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保税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加入WTO后,保税区将何去何从,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税区的发展正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如.加入WTO以后我国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国民待遇原则将普遍实施,使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相对弱化;保税区可用的土地面积有限,对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制约;出口加工区的迅速发展给保税区的功能在客观上带来了一定挑战。为此,吴仪副总理曾明确指示:在保税区发展上,”区港联动”的问题很重要,海关要做好正确引导工作,引导保税区向扩大仓储物流方向发展。牟新生署长也指出:在保税区的发展方向上,海关要认真研究,积极向国务院提出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3.
段舒 《商》2014,(43):193-193
保税区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域,拉动了腹地经济的发展并促进了我国贸易与国际的接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保税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保税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保税区发展现状。通过与非保税区的比较分析对我国保税区现有政策及优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保税区对地方经济发展、地方财政与税收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入世后保税区的功能调整与体制转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保税区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设立保税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举措。针对目前我国保税区在入世的新形势下功能定位不明确、体制设计不合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对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体制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5.
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设立保税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保税区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杭州萧山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发展策略,对杭州萧山保税区的管理体制和海关监管机制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6.
王威 《商业研究》2004,108(18):22-25
在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保税区要发挥更大的体制创新和示范辐射作用。必须向更加开放的自由贸易区转型。运用交易成本的有关理论对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制度摩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型期保税区成本行为的治理思路,即以交易成本为基本研究单位。包括技术层面、制度结构层面及组织化层面为基础的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7.
李洲 《商》2014,(5):155-155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生产大分工,越来越多的保税区相继建立。本文从保税的概念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当前我国保税区的功能与特点,希望为我国今后保税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国保税区普遍面临的转型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保税区设立的背景和历程,结合各保税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税区并不是全部转为自由贸易区,而是应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式投入运营的保税区已有14个,保税区具有比经济特区更为优惠,灵活的政策,各保税区的发展有起点高,建设速度快,出口阳汇情况好,国内外资金集中投向贸易,管理体制新的特点,今后我国保税区要根据情况逐步完善出口创汇功能,转口贸易功能,出口加工功能,储运功能,商品展销功能,国际金融服务功能及信息服务功能等,进一步改革保税区的管理体制,简化海关监管手续,发展基础设施,节制消费功能等,要防止保税区的建立一哄而上的倾向,在健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开放区建设中"自由度"最高的类别,从1990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上海外高桥第一个保税区以来,我国保税区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功能、业绩各方面来看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保税区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王黎明(2009)指出,虽然经历了20年的发展,但我国对保税区的定性、定位和定向等基本问题至今没有比较统一、权威的看法,还存在着关于保税区的全国统一立法滞后,政出多门,自由度比较低等多方面问题。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