanxi and helps identif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重庆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为,重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应以市场为中心,交通为突破口,旅游业产业化发展为带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特色农业、特色经济、市场、交通、旅游等基本要素组成有统一体,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实现生产力跳跃发展,进面推进山区城镇化,工业化,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快速持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典型调查与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具阶段性和地区性(即:不同地区、不同农村工业发展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不同)。所表现的关系特征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农为主工萌芽、农工互争互利、以工补农和工为主农分化四个阶段或类型。可见,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农村工业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农村工业虽然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方向,但若处理不好与农业的关系,农村工业的发展将会导致农业萎缩。建议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农村工业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进行及时的调整。还提出了各阶段、各地区具体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4.
Regional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sustainable reg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becomes the focus of global research.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s the basic work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study. This paper constructs index system (27 indices)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types with the three big indices: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al level of the agro-economy, and agro-ec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also endows weight to every sub-classification index by means of AHP and obtain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three types of indices with arithmetic average weight approach.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ight type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evaluation results.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 shows that the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are of different agriculture structural types.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s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ifferent agriculture structur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5.
城郊农业与郊区农业产业化问题--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觉曙  赵春雨 《经济地理》2002,22(2):223-226,240
城郊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本文论述了随着城市发展所引起的城市郊区地域结构的变化,并以芜湖市为例,对城郊农业产业化及其发展方向-持续农业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农业地理学50 年的研究历程,对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农业地理学的生产应用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作出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在新世纪、新体制和新形式下,对农业资源综合评价及合理应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以及乡村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陕西省南部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宁强县和略阳县,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社会各界的支援,灾后村庄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如何在灾后全方位地营建乡村社区,并充分体现其地域特色,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地震灾后重建,不仅要考虑房屋建筑等生活空间的营建,还应统筹和规划考虑农村主导产业的生产恢复与技术提升,更新产业结构,以及建设新的循环农业模式。为此针对陕南地震灾后乡村现状,选取宁强县受灾最严重的广坪镇骆家嘴村为例,提出应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现状,从村庄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与新型民居示范等方面营建绿色乡村社区,探索灾后绿色乡村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休闲农业是实现我国乡村内生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手段。利用2007—2016年全国1382个县的县级面板数据,以2010年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研究对象,设定示范县评定为外部政策冲击点,使用PSM-DID方法对示范县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分析政策影响的动态效应和边际效益,检验模型的稳健性,阐明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休闲农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显著,设立示范县时间越长,经济贡献越来越大。②休闲农业示范县边际效益递减,后期进入的示范县经济贡献逐渐减弱,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带动效益的增长。③休闲农业主要通过财政手段作用于地区经济,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湖南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状况的实际情况,在建立"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湖南省"两型社会"农业发展区域划分的备选方案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颂军  保继刚 《经济地理》2001,21(3):371-375
本文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意义、开发条件以及开发前景进行探讨,指出广东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并指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今后农业开发的一个方向,在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时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旅游的区域性、自然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要在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基础上,保持其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同时必须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突出区域性特色,避免重复布点,以促进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