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陈宗洲 《财政监督》2002,(10):28-28
一、在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投资分工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直接经济效益大小,投资能否回收可划分为三大类项目: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和介乎二者之间的准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本身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这类项目包括城市供水、水电、水污染处理项目等,主要由企业充当投资和融资主体,政府资金只在必要时以资本金投入和贴息方式适度予以支持。公益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自身不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包括防洪除涝、农田灌排工程、城市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可考虑发行"水利建设长期国债",以及增加国家预算内资金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二、完善现有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完成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就必须针对农村低层次经营水平的现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本思路是建立健全农村资金市场、农村保险市场、农村资本市场、农村基金市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六大体系,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从此迈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而财政体制改革是这一改革的突破口,开启了引领中国体制改革的先河。我国的财政体制,根据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或称统收统支体制。其特点是:财权和财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对地方基本上实行统收统支的办法.地方财权很小,机动财力很少。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财政体制改革之前,这段期间,尽管多次进行体制调整.集权分权的程度也有过变化,但就总体来看,基本上属于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类型的财政体制。第二种是包干体制.即“分灶吃饭”体制。其特点是:在划分收支的基础上.分级包干,自求平衡。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有较大的财权,地方财力大大增强。但它还不同于分税分级财政体制。1980-1984年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实行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和1988-1993年实行的“改进包干办法”.都属于这种体制。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的四个特征以及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的差异,并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应是渐进式的。文章还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五个有利因素和四个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思路和步骤安排。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注定改革将踏上新的征程。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依旧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正面临着全方位的考验与挑战。比如,在经济领域,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与防通胀、调结构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报道,由发改委起草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在完成最后修改之后,将公布实施。方案起草至今,历时5年半。这在中国改革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足以方面说明问题的重大和对问题的认真。与此同时,金融改革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注资改制上市已经拉开序幕,银行业新一轮对内开放随着东北振兴银行的建立悄然而起,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也有了新的举措。这一切预示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将会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回顾与绩效分析从1979年至今,我国银行业改革经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