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甘蔗按用途来分主要有用于生产蔗糖和供鲜食的甘蔗两种,后者俗称果蔗。我国果蔗按皮色主要分黄皮果蔗和黑皮果蔗两种,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区。果蔗汁多清甜,脆嫩爽口,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每到春季时节,各种媒体上会出现有关"红心甘蔗有剧毒"这样的报道,引起了大家对消费安全的担心。事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正>甘蔗倒伏不仅对产量、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影响机械收获,增加砍收成本,是制约甘蔗高产高糖因素之一。因此,分析研究甘蔗倒伏造成的影响和甘蔗倒伏原因,探讨适合本地区甘蔗抗倒防倒栽培方法和模式,对促进甘蔗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甘蔗倒伏带来的影响光合作用受阻。甘蔗是C4植物,光合强度及光饱和点较高。甘蔗倒伏后,甘蔗正常生长的绿叶受到挤压,一方面,甘蔗的绿色功能叶受光面积减少,光合作用下  相似文献   

3.
黄武艺 《农家之友》2009,(12):14-16
以甘蔗为主,在甘蔗行间种植其他短期作物或绿肥的栽培方式称为甘蔗间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把甘蔗套种于预留行间的栽培方式称为甘蔗套种。甘蔗间套种技术是近年来围家非常重视的农作物栽培模式之一。甘蔗实行间套作.一是可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可以改善蔗田生态坏境,减少土壤水分燕发,减少杂草发生危害和防止土壤板结。仟蔗间套种已成为提高蔗田经济效益,实现甘蔗与间套作物双丰收的良好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正芳 《农家之友》2011,(12):18-18
秋植甘蔗是指在立秋至立冬前栽植的甘蔗。这个时期栽培甘蔗具有几方面优点:一是土壤潮湿保证甘蔗出苗率,甘蔗萌芽出土成苗快、分蘖多、生长期长、伸长量大,具有早熟高产的优点;二是备耕整地栽种容易,可避免与大春作物栽插节令争劳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户行为选择理论,结合对广西宾阳县200户甘蔗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资料,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甘蔗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种植面积、生产总投入、甘蔗收益满意度、政府补贴满意度与销售模式对农户甘蔗种植意愿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重视农户甘蔗种植技能培训、提升甘蔗产业组织化水平和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多项措施,不断提升农户甘蔗种植的愿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甘蔗增产是在食糖消费持续增长趋势下,世界糖业市场稳定的重要原因。揭示甘蔗增产要素,不仅能为甘蔗生产市场监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而且还可以发现资源环境约束下甘蔗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方法]基于LMDI模型,文章从世界和国别两个视角,剖析世界甘蔗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结果]1961—2014年世界甘蔗生产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产量提升2倍,其中70%增产源于播种面积扩张,30%来自单产提升;面积扩张对多数国家甘蔗增产的贡献大于单产提高,中国甘蔗增产同样得力于面积扩张,但单产提升显著,贡献率高达34%,位居世界前列;甘蔗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现有的甘蔗增产模式已给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结论]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转变甘蔗增产模式迫在眉睫,必须加快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单产提升的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的步伐,方可实现中国乃至世界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甘蔗种植、蔗糖业发展及国内外甘蔗机械收获技术的现状,提出我国的甘蔗收获机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隆安县把甘蔗生产当作今年春耕生产的重头戏来抓,制定奖罚措施,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打好甘蔗生产大会战,力争今年甘蔗扩种4万亩,实现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超过27万亩的目标。甘蔗生产是隆安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该县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隆安县的蔗糖业发展迅猛。但从去年开始,由于市场的原因,该县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9.
