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私营企业走上了家族化的道路。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家族企业中的信任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家族企业信任机制的发展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引入问题。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 1、富不过三代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这是华人家族企业的悲剧。 王安,美籍华裔,在1982年美国《福布斯》400名超级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五。1984年,王安家族以其雄厚的财产成为美国80亿华裔中的首富。1986年7月,美国总统里根向王  相似文献   

3.
胡丰林 《企业导报》2010,(1):100-102
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作为东南亚各国经济的支柱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成功的实践充分说明了其企业治理结构一定意义上的成功,有学者称之为区别于美国模式和德日模式的"第三种企业治理结构模式"。通过对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家族企业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应该注意和借鉴的一些方面,以期促进我国民营经济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雨佳  罗影  孙瑜  张军 《英才》2010,(7):128-132
大陆、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全球四地六位华人家族企业传承人眼中的传承观。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传承接班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也是世界性难题。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7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在东方经济圈中,日本、韩国、东南亚的华人华商,香港、大中华区,也多采取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说,家族企业是一种最为古老悠久的企业管理模式,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  相似文献   

6.
传承是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家族企业传承文献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及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并分析中外研究的差异,构建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整合框架。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不尽相同,但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是被共同认可的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则是国内研究特有的理论;中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也有较大的差异,国外学者主要关注“绩效”“所有权”“创业”等,国内学者则较多关注“跨代创业”“制度环境”“合法性”等。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中最敏感又最易发生障碍之所在,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权分配、兄弟姐妹接班、家族企业财产保护、家族企业财产规划、家族企业成员的冲突解决、家族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家族企业股东以及家族企业的所有权转移等各种问题。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直接关系到家族企业的生命延续是否顺畅。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族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急速崛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表现出极大活力。但家族企业往往做不大,常常陷入一个“成功——失败”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家族企业在体制、管理、用人以及投资决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缺陷。而“世袭”这种家族企业的主要传承模式成为首当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不仅是企业主所关心的,也是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学者们认为创业精神对家族企业跨代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创业精神,不像实物资产一样,易于传承。创业精神究竟如何促进家族企业跨代成长,如何在代际之间传承,以及如何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得到保障,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探索创业精神有效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的目的其实非常明确:繁衍后代,传承血脉。家族企业传承什么我们想留给后代什么,与他们能够承接什么是两回事。双方的统一,才能完成家族企业的传承。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法律不完备,也不是企业家不够强悍,而是家族企业领袖们理性思考的缺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不仅是企业主所关心的,也是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学者们认为创业精神对家族企业跨代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创业精神,不像实物资产一样,易于传承。创业精神究竟如何促进家族企业跨代成长,如何在代际之间传承,以及如何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得到保障,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探索创业精神有效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股权结构不合理、决策不科学、“两权”不分和家族代理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股权结构设计、治理结构完善、职业管理资源引进与对接、“两权”适时分离,以及家族企业传承等方面进行改革,继而找到既有家族企业特色,又适合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家族企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处于代际交接的关键阶段,代际传承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家,如何顺利地实现交接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总结欧日等国家长寿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家族企业价值观、培养模式、核心理念以及企业创新等五个方面,基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视角,结合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现状,归纳出对我国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 《中外企业家》2012,(13):8-11
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第九大富豪李嘉诚的家族企业的传承,几乎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2012年7月,这位华人首富终被爆出分家方案:大儿子李泽钜正式接班李嘉诚,成为总市值达8 521.02亿港元的家族信托(LKSUnity)掌门人,而李泽钜本人身家,也一跃增加至2 900亿港元,成为华人新首富;二儿子李泽楷,分家后名下资产不到哥哥的1/20,不过李嘉诚亦表示会全力帮助李泽楷收购心仪的公司,而提供的资助金额,将会是李泽楷现有资产的"以倍数计算".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特别在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建起来的第一代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时至今日,当初这批创业的第一代企业家,年龄大都到了50~60岁。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他们无疑都在考虑退下来以后该让谁来接班以及如何接班的问题,一个全国性的家族企业“接班时代”正在到来。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约翰·沃德指出:80%的家族企业未能顺利地传给第二代,而传到第三代的只有13%。所以,研究家族企业的传承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对…  相似文献   

16.
治理结构是规范家族企业内部以及家族和企业间各种关系的制度与机制的有效表征,家族企业的有效传承及可持续发展更是家族企业财富累积过程中的最大挑战。文章梳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治理结构视角下,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家族企业三维绩效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信任扩展与家族企业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主义、家族信任是华人家族企业的基本逻辑。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看,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模式和家族主义价值观则是家族信任的基础。家族信任在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初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仅有家族信任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家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将家族信任扩展为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族企业"子承父业"传承模式的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族企业的继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首先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其中的两种理论模型。然后结合众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对中国家族企业采用“子承父业”这种传承模式的原因及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各自进行了论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未来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从2013年开始,中国本土家族企业将走入传承元年。此后数年,中国家族企业将迎来一个交接班的高峰,而华人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的价值蒸发,不仅损失严重而且长期内难以恢复。如何顺利完成交接班,将是中国民企继续发展的第一热点和第一难点。一大串摆在中国家族企业面前的问题亟待解答:是以"家族"为大还是"企业"为大;是追求"基业长青"还是"家业长  相似文献   

20.
代际传承是决定当前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选用2009—2019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从管理权传承与股权传承角度研究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创始人政治关联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的股权传承和管理权传承会对企业会计稳健性产生正面影响;从创始人特质视角出发,创始人政治关联会削弱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会计稳健性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管理权传承与股权传承视角,探讨代际传承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方式的研究;另外,从创始人特质视角拓展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