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于"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其特点之一就是环境友好——这是我国未来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而现阶段我国生态问题十分严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本文通过剖析都市圈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构建都市圈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武汉都市圈9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分析了2007-2017年武汉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的交互耦合关系,并对其影响动力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都市圈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程度逐渐减弱,空间上形成由“西高东低”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2)武汉都市圈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为初级同步发展类型,但各市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异质性明显,经济增长率高于耦合协调度的增长率。(3)内源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动力开发不足,外向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呈不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系统,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篇,并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不是守着青山绿水放弃金山银山,而是选择更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2013,(6):67
社科院20日发布《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认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带动社会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城镇化作为今年重点推进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党中央召开的"两会"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近年逐渐增快,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如唐山、邯郸等以开采矿产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对生态环境、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共同推进的过程。在城镇化数量得到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城镇化发展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七个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十个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各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各市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生态是自然状态,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的核心要求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其实质是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本文围绕“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最终在全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主题,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意义和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思传统工业化的教训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文章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本文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重点围绕生态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保护与治理、生态人居环境和生态制度,探索武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确立"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昭示着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坚定决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强以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些重要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重点领域和制度路径等重大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创新.突出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施生态文明新的伟大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要突破瓶颈、迈上新台阶,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彰显生态文明公平与责任相结合、惩罚与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进行制度体系建设。为此,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融入制度体系的改革和建构中;注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能协调各方利益的环保"大部委"机构。  相似文献   

13.
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及时把握深化改革、区域发展和新形势转型发展的机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实现跨越赶超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有贵州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回顾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实践,抓住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主基调,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5.
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主体、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以科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趋好,但在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和和谐发展等方面表现不一。中国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强调增进人民福祉,以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路径。我们应当通过确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原则、制定激励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机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工业文明的长处,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人类世界继续下去所必须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以实现人、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科学社会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则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就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频频凸显出潜在诸多生态问题。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明确提出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期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生态是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是不同层次的文化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机系统。城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生态视角研究城镇化进程,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建设的需要。本文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城避险搬迁建设为例,从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和行为文化生态等方面,对城镇的整体布局、功能分配、整体推进等提出综合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在对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制度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所在。甘肃省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经验,从立法、执法、司法、生态教育等方面对现行的甘肃省生态文明法律条文进行完善,制定综合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环境教育条例,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和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