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要明确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一些地方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不为农民着想,没有花多大精力去做实事,而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所谓的“形象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政绩应付上面的检查评比。这样做不但没有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反而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和做法,明确政府带领广大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真正目的是调优、调活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要摆正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位子,避免越俎代疱   尽管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农村财务会计》2003,(1):10-13
近几年,许多地方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这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订单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实行订单农业的范围还不够广,农产品购销渠道还不畅,农民仍存在卖难问题;有的地方订单合同内容不详细,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违约现象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对订单农业认识不足,支持不够,流通中介组织发育迟缓,订单农业缺乏相应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为了促进和引导订单农业规范发展,农业部最近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订单农业的重要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3.
农业结构调整动力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芜湖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结构调整一直面临着农民“不敢调”、“不愿调”、“不会调”等难题。从1999年9月起创造性地实施了以农业科技示范能手和农村致富能人为核心的“酵母工程”,选拔培育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能人大户作为“酵母”,通过其示范与辐射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破解了农业结构调整原动力不足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难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农业部最近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委、局、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关于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的意见》。全文如下:近几年,许多地方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这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订单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实行订单农业的范围还不够广,农产品购销渠道还不畅,农民仍存在卖难问题;有的地方订单合同内容不详细,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违约现象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对订单农业认识不足,支持不够,…  相似文献   

5.
农业结构效率不仅仅是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结果,更主要的是国家农业结构政策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三者对农业结构效率追求的目标应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差异不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国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满足供需平衡,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时,国家强调生产效率,而农民却始终把农业结构效率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农业结构非效率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是行政命令,下达任务指标,指手划脚让农民调这种那,剥夺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也不是什么也不管,什么职能也没有。那么,政府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做哪些具体工作呢?一、加强宏观指导1、合理布局,搞好规划。一要突出各地的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对资源进行开发,形成当地资源特色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二要突出各地产品优势。一些地方的农产品本来就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这就需要这些…  相似文献   

7.
近闻江苏省金湖县戴楼乡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推出“政府排谱,农民点菜”的新招,既使规划布置的结构调整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又让农民种得放心,取得了实效。“政府排谱,农民点菜”这种做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发挥了政府宏观决策、调控作用,强化了政府职能作用;同时也符合民意,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然而,一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片面强调政府和农民两者中的一个方面,结果使结构调整不能有效地进行,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政府和农民两方面都不满意,政府说农民不听指挥,农民说政府…  相似文献   

8.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 ,各级政府围绕农业结构调整 ,提出了很多规划 ,想了不少办法 ,做了大量工作 ,但效果不一 ,有的地方甚至由此出现新的卖难问题 ,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和成本。一、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和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风险相伴相随。因此 ,认真分析和探讨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和成本 ,树立风险和成本意识 ,对于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农民是主体 ,市场是导向。基层地方政府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 ,必须准确定位。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乡镇政府 ,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是越俎代庖 ,做了许多本应由农民完成的 (如催种、催收 )工作 ,作了一些应由市场确定的 (如种什么、种多少 )决策 ,忽视从政策、技术、信息上予以指导和服务。二是一厢情愿 ,一味地以政府投入 ,如通过减免农业税、无偿提供种苗、农资等优惠政策诱导农民调整结构 ,结果农民只有暂时的积极性而没有长期的自觉性。三是盲目跟进 ,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和分析 ,对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陷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钴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结构调整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大力倡导下,全国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甚至直接影响了农民收放的增加和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干群关系等,本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业结构调整存在六个误区:一是服务水上漂。注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认识调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却忽视了服务工作这一影响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科技服务雷声大雨点小,科技投入力度不大,科技传播渠道不多,实用技术指导不到位,不能有效解决农民“不会调、不敢调”问题。因此,尽管绝大多数农民对结构调整满怀希冀,摩拳擦掌,但由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想引进一些新品种却不懂怎么种、怎么养、怎么管,担。G盲目上马,弄不好血本无归,以致大部分人抱着尝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各地农村广泛开展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然而,有的地方至今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前不久,笔者到一些乡镇的村组调查后发现:有的乡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已先后挑选种植了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种养项目,可是往往一个项目搞了一二年,见市场行情有变或经济效益不好,就又改种养其它项目,结果至今也没有选准一个有特色的“拳头”项目进行规模化发展;也有一些乡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始阶段,就要求所辖村组集中起来,共同发展一个种养项目,然而由于项目选得不准,参加的农民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3.
一盼政策的扶持。农民盼望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或经营企业能制订一些针对性优惠政策,尤其能在贷款、土地征用、地方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他们发展。二盼龙头的拉动。农户处于较为松散的自然状态,农民非常希望能有“龙头”带动他们一家一户致富。他们盼望政府在培植农业带头人和龙头企业上要化大力气,谁与农民结成利  相似文献   

14.
目前,种植结构调整已成为大多数农民的自觉行动,但是对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对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还不太熟悉的广大农民,眼下至少有三个方面不适应:一是种植结构向什么方向调整,突破口在哪里,农民不清楚;二是如何使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进行对接,单家独户的农民办不到;三是农民在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时,将面临很多过去没有接触过的新的种植技术,谁来传授 ?  不久前笔者在农村一些地方发现,一些农民不懂农作物生长习性,南果北移,造成果树长期不挂果;有的农民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缺乏鉴别能力,因买了劣质种子造成绝收的事也时有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都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出钱为农民提供免费农业科技培训,有的农民却不愿意参加。究其原因,有的培训班没有针对性,农民学了派不上用场有的技术培训泛泛而谈,说不到点子上,农民学不到对己有用的东西;还有的把培训班开成思想教育会。  相似文献   

16.
在近两年农业结构调整中,以往那种单纯靠行政命令推动的现象少了,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的自主调整成为主流。但一种新的现象也须引起关注,有些地方过多地强调放手让农民自己干,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干脆不作为,或是口头说服务,落实难到位,有“不指挥”倾向。笔者认为,反对“瞎指挥”,并不等于“不指挥”。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买方市场不期而至,农民对调整农业结构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但苦于不知道怎么调?调什么?这反映了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困惑。结构调整怎么调?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普遍认识是一致的: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好卖养什么。那么,什么赚钱?什么好卖?农民不知道,基层干部说不准,也不敢说,怕到时农产品滞销,农民找上门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省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些地方颇具成效的实践,或许会对困惑中的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有所启发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国各地农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因而不少地方仍然停留在简单的面积增减,往往只重视浅层次调整,并沿用单一的粮经比例来确定结构调整的目标、评价结构调整的优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是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抓好示范农业的重要性第一,搞好示范农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科技成果,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通过基层组织,主要是市、县、乡、镇农机推广单位或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进行一定规范的种养示范,有利于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达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第二,搞好示范农业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的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对如何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心中无数,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显的束手无策,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究竟在想什么,盼什么?根据对江苏省海门县部分农民的调查,他们主要有七盼。 一盼政策稳。农民最怕政策变。被调查者多数反映,中央的政策好,一再强调稳,但下面的土政策多,总是稳不了。现在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种植业结构势必重新进行大调整。有些地方为寻找新的生长点,认为目前土地承包格局不适应统一布局和规模经营,要调整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