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而生态新农庄就是载体和平台。生态新农庄以其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的农业产业模式和优化的空间布局,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将会实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3.
横港生态农庄位于海盐县百步镇横港村,总面积225亩,其中花卉苗木基地30亩,钩鱼塘30亩,片林20多亩,梨、桃水果林近4亩,其余为建筑用地及有待开发新项目待用地。 相似文献
4.
<正>在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有一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绿色农庄,这就是养蝇姑娘靳认认的种养示范基地。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发展养蝇业。据了解,自2002年她先后在山东、辽宁、河南、江苏、云南等地建起了这样的种养 相似文献
5.
共享农庄一词在国内的首次提出是在2017年4月,海南省政府首次提出“共享农庄”的概念,将“共享海南农庄”确定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并出台与“共享农庄”相关的政策。本文介绍共享农庄的优缺点、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7.
一走进福建招宝生态农庄,你马上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绿树环抱、满眼都是绿意,闻到的都是桂花香和青草味,听到的都是鸟语啼啭,就像是一个度假山庄。看不到一点污水,闻不到一点异味。根本不像是一个年产数百万只(头)的野鸡、鹧鸪、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庄是一种农村微观组织形式,具有经营上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等优势。但受认识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发展环境以及农庄自身的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应给予家庭农庄合理的地位,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与生存环境,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家庭农庄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梁入月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186-19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态环境已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恶化,水资源利用也逐渐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文章以可利用水资源量、人口和城镇化、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作为关键因素构建了休闲旅游农庄的水生态承载极限定量计算模型。通过对主要部门用水量和相关指标数据调查和总结,根据定量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总体看,四川省水生态承载能力足以维持远景规划,其中,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川东平行领谷区、川中丘陵区、川西高原等5个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5 628万人、10 215万人、8 301万人、5 504万人、4 809万人。 相似文献
12.
13.
海南省于2017年首次提出共享农庄的概念并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户收入增长。从农户参与的角度,探讨了海南省共享农庄类型及典型案例,对合作开发模式及收益分配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规划与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湖南省内971个评定的星级农庄为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类型及均衡程度测度; 运用缓冲区与叠加分析,进行农庄相对于主要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测度。[结果](1)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区域集聚”特征; (2)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州区域分布较不均衡,具有围绕市州中心城市集聚分布的特征; (3)形成了长株潭地区和湘南郴州地区2个高密度热点区,与湘南衡阳地区、湘中娄底地区2个次热点区; (4)星级农庄主要分布在距市州中心城市90km范围内。[结论]湖南省休闲农业星级农庄发展已经达到了集聚程度,但发展较不均衡,表明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东部明显高于西部,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将湖南省休闲农业划分为长株潭、湘南、湘中南、湘北、湘西5个休闲农业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5.
16.
苏州共享农庄是共享经济在苏州农业农村发展上的探索。苏州共享农庄的发展建设致力于推动当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活力,保障农民增收,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苏州共享农庄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培育经营主体、突出共享优势,做强一产、做精二产、做优三产,关注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保障利益合理分配等3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种具有突出特色的新型农业微观组织--家庭农庄,在湖北省松滋市悄然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庭农庄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