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端洪 《开放时代》2010,(3):88-103
制宪权与基础规范是宪法学知识疆域的同一界碑的两面,遮蔽制宪权的那一面,宪法的效力便寄托在基础规范这个纯粹的理智虚拟之上。引进制宪权概念,可以直接论证《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宪法的正当性,诠释新中国的建国时间。借助于“制宪权——宪定权”的二分法,宪法学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中国政治结构图,辨识中国的立宪时刻,阐释“改革宪法”的内在悖论,同时可以嘹望宪法实施的远景,择选合适的宪法守护者。  相似文献   

2.
在欧盟制宪历程中,2003年具有特殊意义,它是承上启下的一年。一方面,关于欧盟未来的大会,即通常所称的欧盟制宪委员会,完成了它的使命,向欧洲理事会提交了一份欧盟宪法草案,为未来的制宪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欧盟制宪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2003年底欧盟政府间会议并没有就  相似文献   

3.
一般观点认为,是"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创设了司法审查权.本文批驳了这一观点.尽管宪法中没有关于司法审查权的明确规定,但是通过对宪法缔造者们在制宪会议、州批准会议上以及批准之后的实际言论的原意主义解释的分析,无可辩驳的结论是,司法权的本义中包括了司法审查权."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只是将这一本义更加清晰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4.
诉愿权是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国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许多国家明确规定了诉愿权.本文试就公民诉愿权在我国宪法文本中的相关规定展开论述,初探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救济权利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界定与征地范围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征税权是国家重要的一项公权力,在利维坦政府的假设下,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来滥用征税权.我国目前处在有宪法而无宪政的状态,征税权被滥用的可能性更大,从宪政经济学的视角必须对我国的征税权给与限制,以防止其滥用.  相似文献   

7.
平等就业权既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也是和谐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就业权保护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报酬和就业保障的不平等,原因主要是与就业歧视的存在、政府职能缺位、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权的滥用以及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缺位密切相关.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应确立反就业歧视的宪法地位,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同时,成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增强农民工素质,积极维权.  相似文献   

8.
夏兴园教授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夏兴园选集>,收集了他关于政治经济学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和按劳分配、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等7个方面内容的文章.这些论文集中反映了夏教授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一贯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里仅就第三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一组文章进行评述.他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劳动的有效性,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比例关系的平衡协调与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等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创新,读后给人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9.
平等权利当中就业平等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但对于就业平等权的保护,还是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它面临着保护不到位,也面临着宪法,司法救济不到位的问题.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的确作出了规定,但是其中的关于程序性问题以及如何纠正损害索赔的规定显然是不够的,这是公民面对侵犯人权行为却得不到救济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就业平等权的相关论述,分析了缺乏救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就业平等权利的保障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涵着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易受到私权利和公权力侵害,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依赖于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内涵和特征.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和宪法权利,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律强制性、主体多元性、关系复合性、公益性和可诉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主要是通过"双轨制"来实现的,即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但这两种模武与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影响到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改造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司法救助与法律责任制度来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充分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崔渭  王宗军 《当代经济》2007,(23):170-171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董事会内部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权合一与公司绩效关系的问题,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纳税人的宪法义务是纳税人享受纳税权利后应该支付的代价,作为组成国家的基本个体,纳税人的身份是重要的,但对履行纳税义务是整体的,不能分割或者选择履行。宪法上没有规定其他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可以认为是宪法规范的缺失,今后,宪法及宪法性规范可以做出相应的完善规定,而不能认为对其他纳税主体征税是违宪。除公民外的其他纳税主体实际上也享受到一个国家的宪法确认的各种民主权利,他的各种合法活动受法律保护就是正在享受宪法确认的民主权利。其他社会组织是非生命存在的个体,不享有公民个人应该享有的选举权。  相似文献   

13.
李静 《现代财经》2008,28(2):71-75
狭义的平等就业权是指公民不受歧视地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平等就业权从本质上说属于私权利,因而应该具有权利救济程序.<就业促进法>实现了平等就业权由虚置的宪法权利向具体权利的转变.但<劳动法>以及现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制度与该原则不匹配,形成对该救济权的限制.因此应该通过扩大劳动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同时改革我国传统诉权理论,确立利益主义诉权原则,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实现对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4.
吕静 《经济师》2014,(11):138-13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的贯彻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维护统一、保持政权稳固、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宪法历时32周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计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两个方面,阐述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宪法范畴的违宪审查实际上是一种司法审查.显赫的违宪审查权不是美国宪法明文规定的,而是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确立的.[1]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宣布,国会制定的1789年《司法法》第13款因违反宪法无效,从而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对国会立法的违宪审查权.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为世界"宪政之母",其宪法的发展以及开启的普通法模式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普通法与大陆法一道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两大法律制度.本文将对英国宪法和普通法进行一定的考察和研究,试图回答什么是英国宪法和普通法、 普通法的特点有哪些、 何谓普通法的传统,并结合"反堕胎联盟诉英国广播公司案"对英国议会主权与普通法的关系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联邦税收系统的宪法保障基础   瑞士的税收系统是受宪法有力授权和保护的。瑞士宪法规定全国实行联邦、州、市三级税收制度,各级税收权利由宪法授予和控制,目的是保证任何一级税收单位都不能妨碍其他一级的合法税收,并保证纳税人不承担不合比例的非法重税负担。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法定权限范围由宪法第三条界定,其重点是保护各州的法律立权。但联邦政府有宪法授予的少数专辖权,如海关税、印花税、烟草税、增值税等。   三级税收的主要法定权限分别是:   1.联邦政府:只能就宪法授权的税项收税,但不意味禁止州政府收与之相…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作者研究中国宪政秩序的学术背景,即在回应"宪法司法化"主张过程中,从法律社会学和法律政治学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实际存在的宪政体制,从而将中国共产党作为"事实上的主权者"纳入到中国宪政研究中。作者讨论了白轲教授和他的诸多共同观点,回应了白轲教授提出的几个问题,阐明福柯和卢梭的主权观对理解中国宪政秩序的重要意义,以及法律人与中国宪政体制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指出他与白轲教授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定位的不同。作者认为,要探索中国宪政的道路必须关心更大的理论问题,包括思考历史是否终结,普适价值如何中国化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学习西方的历史经验等,从而走出中国自己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和谐社会,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前提和基础。宪法上规定了公民参政议政权、身心自由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以及特定主体的权利,对这些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宪法基本权利实现的状况越好,我们离和谐社会就越近。  相似文献   

20.
崇尚法治,否定人治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点和核心。邓小平法治思想主要包括: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和法的关系;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