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崔琳 《商场现代化》2006,(31):357-358
1993年的“宝延收购战”拉开了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序幕,作为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资产重组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但目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具有一定的短期炒作的特征,资产重组并未真正使重组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关联交易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普遍存在,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肯定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存在关联交易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低效率严重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低效率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多种原因同时并存,相互作用;扭曲的动机使重组活动与其本来目标南辕北辙,违背市场法则的重组操作使其绩效大打折扣,地方政府的“父爱”使一些重组企业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低效率的监管未能维持正常的重组秩序,发展滞后的中介机构难当重任。文章提出,只有对此进行正确把握,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从而不断规范上市公司重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围绕上市公司展开的并购、资产重组浪潮迭起,方兴未艾,证券市场上重组题材已成为投资竞相炒作的热门题材和板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正日渐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道独特而亮两的风景线,其蓬勃兴起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以及国企转制解困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现,为此,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会计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然而制约我国上市公司发展十分关键的因素是部分上市公司债务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高、偿债能力差、过度负债等问题。所以债务重组是解决上市公司过度负债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债务重组准则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债务重组准则;提高社会审计独立性,加大执法力度;培育完善会计环境;调整公司经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从深度、广度出现新的趋势,成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热点。  相似文献   

6.
王敬敬  邓琴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117-118
以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分立重组,到东北高速被注销为例,探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分立重组,到东北高速被注销为例,探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资产重组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但目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具有一定的短期炒作的特征,资产重组并未真正使重组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关联交易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普遍存在,成为近年来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众多上市公司改制重组,盘活资产、筹资融资的有效渠道,并吸引了大量的公众投资者入市交易,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换代,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市公司和公众投资者(机构、个人)成为证券市场中的两只活跃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上市公司定期披露各类财务报表供投资者参考,投资者依此作出投资取舍。可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成为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提出了新的规范措施,以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重组提高资产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资产重组是指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重新配置,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上,都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直至今日,世界各国内部甚至跨国跨地区的企业、产业间的购并重组风起云涌,而证券市场正是实施和实现这一过程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1.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ways to restructure big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in China is through shareholding reform. This article classifies the shareholding reform into four modes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modes,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control over 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and governance efficiency. Using data of 285 SOEs during 1997–2000 (three years after their IPO), we find that restructuring modes affect the degree of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ver listed companies. Furthermore,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of incompletely restructured enterprises prefers a higher degree of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control, the more serious the problems of related trading and tunneling behaviors. We also find that restructuring modes affect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which in turn affect the degree of related trading and tunneling behaviors.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incomplete restructuring of SOEs before their listing is likely to make these enterprises be vulnerable to external control and thus negatively affects their governanc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金珠 《财贸研究》2004,15(2):50-58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资产重组活动蓬勃发展、高潮迭起。资产重组绩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业绩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上政策的顺利实施。所以 ,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投资者对亏损上市公司扭亏的预期,使得亏损上市公司的股价与其盈余信息呈现出"弱相关性",这说明亏损上市公司股价受到很多"表外因素"的影响。对此,从公司重组、清算期权价值、预期卖壳的可能性及其他非会计信息等方面对国内有关亏损上市公司股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从预期的角度提出应将投资者的各种预期收益作为亏损公司股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总体,它们对浙江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根据浙江上市公司的现状,时浙江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培育和发展浙江上市公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建勇 《财贸研究》2012,23(2):134-142
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已完成大股东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统计大股东资产注入前后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变化以及资产注入前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来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效应,研究发现: 大股东注入的资产大多与上市公司产业相关,相比资产注入前一年,资产注入后一年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量以及非公允关联交易量均显著下降,并且上市公司各项经营业绩指标也均比资产注入前一年有所上升,表明大股东资产注入降低了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改善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具有积极的产业链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徐晟 《北方经贸》2007,(10):128-13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不断壮大。但是这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缺陷,尤其是资本结构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已经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主要通过数据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负债结构不合理、内源融资缺乏及偏好股权融资等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股权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并完善资本市场,从而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财务风险是与企业整个财务因素、财务活动有关的风险,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从而给企业乃至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文章提出,17个比较重要的财务变量可分为流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偿债能力指标、杠杆比率指标、活动性指标等5大类,以营运比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比率、总资产周转率4个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建立财务困境判别分析模型,可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级。通过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可划分为非困境和困境(即A、B)两类10个级别,其中非困境A类和困境B类各包括5个级别。  相似文献   

19.
马春爱 《财贸研究》2011,22(2):144-148
从财务弹性的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通过构建财务弹性指数来测算公司的财务弹性情况,并以Richardson的残差度量模型来测算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情况。研究发现:高财务弹性公司更容易出现投资过度问题;公司在财务弹性处于极高或极低水平时更经常表现为投资不足;财务弹性对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财务弹性较低的公司会更加审慎地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20.
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理论选择及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有外贸企业失去了独享的外贸经营权 ,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变 ,使得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探讨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模型 ,为指导我国国有外贸企业转型 ,寻找适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