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艳  孙科 《农业经济》2006,(12):26-2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个学科。因此就人的作用而言,必须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粮食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真分析一个区域的粮食问题,对于确保该区域粮食安全极为重要。笔者针对垦利县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认为粮食储备工作在服务该县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福祉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整个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做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落后的区域,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明 《农业经济》2006,(12):28-29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  相似文献   

8.
靖培建 《南方农村》2012,28(8):75-78
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观念正确,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当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令人堪忧,还有许多地方离合格的新农村建设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培养新型农民能破解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要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促进培养新型农民的机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黄颖  余秀江 《南方农村》2012,28(11):26-29,34
通过对粤北地区洽洗镇8个农村的实证调研,从村庄建设的客观指标和农民满意度的主观评价指标两个方面考察了其新农村建设的绩效,发现两者之间并无理论上所认为的强相关性,进而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重视客观考评而忽略农民的主观考评具有片面性,在评价指标当中加入农民的主观评价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到农民土地权利的赋权与保护。对土地资源特性和农民行为特性的分析表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要求”中,“管理民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农村的兴起,关键在于民心。如果农村民主建设不扎实,农民参与意识淡漠,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就没有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就没有一个良性与长远的心理预期,整个建设事业就会失去基础和保障。健全和完善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使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对于妥善解决农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系统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的均衡系统,新农村建设实质上就是要打破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均衡,从根本上改造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证分析表明,嘉兴市创建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全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是现实可行的,也是非常有效率的。关键是:(1)政府应着力制度创新,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制定激励性政策和广泛的组织动员。(2)坚持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培育农民的自主意识,提高农民自主能力。(3)建立城乡文化结对、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和民企联村的“三结对”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构筑平台。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的要求,既要支持和保护广大基层干部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又要防止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要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有的地方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的行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坚决制止挪用、克扣政策性补贴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农田水利、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对侵吞国家资金和农民血汗钱的人,务必绳之以法。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监管、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制度,防止利用项目审批权谋取私利。凡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公开的都要公开。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加快对农村智力建设的开发程度,是事关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求我们高度关注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加大农村教育的总量,内外结合,政府统筹。外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开发模式;内部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同时改革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发挥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参与式思想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分析,阐述参与式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从参与式的角度解读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强调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出农民作为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决不仅仅是参加劳动或出席仪式,而是包括决策及选择过程的介入、贡献和努力、承诺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自我组织及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已有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投入意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农民认为政府应该为新农村建设出绝大部分资金,农民自身更愿意以出工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政府和农民的出资能力均有限,所以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林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主体作用离不开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化,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新型农民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台湾农会作为农民团体的主体,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承担了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为推动台湾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在建设台湾农村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台湾农会组织,借鉴台湾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会组织作用的经验,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和建议。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