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保障的作用主要有对社会发展的稳定功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功能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91—2010年的社会保障支出与国民经济发展、收入分配调节的关系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贡献都是非常明显的,但社会保障支出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8—2010年西北五省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做出定性分析,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西北五省区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就业水平以及总抚养比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应通过发展地区经济、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扩大“五险”覆盖面、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不断增强财政社会保障能力,有效促进西北地区经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中国1998—2012年人口结构变迁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固定效应、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的显著影响,即老龄化是导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的原因;而少年儿童抚养比与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表现出较强的惯性。基于此,为缓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并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应提高财政支出配置效率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4.
试论财政资金与不同项目社会保障基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性资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保障外延的不断拓展,不同社会保障项目中的政府责任也不尽相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需要公共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支持。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性资金应成为社会救助资金与社会福利资金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而与社会保险资金保持适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协整估计方法,在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率4个变量框架内考察了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国企职工和城镇居民为主要对象的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据此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27个省份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似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障支出效率高的地区多集中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社会进步的稳定器,文章以1980-2009年我国GDP与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是关系一个国家或民族生死存亡的事业。本文以安徽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相关数据为例,对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进行相关以及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安徽省社会保障性支出与居民的消费水平之间的确切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社会保障现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以往的对社会保障水平从宏观上进行测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06年的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的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重点研究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社会保障水平相关度最高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二者紧密相连.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失业保险支出方向、社会保障面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范围均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003-2009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地区间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地区间保险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储蓄的差距、经济开放程度的差距、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储蓄、加大社会保障的支出和加大西部保险市场的开发力度能够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谭伟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7(6):18-22,39
本文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两者互为因果;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就业增长有长期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就业增长0.041%。  相似文献   

13.
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公共财政的视野,从经济、效率、效益和公平等四个角度分析财政对教育支出的绩效。从经济角度看,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逐年增加,但在世界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从效率角度看,我国在三级教育结构中,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与培养初等教育的人相比,培养成本呈下降趋势;从效益角度看,近年来,社会公众对我国教育的满意度在下降;从公平角度看,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社会公平影响较大,我国在各省市之间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差别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与居民消费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经济计量技术对1985-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居民收入和利率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发现居民支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对消费具有Granger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没有Granger影响,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没有消除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反而挤出了消费。其政策含义在于:要发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就必须打破1985-2008年长期的协整稳定格局,加快各项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改革尽早到位,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公平起基础性作用,科学合理划分财政支出责任是社会救助体系良好运行的必要保障.在"巴罗法则"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推导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划分我国社会救助的财政最优支出责任,并从支出责任偏离度值和社会救助财政负担等不同视角研究社会救助支出责任的调整及优化.研究发现:中央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水平不断趋于最优,且东部超出较多,可适度下调东部地区中央财政社会救助支出责任水平,将多出的部分调整到财务负担较重并且社会救助任务较为艰巨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省本级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水平不断接近优化,但均未达到最优,且中部和西部支出责任的负向偏离度值较大,需适当上调省本级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水平;县(市、区)级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水平已超过最优,中部和西部地区超出较多.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以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对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的总体状况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只有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调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结构,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才能缩小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2005年—2008年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空间自相关聚类图及显著性水平图定量地研究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依赖性和异质性;政府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支出对辽宁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本文提出打破地区间行政限制、加强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社会,持续低生育率及其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理论上讲,收入分配的平均化和社会保障对生育支持的强化会促进生育率提升,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在低生育率阶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生育率的经验分析不足。从高生育率阶段进入低生育率阶段的生育转变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育观念从追求生育数量向追求生育质量转变,而追求生育质量导致的生育成本持续增高成为抑制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生育行为受到较大的收入约束,使其实际生育数量低于潜在生育意愿。收入分配的平均化不但减少低收入家庭在整个社会中的占比,而且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降低低收入家庭生育行为的收入约束,进而促进整体生育率提升;基于人们对高质量生育的诉求以及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目标,强化生育支持的社会保障改善则会降低社会平均生育成本,从而促进整体生育率提升。欧盟地区较早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并出现了一定的生育率回升,本文以2000—2020年欧盟27个国家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总体上看,样本国家的基尼系数与总和生育率显著负相关,而社会保障支出与总和生育率显著正相关;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提高,基尼系数降低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并持续增强,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生育率水平下均显著;基尼系数和社会保障支出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具有相互强化的交互效应,即基尼系数降低会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也会强化基尼系数降低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基于欧盟地区的实证分析为在低生育率阶段收入分配平均化和社会保障完善可以显著促进生育率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二是通过分位数检验和交互效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基尼系数和社会保障支出影响总和生育率的机制。本文揭示了在低生育阶段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生育率提升,有利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实现生育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要在通过高质量经济发展为持续提高生育质量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上,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和加大生育支持,进而有效提升整体生育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资源在各地区间的配置是否均等取决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均等化程度.通过泰尔指数法,以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均等化水平,发现区域内的不均等已成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非均等的主要矛盾,因此站在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了财政支出政策应着重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内的不均等问题,加大对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尽快实现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随农民的转移而转移.  相似文献   

20.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扩大内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具有重要的引致效应。为检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性,本文在定量分析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各省份2001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等变量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对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