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场区优美的环境会使您赏心悦目;军事化管理的农机具、晒场上整齐堆放有序的产品更是让人赞叹不已。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工作,却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1994年是格球山农场兴办家庭农场的一个新起点,以“四到户”、“两自理”为核心的家庭农场一步推进到位,第一轮土地承包一订 5年不变由此开始。   土地、机械到户了,家庭农场成为经营的主体。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课题,他们废除了以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规章制度,按照新体制、新机制,出台了 18项管理规定。这 18项规定通过职代会审议成为农场内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随着农场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改革的确立,家庭农场“两自理”(生产费、生活费自理)、“四到户”(土地承租到户、机械转让到户、独立核算到户、盈亏风险到户)、“三不”(农场不垫支、不统营、不弃耕)改革政策的到位,摆脱了“贷、垫、挂”的怪圈,解决了农业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但随之也暴露出了原有农机管理模式的各种弊端,其越来越不适应农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农机效益下降,农机工人积极性降低;大型设备(特别是项目贷款设备)转让款难以回收;农机管理标准化水平下降。这三个突出的问题是农机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垦经济》1997,(1):44-45
“两费自理”给兵团农牧团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兵团体改委一国有农场推行“两自理(生产费、生活费自理)”、“四到户(承包、核算、盈亏、风险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垦深化改革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形式。我们兵团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以后由...  相似文献   

4.
把生产队推向市场势在必行田世庆生产队是黑龙江垦区最小的基层核算单位,是从事农牧业生产的经济组织。目前农业生产队虽然实行了“四到户”、“两自理”,兴办了家庭农场,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实际上生产队的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仍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框框中解放出来,没有...  相似文献   

5.
友谊农场十分场一队现有耕地 1 3万亩,职工 85人;全队 76户,其中外引水稻户 25户,属人少地多单位。 1998年初,这个队在实行“两自理四到户”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一机三带”劳动协作体的家庭农场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9年在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压力下,全队无亏损户,无挂账户,无贫困户,不仅完成了利费税上缴 202万元、家庭农场盈利 45万元、职均收入 5000多元和人均收入 3000多元,还按期偿还农贷 24万元,充分显示出“一机三带”劳动协作体的活力。   一、“一机三带”劳动协作的形成   一队原来是十分场有名的老大…  相似文献   

6.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国有农场在对家庭农场实行“两自”即生产费自理、生活费自理及“四到户”即承包到户、核算到户、经营到户、农机到户的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有鲜明特点。但是从黑龙江垦区的一些农场的实...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垦区自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以来,随着职工逐步成为“两自理、四到户”的生产经营主体,种地负担问题便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后,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垦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以职工种地负担过重这一形式集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农垦企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实行“两自理,四到户”后,在土地承包到户,生产资料完全自理的情况下,怎样做到既能确保家庭农场在生产资料投入到位,又能按大农场要求统一布局下进行种植生产,对夺取农业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农业承包户并不富裕,对加大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黑龙江垦区农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突出的标志是形成了在生产费、生活费“两自理”和土地、机械、核算、盈亏“四到户”基础上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跳出了“国家出钱,职工种地”的窠臼,结束了“垫、亏、挂、垫”的恶性循环,激发了大农场和家庭农场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企业和职工的收益。从1985年以来,垦区连续13年盈利,累计盈利19.17亿元。职工收入逐年增加,1998年达到5300元。实践证明:双层经营体制适应于垦区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格球山农场实行土地租赁经营的启示杨国兴,赵洪振,郑亚东一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自1994年起,在农业产权制度改革上加大了力度,全面推行“两自”,对全场土地实行租赁经营,机械到人,上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该场1993年在1...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场实行的是场队两级会计核算制,下设分场的农场实行的是总场、分场、连队三级会计核算制。随着农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并深化,家庭农场的兴办,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以及家庭农场“两自、四到户”的推行,农场现行的会计核算体制亟需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本文拟就改革农场会计核算体制,建立农业生产单位会计报帐制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农场现行会计核算体制存在的问题1.形成多项三角债。某农场1997年把应付家庭农场款320万元,以化肥、农药、零件、油料等实物全部兑现给家庭农场。其后两年未发生欠家…  相似文献   

12.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垦区“十五”期间和 2010年发展的新目标,这对深化垦区农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是垦区的基础和命脉,只有深化农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才能保证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明确双层经营各自的主体地位,坚持“两自理”、“四到户”的家庭农场不动摇  由于这两年农业比较效益低,垦区少数农场出现了生产队或农场统营、负盈不负亏现象。其原因,一是对双层经营各自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明确,二是从根本上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3.
提高家庭农场场长素质至关重要黑龙江垦区的农业以“四到户”、“两自理”为标志,家庭农场已成为基本的生产组织形式,“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格局也初步形成。在新形势下,尽快提高家庭农场(主要是上地机械配套、规模较大的)场长素质,无论对提高家庭农场还...  相似文献   

14.
国有内蒙古巴彦农场始建于1960年。现有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5万亩,总人口6400人,1718户,职工2382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工商协调发展的中型农垦企业。巴彦农场的党政班子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发扬“务实奋进,富裕文明”的企业精神,使农场的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85年实施“四到户”、“两自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承包体制以来,经济效益逐年上升,经营利润1997年达到450万元,与改革初期的1985年相比增长了14倍,粮豆总产36376吨,增长…  相似文献   

15.
<正> 经过多年的探索,黑龙江垦区成功地构建了以“大农场套小农场”和“两自理、四到户”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社会稳定中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垦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财务工作本身适应改革进程,与总体改革相配套。黑龙江省嘉荫农场通过建立财务核算中心,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993年,嘉荫农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农业体制按着“大农场套小农场”的总体构思,认真实施了“四到户、两自理”,从而充分调动了家庭农场的生产积极性。工商运建企业按照“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把场办企业推向了市场,增强了活力。面对这样一个背景,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与总体改革不相适应。虽然,近几年也采取了一些改革办法,诸如农业上实行家…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垦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改革的深化与完善,是垦区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其他改革的基础。农业改革出现了问题,其他领域的改革便无从谈起。近几年,农业改革一直是按照“稳定、完善、提高”的指导思想在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克服和改进,以促进垦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一、2002年农业改革形势回顾经过20多年的改革历程,以“四到户、两自理”和“大农场套小农场”为主要标志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已被垦区上下所接受。2002年,尽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给农业…  相似文献   

18.
一、对垦区职工种地负担问题的再认识 黑龙江垦区自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以来,随着职工逐步成为“两自理、四到户”的生产经营主体,种地负担问题便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后,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垦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以职工种地负担过重这一形式集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国有农场在前几年兴办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各农场结合本地实际,对农场土地租赁承包经营的内容和实施办法作了具体规定,使生产队在贯彻落实中有章可循。在实际操作上,认真执行“四到户、两自理”的要求,把职工家庭农场真正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投资主...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改革需要向深层次推进国有农场从1985年开始兴办家庭农场,经过近20年的完善、提高,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市场主体、风险主体”的四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家庭农场这一经营方式已经充分显示了其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家庭农场是建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的,以分田到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我们是“拿来主义”,这一学就是近20年。尽管垦区也不断进行改革,但在家庭农场的改革层面,大多是“巩固、完善、提高”。虽然也有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大户承包、规模经营、两费自理、少数人种多数地”等等,但都属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