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彪 《技术经济》2001,20(5):24-26
20世纪 90年代中国竞争性产业呈现出过度竞争的态势 ,已成为不会令人产生疑问的问题。就如同垄断性产业依然保持垄断一样 ,竞争性产业的过度竞争也越来越困扰着经济的发展。实证分析表明 ,过度竞争与企业的进入、退出有关。如果企业能够理性进入和退出 ,就能消除过度竞争。一、企业的理性进入1、企业进入的内涵。进入从微观上看是一个企业在一个新的产业中拥有一定的资产 ,向该产业拥有的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或者是一个产业中有新的企业诞生。进入从宏观上看是一次资源的流动与重新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是可以相互流动的 ,即总是从…  相似文献   

2.
技术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产业技术发展的创新平台、技术锁定和控制市场的工具以及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作为产业技术政策工具,技术标准的优点在于可灵活掌握对产业(产品)的干预方式、精确作用于特定产品以及在研发和市场准入方面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建议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标准联盟为依托、高新技术为重点、统筹协调为保障,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我国产业技术政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围绕WAPI和零售商品商标等技术标准展开一系列的纷争,让我们明白,市场竞争中技术标准与专利的结合已经成为新特点.事实告诉我们,谁的技术获得了知识产权保护、谁掌握了将技术融于标准的主动权、谁的技术标准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中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4.
垄断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上,垄断市场属于低效市场。然而,在20世纪,垄断对产业发展是否低效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鸣,这也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发展过程中,垄断也逐渐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涉及国计民生的支柱型产业中,成为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每况愈下,两者形成了极不协调的局面。企业绩效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产业组织存在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结构中过度竞争和行政垄断并存;市场竞争无序和企业市场行为无效率;市场绩效差,市场运作效果不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绩效和企业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产业组织优化来改善市场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绩效,进而解决中国经济的“宏微观悖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下游行业融入国际分工的进程要早于装备制造业,随着国际产业竞争呈现出标准许可化的发展趋势,引入技术及其标准成为中国下游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而随着上下游产业间技术关联加强,国际技术标准的垄断逐渐具有产业链捆绑效应,造成中国上游本土设备企业发展空间和自主创新受限。本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下游技术标准专利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上游不同附加值环节有选择性地拒绝或放开授权,制约本土设备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机制。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下游技术标准受控于跨国公司所造成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同环节的非平衡发展,竞争效应和资源挤出效应制约了本土通信设备企业的自主创新。为此,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来突破技术标准的捆绑约束。  相似文献   

7.
数字产业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技术标准国际化是数字产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昕诺飞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昕诺飞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基于自主研发或收购专利组建标准联盟或专利联盟并制定发布联盟标准,进而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目标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可基于标准开展相应认证检测,形成“联盟+标准+专利+认证检测”的闭环,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市场垄断化”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关键在于组建联盟,我国数字产业可通过“标准联盟+专利联盟”的双联盟策略,形成核心层稳固的开放式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共生演化生态系统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水务产业具有自然的垄断属性和规模经济效应,谁占有了稀缺的水务资源,就等于占据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就有机会在水务产业成长中谋求丰富的利润回报。我国水务市场从中长期来看,年增长率将维持在15%左右,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极富投资价值。启动整个水务市场的关键是由政府控制的水价,目前,各地水价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上升,已经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水务市场,外国资本,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现在正在激烈角逐中国水务市场,中国水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剧,在很多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转向基于标准的竞争。尤其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化对技术创新、技术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新的信息技术在产业化之前就需完成标准化工作,将诸如“制式、接口、频率、格式”等技术规范事先约定,形成标准化的软硬件平台,从而达到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产业主导企业寻求垄断和进行全球利益分配的“游戏规则”。2002年,科技部提出“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而产业联盟可以促进业界企业的强强联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联盟这个平台,促进联盟成员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内统一标准,进而推动企业的标准化战略。本文从产业联盟的视角对通信企业实施标准战略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手段。为解析面向技术标准竞争的传统举国体制如何向新型举国体制演化、不同阶段的举国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如何互动、如何利用举国体制推动关键技术升级等问题,本文使用纵向案例研究法,基于技术追赶理论和标准生命周期理论,通过系统分析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演进,探究了政府、企业和产业联盟三大主体在三代标准竞争中角色的纵向转换及横向变迁,以揭示技术标准竞争中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结论如下:(1)技术标准制定的新型举国体制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多主体协同创新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产业联盟通过组织创新发挥技术标准促进作用。(2)中国从3G到5G技术标准的发展中,企业逐渐主导了标准化过程,其作用日益突出;政府的角色从主导到引导,在标准的国际化中不可替代;产业联盟沟通了企业与政府,在传递资源和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3)技术标准制定的举国体制呈现出“政府主导”→“政府与市场并重”→“市场主导”的演变过程。本研究不但清晰阐释了推动技术标准升级的举国体制演进,界定了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模式,也从三个不同层面为中国深入参与移动通信标准竞争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2004,(6):F003-F00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把原有单一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放松进人管制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进人自然垄断产业,形成了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的格局。其结果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但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及改革后如何对市场进人、价格、质量等方面实行有效管制,不仅存在理论上的分歧,而  相似文献   

