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停工损失涵义的界定停工损失的涵义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夏成才、邵天营(2001)认为,停工损失是指企业因生产部门停工而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种资财的耗费,包括停工期间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和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耗用的燃料、动力,以及应负担的  相似文献   

2.
生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计划停工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非计划停工,使停工过程中产生停工费用,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停工费用的核算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给财务人员实际业务处理带来诸多不便,也无法保证停工费用核算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本文就生产型企业在装置停工期间如何核算停工费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停工费用的帐务处理于国山一、会计科目和帐簿的设置对在年内季节性停产期间发生的有关制造费用,可分别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并在其下设置二级科目“制造费用”及三级科目分别进行核算。为保证帐目清晰、简明,便于核算,可采用多栏式明细帐,按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4.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比较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期间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认为它是固定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凡是与产品有关的耗费都计入产品成本,包括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期间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5.
《财会月刊》2012,(19):55-61
一、单项选择题(一)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 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  相似文献   

6.
工业生产成本核算过程中,常遇到诸如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停工损失、废品损失等一系列名词概念,这些概念范围如何?相近的概念又如何区别?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本将致力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成本费用通常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即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组成;期间费用是指当期发生的直接计入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控制好企业的成本费用,可以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赢得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殿庆 《内蒙古财会》1992,(9):34-34,36
变动成本法,也叫边际成本法或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中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这种方法之下产品成本只计入各项变动费用,而不计入固定制造费用,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与时间紧密相联而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生产的企业,为避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忽高忽低,便于成本分析,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可以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由于每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不等,"制造费用"科目一般会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借方余额为超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贷方余额为按计划应付未付费用,属于预提费用。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将"制造费用"科目余额分别列入  相似文献   

10.
制造费用是成本会计的-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制造费用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务中,笔者注意到很多会计人员都把制造费用等同于间接费用,但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吗?对此,笔者将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相似文献   

11.
制造费用余额主要来自于年度内机器大修、季节性生产等导致的不均匀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规定,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同时也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这说明我国对中期财务报告的列示侧重于独立观,防止通过任意待摊或递延费用而人为地操控利润。因此,在独立观下,笔者针对具体情况对制造费用余额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按财务制度的制定:“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体现为损益。”这一重大改革,不仅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减少了生产资金和成本资金的占用,更的是划清了成本和损益的边界也是改变企业虚增利润或潜亏的措施,但是,将期间费用直接体现为当期损益,作为利润的低减项目,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这就使企业可以利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调节成本和利润。这种调节一般可分为无意识调节,不违纪调节和人为调节三种性质及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相似文献   

14.
一、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法的概述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从目前的教科书和学术论文来看 ,对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持三种提法 :第一种提法 :制造费用的预算和决算都按制造费用项目进行 ,即不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而将制造费用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耗费差异是因为实际的费用分配率与预计的费用分配率存在的差异而形成 ,效率差异是因为生产产品实耗工时与预计工时存在差异而形成。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 -预算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  相似文献   

15.
作业成本法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多数公司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划分为"生产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生产制造成本项目分为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两个项目)、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指职工福利费),这三项直接费用由各基本生产车间直接转入产品;制造费用以每个车间月总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重视停工损失的核算刘钟企业停工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停工损失占成本和费用的比例相当大,是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项目之一。因此,企业就很有必要重视停工损失的核算,对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才能使企业成本核算真实准确。造成企业停工停产的原...  相似文献   

17.
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财务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而言的.所谓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是把它作为期间成本,全部在该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一次摊销,即作为该期利润的减除项目.  相似文献   

18.
制造成本是指企业当期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耗费,即当期产品生产成本。按照制造成本的发生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制造成本又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间接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构成企业当期的制造费用;而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20.
制造费用余额主要来自于年度内机器大修、季节性生产等导致的不均匀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规定,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