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曹婧  王辰  游梦莹 《魅力中国》2011,(14):324-324
苏联剧变和解体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原因。对苏联剧变的原因进行研究以及总结其剧变的教训,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并对今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是苏联剧变中两个关键性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侧重于政权性质的改变,而后者则侧重于地缘政治的改变,不可混为一谈。通过研究"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于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探究可以转变一个思路——既从事件的总体性上把握,又从这两个概念本身分别来挖掘原因。苏联剧变是诸多因素"历史合力"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只有"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长期得不到纠正"具有"根源性"、"必然性"、"基础性"等特征。苏联剧变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综合分析苏联剧变的历史因素,可以得到对于我国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不断深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很好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前景,诸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样的重大挫折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已经终结。当然社会主义实现发展前途,最终代替资本主义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产生于19世纪中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从繁荣走到低谷,有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甚至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否定扩大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否定。鉴于此,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很好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前景,诸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样的重大挫折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已经终结.当然社会主义实现发展前途,最终代替资本主义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与如何认识历史密不可分的,对历史认识的不同,决定了所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不同。如何认识苏联模式"总病根",如何分析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决定我们从中吸取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还将汲取什么样经验教训的大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如果坚持唯物史观,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维度去考察苏联解体问题,如果深入到苏联人民"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苏联模式的"总病根",就会发现影响苏联解体的最根本的、最关键的因素不应是领导人的背叛出卖,而应该是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叉观产生于19世纪中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从繁荣走到低谷,有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甚至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否定扩大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否定.鉴于此,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落后为革命提供了便利,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种种弊端。苏联模式、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等等,最终促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东模式也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陈阳 《魅力中国》2014,(23):18-18
苏联的解体,是当时苏联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发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线路,政治线路和组织线路的原因。总的来说,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史为镜,苏联的解体,不止对当时的中国,对世界,乃至对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都敲了一个警钟。它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  相似文献   

10.
刘锋 《黑河学刊》2011,(4):48-49
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表明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今天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释了历史合力论的主要观点,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原因;东欧各执政党照搬苏联模式是苏东剧变的历史性原因;党的领导人错误的理论纲领是苏东剧变的根本性原因;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总结了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和对我们的启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警惕"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2.
段毅 《改革与开放》2011,(18):113-114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政治变革,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改革。同时,中国也恰逢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转型的成果在俄罗斯、东欧、中国均得以体现,我们回顾各自的转型之路,并对其宏观特点做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存在着重要影响,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其解体原因的探究。就目前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解体的原因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从研究苏联解体主要流派及研究方法、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更从根本上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0多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三次伟大飞跃,即:《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的飞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二次飞跃;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第三次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中,从苏联的演变解体和东欧国家剧变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到科学实现的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展我国同前苏联各国的经济关系,尽快打进独联体市场,我们有必要对苏联解体前后的经济形势,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总体的把握。 一、苏联解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苏联经济的历史发展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36年第二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的19年时间里,苏联人民在列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遇了曲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挑战和危机,由此,深刻认识和汲取苏共丧失政权的教训,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苏共的悲剧才不会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以后,作为苏共最大继承者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承担着反思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重任,其中包括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该党认为,早期社会主义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准确定位,并分析了它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书林     
<正> 《独联体各国概览》苏联解体和独联体成立是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大事件。苏联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具有7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向了解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本书客观叙述了苏联解体的背景、独联体建立的过程及初期活动、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走向,详细全面地介绍了独联体11个成员国的方方面面。全书由3篇组成:第1篇对苏联解体、独联体建立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2篇详细介绍了独联体各成员国的基本情况;第3篇对独联体面临的问题及今后走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它的建立及壮大影响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战后这些国家纷纷效仿,建立了本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的社会主义生活。但是随着众多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失败,苏联最终也走上了解体、灭亡之路。苏联以及众多社会主义政权的失败,打碎了人们的梦想,更使人难以接受的是社会主义政权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只持续了几十年就灰飞烟灭,甚至与封建王朝相比他们也是短命的。对于人类历史上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去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从而寻找一些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所帮助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王孝俊 《魅力中国》2014,(17):266-266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其实践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原则。过于单一的经济体制背离了以人为本的需求动力,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权利意识,严重封闭的文化体制悖离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思想。以史为鉴,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以人为本”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万古长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