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开始,金融工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对财务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允价值成为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的完全替代尚需时日,因此,现行的会计准则采取的是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共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许多改进混合计量模式下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公允价值选择权”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全球化和大量金融工具交易背景下,传统会计学中以历史成本为主导的计量属性已日显弊端。上世纪80年代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以公允价值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本文基于对近期国际上有关公允价值正反观点的讨论,从投资者决策的角度在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方面将其与历史成本计量分析比较,确定了公允价值对财务信息的利弊影响和优越的决策效能。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认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启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IAS32和1AS39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主要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将计量对象确定为资产与负债,交易主体确认为市场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公布了金融工具和类似项目的准则草案和研究报告,要求对所有的金融工具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新公布的第41号国际会计准则中也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努力拓展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持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在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首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写入基本准则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的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新计量体系的提出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大进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已迫在眉睫。会计计量是其关键问题之所在。本文在回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风险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包文敏 《当代经济》2007,(23):32-33
为真实反映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22号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试行.该准则基本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39号(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内容,是我国会计制度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IASB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修订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展霞 《经济论坛》2005,(19):133-134
一、IASB关于无形资产修订。随着无形资产在经济生活中的日益活跃和重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IASB)于2004年对国际会计准则(IAS)38号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无形资产准则与我国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主要差异在于。  相似文献   

9.
在公允价值会计逐渐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并成为金融机构进行核算与交易的基本方法的背景下,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模式,一直是国际会计界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对于金融工具,虽然并不完美,公允价值仍是最好的计量属性。因此,拟从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的角度,论述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计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是制定会计准则的核心部门.全权负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制定。自欧盟(EU)的欧洲委员会(EC)2000年6月提出要求上市公司2005年用国际会计准则(IAS)编制合并报表动议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大都考虑制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日程表。  相似文献   

11.
侯烽 《经济问题》2004,(6):59-61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衍生出的一种投资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收益”、“公允价值”、“无历史成本”等特性与传统会计理论相碰撞,使其经济活动无法在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得到真实反映。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建立应考虑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借鉴,通过捷径实现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高质量、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曹永文 《时代经贸》2007,(5Z):95-95,97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净投资为零或很少,且价格频繁波动,这向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美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到市场价值计量模式再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新准则中最大的亮点。2006年9月,FASB正式发布了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VM),新颁布准则建立了公认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会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且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视角出发,结合2014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探讨我国现在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争议,以会计理论为起点推导会计准则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结合对新公允价值准则的解读,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争议的必要性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志姣  刘晶晶 《时代经贸》2010,(16):165-165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逐渐难以应付局面。为保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各准则制定机构都把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目标。尤其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将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应用问题提升到了白热化程度。这一问题的探讨对探索会计发展规律、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也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公允价值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但同时也颇受争议。阐述了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含义,对新会计准则下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应用的措施,尽可能规避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逐渐难以应付局面.为保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各准则制定机构都把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目标.尤其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将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应用问题提升到了白热化程度.这一问题的探讨对探索会计发展规律、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得到了质疑,重新审视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持肯定意见,并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时面临着困境,但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应注意解决未来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中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高度相关性使其成为会计计量的“新宠”。本文在简要剖析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在理论基础、各自的优点以及相对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提出的严峻挑战,以及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的冲击,得出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向,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并行发展转变的必然性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已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文章就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引入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与历史成本计量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认为在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的层面上,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和相关性。此外,文章还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