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兰西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市民社会”概念是葛兰西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的范畴。他从文化层面上阐释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方式开创了研究市民社会的新路径。或许在对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比较中,能达到对葛兰西市民社会思想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利的"市民王国"思想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存在着渊源很深的传承关系及家族相似性,"市民王国"思想在哲学上复兴古希腊政治哲学,并开创人本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先河,而"市民社会"理论则是对"市民王国"思想的道德理解和超越。葛兰西借助于马基雅维利的"市民王国"思想倡导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的理念,阐释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文化领导权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根据其所处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出了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来看,他开启了一条新的方向即文化和意识形态转向,我们从理论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可以看出其变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阐述了市民社会思想,这一思想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不同,他从另一角度阐发了市民社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其中包含丰富的民主意识,对当今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代性在流动之中所展现出来的"症候",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在理性形而上学和资本的双线逻辑上对现代性做出"诊断",而葛兰西则以张扬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意在激起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从而使其现代性批判呈现出单线逻辑图式。由于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迥异之处,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遗产继承问题又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马恩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市民社会概念却鲜有关注,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在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对市民社会概念却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葛兰西、哈贝马斯和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具有典型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上"伪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把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地改造成没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意识形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认为知识分子是夺取文化领导权的主体,争取市民社会的同意是文化领导权的基础,无产阶级应通过阵地战来夺取领导权,这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性,建设一支有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积极占领网络等新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较早的比较完整、系统地提出市民社会概念的第一人,他在吸收古典思想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认为市民社会绝不是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的存在是以政治国家的分离为前提的,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秩序之外的领域。但是黑格尔是从精神的角度而不是现实的角度来考察市民社会的,他的市民社会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马克思正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重大缺陷的基础上,从市民社会出发,创建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是早期马克思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解决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切入点,是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关键。但长期以来,这一概念被有意无意忽视,或者直接被"资本主义"取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望月清司以文本为原点,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得出"市民社会"概念是串起马克思关于"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认识,是理解和预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未来历史过程的"应有之物"。了解望月清司"市民社会论"的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还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受到某些质疑时更好地对这些质疑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2.
以葛兰西、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对身处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从本体论与价值论两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理论重构。经过重构,不仅揭示了作为无产阶级理论武器的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而且初步形成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3.
弗罗姆在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领域内有独特发现,他的释梦理论不仅仅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有超越。弗罗姆高度重视对象征语言的分析和理解,他的释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辨证因素,他提出的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意识形态特点及其作用的历史演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在揭示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挖掘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市民社会"理论形成史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作为其中重要的过渡环节,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并对市民社会的性质、原则及基本环节做了详细阐述,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被称为市民社会,但市民社会的生成机理需要探本溯源,这是理解市民社会的初始根据。从根源上追索,市民社会内生于市场经济的自我建构。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其固有的经济制约机制,将所有社会成员整合为有机的市民社会,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即是市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任何非经济因素能够干扰它的演进但无法决定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近代开创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中不同流派在理论基础、逻辑进展和价值选择等方面的共性,提供了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这一共同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和探究解决“三农”问题的先决条件和最终取向,对现有理论和观点提出新的评价,深层次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强化国家对农民利益的保证、促进市民社会的构建和土地产权的市场化入手。  相似文献   

18.
奥斯丁的法哲学理论在西方分析实证法学的历史发展上是承前启后的一页,他的政府法制监督观与他的其他理论一样都因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而引人注目。文章旨在通过对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主权者”以及“独立政治社会”等理论的分析揭示出他的政府法制监督观。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为线索可把市民社会本身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市民社会与社会自治关系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形式。弄清楚市民社会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对我国当代的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明起源于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分离,它以对市民社会主体性地位的确认为基础,标志着民主、自由、平等、人性的解放及实现程度;政治文明越是向前发展,市民社会的自治程度越高,政治发展也就越是依赖于市民社会的社会性资源,政治文明的价值合法性危机也就越大;为此,必须从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出发寻求对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可能性途径,形塑政治文明的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