12.
臧传琴 《经济师》2008,(5):233-234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私有化浪潮的兴起,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也纷纷开展起来。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是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其主要方式是将原垄断企业进行拆分,或者允许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到自然垄断产业中来。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实践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i技术创新是指其运用新的知识、技术和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和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在现在和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就掌握着先进制造技术,从而掌握市场,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是企业生命力的不竭之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进步在制造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平均为60%。要改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就必须快速提高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其能否顺利进行跨国经营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郝锋  李瀚  珉琦 《资本市场》2006,(1):118-120
“国际大型跨国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各个科研领域形成了强大的经济科研实力,依托知识产权制度,将自身的专利与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一条龙’获利道路。” 在国际竞争下,中国产业必须拥有有自主知识产权之标准,否则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属国和OEM,只能做世界的配角。 而当中国企业再不仰人“标准”生存,对于国际企业来说,这将意味着他们失去源源不断的坐收专利费用。 赢得标准,就赢得巨量金钱!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股权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价值模型,分析十年横截面数据,证实了我国垄断和竞争两极并存、国有企业向资源产业集中的市场结构特征;得出资源产业的企业价值十年来迅速增加,并超过消费产业;发现股权和企业价值存在理论上的倒U型曲线,但资源产业的股权结构超过理论上的最优企业价值股权区间,而消费产业的股权结构低于最优企业价值区间,市场结构对企业价值存在负影响。本文政策建议是:政府降低对资源产业的垄断程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消费产业的监管时增加集中度,促使我国的市场结构由垄断与竞争两极并存格局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转化,为技术创新提供最佳的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宏观上研究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趋势。全文首先论证了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从垄断走向竞争 ,由竞争代替垄断 ,其发展路径必将是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接着 ,在阐释自然垄断产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划分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各类业务的自然垄断性 ,分析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趋势 ,建立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趋势图 ,并提出了一些衡量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标准 (有效竞争 )的理论模型。最后 ,对中国电信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分析了中国电信产业各类业务的性质和改革趋势 ,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论述了中国电信产业下一步改革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玉坤 《经济师》2001,(2):202-202
随着国家基建规模的加大,给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包队伍不断涌入,使其成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上的巨大辅助力量,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在分包队伍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解决不好,就会损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市场,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谁先掌握了管理分包队伍的经验,谁就抢占了劳务市场。因此,加强对分包队伍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在工作中体会到加强分包队伍管理工作主要应把握住“三关”,即选择关、合同关、履约关。本文就以…  相似文献   

18.
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准  朱孜 《经济论坛》2006,(13):76-77
当前在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的情况下,知识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方式。知识基础论认为知识以及创造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事实也正是如此,基于知识的企业全球竞争愈演愈烈,其中,基于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的竞争正是这一趋势中的突出表现。国外也有学者认为企业使一种技术成为产业标准的能力是企业拥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企业基于技术标准的竞争优势在知识产权制度下构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企业的技术标准及其形成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  相似文献   

19.
在2001年3月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1年年会上,国务院体改办主任王歧山明确提出了要对中国垄断行业进行改革和重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垄断产业领域的改革将是下一阶段的一个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就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投融资改革一些基本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种扩散路径,从政府主导、市场自发两方面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4个主要路径以及企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