甘蔗是否能有效分蘖是直接影响甘蔗产量的、当甘蔗幼苗长出约6~12片真叶时,蔗株基部侧芽萌发出,即为分蘖。分蘖期平均为35天-45天。如何在这分蘖期,提高甘蔗的有效分蘖,提高甘蔗产量,也是甘蔗生产管理技术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在分蘖初期发生的低节位或第一次分蘖容易成为有效分蘖,较迟出生的第一次分蘖小易成为有效分蘖的可能性更小,因此,要提高甘蔗有效分蘖,应抓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扶绥县是甘蔗种植大县,近年来在甘蔗生产主产区,农民种蔗效益逐年下降,甘蔗生产陷入尴尬境界。如何引导农民坚定种蔗的信心?扶绥县渠黎镇大陵村渠芦屯有耕地面积8500亩,甘蔗种植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以来,渠芦屯一共整合全屯11510亩土地,成功打造了甘蔗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该所现为广西区政府命名的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甘蔗分子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甘蔗研究及检测机构均设在该所。  相似文献   

12.
桂糖42号     
《农家之友》2014,(2):44-44
桂糖42号是甘蔗新育成品种,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于2013年通过审定,可在广西全区甘蔗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符柏 《农家之友》2014,(3):19-20
今春以来,上思县继续将酒精发酵液喷淋甘蔗技术应用于甘蔗种植中,以确保年内甘蔗产量稳步提升。它的循环利用既环保又经济实惠,既抗旱又改良土壤,可大大降低蔗农的生产投入成本,有效促进甘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该所现为广西区政府命名的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甘蔗分子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甘蔗研究及检测机构均设在该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是生产中的关键参数。基于2015年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岭回归、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测算了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进而运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分析替代弹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直接替代弹性在0.10~0.76,说明两者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甘蔗种植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容易程度与甘蔗种植面积、甘蔗种植方式存在正向关系,而与种植地块数量的关系并不明显,说明土地细碎化对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相互替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阻碍作用。甘蔗种植机械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不仅有利于农户甘蔗收入的提高,也对家庭总收入起到正向作用。上述发现为完善农业机械化政策、促进劳动力供给侧改革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1998~2012年与甘蔗种植面积有关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制作面积变化曲线和分布图,对甘蔗种植面积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甘蔗种植面积的时空分布情况及其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98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15年来净增加51.4万hm2,2008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10万hm2左右。2广西的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4个市为甘蔗种植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占67.0%;百色、河池、防城港、钦州、北海、贵港6市甘蔗种植面积不大、密度不高,作为优势产区的有力补充;贺州、梧州、桂林、玉林等4市为非优势产区,已基本退出糖料蔗生产。3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的主驱动力为耕作条件、甘蔗价格和农业人口,甘蔗价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和耕地面积对甘蔗种植面积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开发适宜的农业机械、完善价格体系和建立示范基地等途径,稳定甘蔗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沙床苗假植苗不同时期装袋对甘蔗袋装苗的成活率有影响。甘蔗假植苗成活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袋装苗成活率也不断增加,并于假植苗移栽45d时装袋,其成活率最高,生长势最好。在大田生产上,甘蔗沙床苗进行装袋,应在甘蔗组培苗假植后35~45d进行装袋。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实践,可以全方位升高整个蔗糖业的经济收益和科学技术水准,减少加工的本钱,增多收益,可以完成甘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甘蔗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普遍遍布于台湾、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区域。在甘蔗的生产过程中,最大最难的步骤就是甘蔗的种植。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种植技术是一垄双沟种植法,而对一些情况稍微特殊的地域就使用甘蔗深沟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胡安生 《农家之友》2009,(14):26-27
通过对国内外甘蔗抗虫生物育种研究状况的分析,初步探讨目前生物技术在甘蔗抗虫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蔗抗螟虫育种的前景进行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09,(7):56-56
甘蔗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然而,如果不小心吃了霉变甘蔗则很容易导致中毒,后果十分严重。春季是甘蔗上市销售的旺季,专家提醒,谨防食用霉变甘蔗引发中毒。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发病者多为儿童,且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春季市场上销售的甘蔗,经过一个冬天的贮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