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东亚的现代化决不等同于欧化、美化或西化,它是沿着"被改造——被动创新——主动创新"的轨迹走了一条独具东亚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具体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李辉 《开放时代》2014,(5):129-141
本文是对东亚第三波民主化以来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质量进行的一项测量研究。在测量维度的选择上,借用了莱文和莫琳娜对拉美国家民主质量测量的最新方法,并针对东亚民主化的特征和数据的可操作性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最终使用选举质量、政治参与、责任性、回应性和文武关系作为测量的主要维度,并给出了我们对于东亚民主质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4.
东亚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日本于20世纪初率先实现了近代化,20世纪60年代又再次崛起为现代化的世界经济强国;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东亚的中国和东南亚的"亚洲四小虎"、越南也处于现代化的快车道上。东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全球化在东亚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东亚国家和地区也为其他后发国家树立了迎接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王正绪  游宇 《开放时代》2012,(6):98-115
西方政治学界对当代民主化的比较研究,多年来主要形成了两个研究路径:“转型学”与“结构主义”研究.政治文化的变迁或者公民价值观念在民主化和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是结构主义研究的一个前沿.这一视角认为,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会促使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公民形成一组亲民主的价值观念.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增长,一国公民这种较强的要求民主政治和支持民主运作的价值观或政治文化会带来一国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型,或者提高一国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的质量.本文以这一理论框架为前提,探讨中国公民政治文化或价值观念中几个重要维度在本世纪初叶的变化情况以及其政治影响.我们将借助“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国大陆的公民在文献中确定的“自我表达价值观”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及其政治意义,并和其他几个东亚社会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民主作为现代化的一种特质,随着现代化的全球性展开,表现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不同民族国家实现民主的道路、实现民主的具体样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必然有自己的特殊性。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文化.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应是中国民主化道路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政府的定位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继“西方模式”、“苏联模式”之后,充满歧义的“东亚模式”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中国目前还没有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作出决胜的能力,特别需要的是驾驭混沌状态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日本模式、东亚模式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下半叶,世界格局重大变化之一是亚洲的崛起,确切地说是东亚的崛起,其根源是追赶型现代化模式的成功。所谓“追赶型现代化”,是指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凭借后发效益,利用先进工业国曾经耗费巨额资金和长时间探索而获得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低成本短时间地快速缩短与先进工业国的差距,高速度地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模式”首开其端。六、七十年代是四小龙、继之扩展到东南亚的“东亚模式”紧随其后。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则吸取两者的精华,在社会主义大国的独特条件下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  相似文献   

9.
刘瑜 《开放时代》2016,(3):113-136
为什么第三波民主化进程中,有些新兴民主国家实现了民主稳固,而另一些却走向了民主倒退甚至崩溃?在常见的"经济水平论"、"制度选择论"、"社会结构论"、"政治文化论"和"国际环境论"之外,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精英行为论"。本文认为,对民主观念存在两种理解("程序性的理解"与"实体性的理解"),而这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政治精英行为方式,进而构成了两种民主模式("多元制衡式民主"与"赢者通吃式民主"),后者往往带来民主的倒退甚至崩溃。换言之,在民主转型这样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一定观念下的精英行为与选择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新兴民主国家民主稳固的前景。在理论阐释之外,本文还选择了南非与委内瑞拉两个案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东亚、拉美地区两种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公认的世界经济中的两个新“增长点”。两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两次强烈的经济危机,则使强政府作用的弊端暴露无遗,各国(地区)政策的调整又使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走上了趋同的道路。那么,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又是什么呢?本文试图从东亚和拉美地区的发展轨迹中,寻找出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干预最优化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在尝试、探索政治民主化。而在这个方面,正如西门尼底的诗中所说的:“(雅典)这一个城邦,是人之师。”“雅典模式”开创了人类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为我国探索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历史原型。研究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我们理解民主政治的含义和内容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有关党内民主有何裨益的争议尚无定论。争议双方看似都能据理力争,但都并非无懈可击。文章认为基于特定的政治举措以及各政党的政治环境,党内民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激烈动荡的政治局势则表现为更多政治联盟、转投的出现以及新政党的形成,聚焦于此,目的是更加清晰地剖析党内民主措施的利弊,文章提出了5项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描述了中国、日本和韩国所共同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根据各国的不同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最后指出,如果缺乏有效经济政策,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如日本已经开始出现经济停滞.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近30年内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未来这一地区的权力将会从日本转向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王正绪  游宇 《开放时代》2013,(6):146-162
年龄和世代与政治观念、态度、行为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世代替换、生命周期特征与较为特殊的政治世代现象。在观察青年人的政治观念、态度与行为时,区分前两类现象十分必要。通过观察亚洲青年一代与民主和政治参与度相关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本研究发现:深层次的价值观通常在个体的成长期而非成年后形成,一旦形成也很可能保持稳定;浮于表面的价值取向、态度和行为在整个人生阶段则容易发生变化或调整;而一段时期内特殊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则会长期影响在此阶段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此,本文提出确保青少年享受发展福利与推进公民美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认为,民主影响社会服务的机制在于,竞争性的选举对政治家会产生激励作用,使他们提供基础广泛的公共产品。但是,定量研究发现,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民主在教育与健康方面增加了开支,却对其产出影响很小,或者没什么影响。要想取得更好的结果,资金以及平等与高效的分配,包括制度性的改革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案例研究又表明,民主政治提供给政治家进行改革的激励还很不够,有时甚至是消极的。民主对社会服务的影响远比这些理论概括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肖立辉 《开放时代》2006,(6):153-158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牵头召开了“党内民主、基层民主理论与实践”学术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北京行政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20余人,就当前党内民主、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央对推进民主的愿望是非常积极的,从民主实践的效果来看,近年来国家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都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在座谈中,与会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发展路径(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整体设…  相似文献   

18.
追求现代化是人类整体进步的原动力,是改革开放伟业的目的所在,党和国家已经提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时间表,而经济文化落后的西北广大农村地区无疑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关系西北地区以至于国家整体现代化的进程,而西北农村人的素质的塑造是重中之重,这是一个关系到西北农村现代化实现的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成功解决,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更新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农民,其现代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东亚和拉美地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拉美地区相比,东亚地区在经济取得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维持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东亚经济奇迹的产生源于制造业与农业的均衡发展、成功的土地改革、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中等收入阶层在收入中的比例上升等方面。相反,拉美地区保守的意识形态、过度城市化、收入分配不公平对扩大内需、资本积累以及人力资源的损害则导致拉美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失调。因此,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需防止重增长轻平等的政策倾向,提高教育均衡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防止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公平现象发生,以及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