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聊城市黄河故道区的环境特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针对黄河故道区的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有机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果—菜复合栽培农业生产模式等三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构想,为黄河故道区农业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北、山东黄河故道区域通过沙化土地治理成效显著,沙化土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促进区域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了适合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和作法,提出了拓宽渠道、做好服务、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后续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www.huanghegudao.com)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境内北部的黄河故道上,是国家级旅游线路“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和河南省“三点一线”东扩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丘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旅游精品名牌工程之一。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2至5公里,控制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由森林公园中心游乐园景区、天沐苑景区和天泉湖景区等三大景区共20多个景点组成,三大景区核心景区建设面积838公顷。  相似文献   

4.
精心规划,发展黄河故道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的黄河故道平时干涸无水,主要用于排泄故道滩地内涝,遇上暴雨往往漫溢成灾,频繁的灾害,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沿岸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现象一直是黄河故道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以山东省聊城地区的冠县为例,分析了黄河故道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除了黄河改道的影响外,还包括该区较为恶劣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作用;探讨了目前冠县荒漠化现状和治理的现状及治理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4条治理对策: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广辟渠道,增加建设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执法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控制人口数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6.
黄河故道横穿泗阳腹部,中泓长64公里,从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  相似文献   

7.
张森  陈菁  张营灏  陈丹  李帆 《水利经济》2014,32(1):62-63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故道徐州段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水源不足以及河道连通性差等问题,提出故道生态治理的建议,即通过确定合理断面、应用生态护岸、建设河流文化、建立规划实施的微调反馈制度和沿线湿地生态治理等措施,使故道的生态治理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黄河故道沿线综合开发工程上升为省级战略,作为支持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徐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实施徐州境内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的意见》,坚持水利、交通、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扶贫"六位一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中泓贯通、道路畅通、土地整治、农业提升、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八项工程"。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夏津县黄河故道栽培古桑树历史悠久,种植时期跨元明清三朝。在长久的种植过程中,智慧的夏津人种植桑树防风固沙,食用椹果充饥果腹,形成了以古树、沙丘、河流、村庄协调,农、林、牧一体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2014年"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的多功能价值,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授牌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论黄河挽回故道》和《郑州决河私议》是新发现的有关黄河治理的两篇文章,作者邵作舟当时是周馥的幕僚。与其它黄河治理的历史文献相比,邵作舟提出的观点与很多朝臣督抚有所不同,体现了作者独有的见识和科学的精神,在治黄史的研究上,我们应该给予他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综合治理黄河内蒙古河段泥沙淤积及库布齐沙漠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有光 《水利经济》2004,22(3):45-49
提出黄河宁蒙段的十大孔兑、库布齐沙漠及毗邻的砒砂岩地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针对以上问题,初步论证了巧妙利用沙漠地形,实施黄河体外循环.工程的可行性,指出黄河体外循环工程的优越性:有助于解决黄河泥沙淤积、防范洪灾、凌灾、保护水利设施、治理沙漠与十大孔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黄河口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分析,为科学规划黄河口地区生态布局和进一步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3S技术对近20年来5景覆盖黄河口地区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在科学制定分类标准基础上,结合目视解译和监督分类法提取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近20年来,黄河口地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区域及面积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黄河口地区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和北部区域;受河流改道等影响,黄河口地区东部滩涂湿地区域和面积均发生过明显改变;黄河口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占比最大,滩涂湿地面积占比次之,盐碱地面积占比最小;耕地、城镇及建设用地、裸地和盐碱地面积多年来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城镇及建设用地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他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呈不规则递增趋势;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除盐田及养殖池面积呈增长趋势外,其他湿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结论]黄河口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大,表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北沿故黄河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方法,以苏北沿故黄河地区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个数、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等空间韵律指数,利用空间插值从乡村聚落规模、用地、分布和形状四个方面分析了苏北沿故黄河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并以空间韵律指数为变量,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沿故黄河地区乡村聚落划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土地开发整理后保持了粮食、水利、生境、水土保持等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破题之举。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是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也是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方法 文章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现实条件,将水资源作为内生要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以水定土、以土量水”的水土资源优化模型,运用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1 933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配水方案及水价情景下,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调整策略。结果 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具有较大节水空间;调整配水方案,配水量向具有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的作物倾斜,有利于提高收益及水资源利用率;调节水价,增加用水成本,有助于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现农业节水目标。结论 黄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应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水资源定价机制,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动设施农业发展,适度调减农作物种植面积,为生态用水提供更大的空间。黄河流域农业发展不应以规模论英雄,而是侧重向技术、管理、质量要效益,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工程对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地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必须加以保护。当前,因工农业采水、排污、围垦、破坏水土、引黄淤地、过度狩猎和捕鱼等造成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小浪底工程将对豫北大天鹅保护区产生复杂的影响,还对黄河河滩及背河洼地生态环境、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改良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应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湿地保护的法制监督;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加强对典型湿地的保护,应首先着眼全局。  相似文献   

17.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同时,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河中,造成不同河段的污染。本文以1991—2000年的统计资料,主要从化学和生物两个角度来分析黄河兰州段的水质污染状况,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两者的相关关系。最后得出黄河兰州段以生物、有机污染为主。就此提出减少废水排放量(尤其是工业废水)是控制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为开展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涨落势图谱分析。研究结果:(1)1990—2018年黄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地,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04%和2.49%;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15%和0.17%。(2)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单元以草地与未利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广泛分布在除阿拉善中部以外的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空间分布较集中;其次是耕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相互转换,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榆林市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南部以及黄河入海口附近,空间分布集中;(3)两个时序单元内,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均为草地,且上、中、下游地区涨落势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较清晰地展示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特征,能为摸清转型规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河开封段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其旅游开发具有优越的条件;分析了该河段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开发条件,认为现悬河奇观、串历史文化和创特色品牌是黄河开封段旅游开发应坚持的思路;对旅游开发的原则、目标定位、旅游功能分区和旅游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