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关于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民工潮”,揭开了中国农民走向市场、开启封闭的城乡就业格局的序幕。而今城市农民工已逾1.2亿,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有利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既是党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民工已成为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由于诸多原因,这一阶层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其权益维护,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不仅造成城市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证,也阻碍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构建针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本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及其成因出发,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基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思考,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完整的农村社保体系和符合农民工自身特殊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突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权利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及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制度设计,不仅时农村土地权利产生影响,也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中寻找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隐患,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其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并从户籍制度改革、利益诉求渠道以及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应以解决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矛盾为逻辑起点,着眼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局,充分发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吸引、分化和整合功能,以现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以分类分层保障为手段,构建面向未来的一元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流入非农产业,形成了当代中国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身份差别造成的待遇差别、社会福利差别、社会活动权利差别,使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城市社会的边缘人。按照建立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观,必须逐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为我国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理应加强对其权利的保护,由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身份上的不对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为更好的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我们应当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如果没有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受到阻碍,社会矛盾就会加剧。从此角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增加社会保障金的筹措,必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有效收入。同时对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立惠及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农村人口就业制度、发挥政府指导功能,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管理工作等方面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持力量,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农民工就业歧视表现为就业各环节的歧视,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产重的不利影响,加剧了就业保障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影响,构建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平等就业促进机制、社会保障政策协调机制和经济发展人文引导机制,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的事实为依据,对农林混居给“天保”工程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需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领域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综合措施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对城郊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扩张对城郊集体土地的大量征用,鉴于城郊土地的区位及权属特殊性,本文侧重讨论了城郊农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的征用补偿经济标;隹、法律程序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粮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资,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必需商品,涉及千家万户,而且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大变化容易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粮价总体持续上涨,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保证粮食安全,应在深刻认识影响粮食生产和供求的自然、社会和政策、人为因素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坚持自给为主、进口为辅,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江苏省农民工2900多份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现状和缺失原因。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农民工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受到侵害。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必须完善法治建设,调整现行政策,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农保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及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保制度已经在全国进行试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大试点的范围,这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试点中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如财政分担机制不合理、参保和个人账户积累过低和新农保和城镇养老保险的无法对接等。为使新农保制度能够快速有效推进,并真正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长效机制,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可以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新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强民族团结,稳定与发展边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再就业工程是我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总结了以往就业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94年初开始在30个城市试点,199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实施。石河子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创建于1998年3月,5月正式挂牌营业。两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关系改革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关键环节,是过渡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桥梁。它符合我国目前就业形势需要,符合经济转型时期解决失业和下岗问题的特殊要求,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而且有利…  相似文献   

19.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从合作社的真伪之辩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伪合作社使用合作社名义获得国家对合作社的扶持会挤压真正的合作社的利益空间,因此对合作社的真伪进行辨析是一个很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现实问题折射的是合作社的学理和制度。元素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分别就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产权关系、合作社的治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产权、治理无疑是体现合作社特质的核心要素,这两个要素是辨别合作社真伪的依据,也是实现合作社规范化运行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福建林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南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1):72-75,79
文章在分析了福建林业的自然属性以及当前在政策和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即通过改革和完善森林资源转让政策、低产林改造政策、森林采伐政策、木材流通政策、木材税费政策、征占用林地政策和规范公益林的经营等举措,以实现福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