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佩璐 《当代经济》2009,(12):112-114
高校为了扩大规模,依靠贷款解决.目前中国公办高校的贷款规模在2000亿到2500亿,已经引起高层的注意.如何通过技术优势发展远程教育实现高校的低成本扩张,成为解除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债务危机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资产重组的讨论偏重于兼并扩张及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低成本扩张。规模效应和低成本扩张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对企业有相当的吸引力。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却又让人困惑。即使在欧美等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也有60%以上的兼并扩张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些甚至被拖垮。而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和地方政府的“拉郎配”,这种成功的比例会更低。有文章指出,自1984年我国首次出现企业兼并以来,真正成功的只有10%左右。不成功的表现一是效益不增反减,二是虽然利润有所增加,但却低于资产或成本的增长幅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3.
并购R&D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通常是指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它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既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实质上也是一个包括并购企业、被并购企业双方的股东和债权人以及政府、中介公司等多个局中人参与的博弈行为。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进行低成本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资本聚集和集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成长除了通过内部积累扩大规模外,还可以通过外部扩张来实现.相对于内部积累的方式,外部战略扩张的方式具有速度上的优势,能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有证据表明,在所有企业的扩张战略中,只有20%的战略扩张是成功的.本文试着由核心能力成长路径的角度入手,寻找企业扩张的原因,进而为企业选择扩张模式提供参考,提高企业的战略扩张的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5.
连锁经营规模扩张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锁经营是规模经济原理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这种经营方式的规模经济特征表现为随着企业连锁的扩张,规模经营优势不断显现。但是过分扩张,致使连锁经营规模和企业自身能力发生不协调。通过分析连锁经营的规模成本,探讨企业最佳的规模与效益,探索连锁经营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以及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期以来,"低成本扩张"受到理论界的狂热鼓吹,地方政府也推波助澜,纷纷推出国有资产转让的优惠政策,致使有扩张意图的企业群起而逐"低成本"诱饵.然而真正成功者却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后仍陷在扩张的泥沼中而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走资本营运之路,实现企业扩张,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即资本扩张、管理扩张、文化扩张、品牌扩张、技术扩张和市场扩张的统一,特别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谁做到这一点,谁就能执市场经济之牛耳,反之,则只会是规模庞大的泥足巨人。 一、选择忠实、可靠并有一定实力的中介机构作财务顾问,是企业进一步扩张的基础 财务顾问帮助企业策划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方案、通过资本运营拓展较多的融资渠道,获得广泛的金融信息,为企业拓展新的经营思路,获得新的经营理念。目…  相似文献   

8.
培养核心竞争力——企业良性扩张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考察了企业规模经济扩张问题,提出企业规模经济的培育实质上就是核心能力的培育,即核心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延展,并据此提出了企业良性规模扩张的三个主要阶段:外部扩张、内部扩张和市场扩张。  相似文献   

9.
对于零售行业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而言,想要增加营业收入以创造更多利润,除了扩大单体规模的方式外,更要走向连锁扩张的新模式.目前,除了新建商店以外,跨区域发展的兼并、收购成为零售企业实施扩张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对大型连锁超市建店、加盟、合资、并购四种扩张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文和 《时代经贸》2007,5(10X):91-92,94
对于零售行业尤是大型连锁超市而言,想要增加营业收入以创造更多利润,除了扩大单体规模的方式外,更要走向连锁扩张的新模式。目前,除了新建商店以外,跨区域发展的兼并、收购成为零售企业实施扩张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对大型连锁超市建店、加盟、合资、并购四种扩张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外零售企业规模扩张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扩张是经济效益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共同诉求。因此,企业客观上始终存在着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冲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零售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的诉求更加突出,但源于多种因素的差异,中外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存在诸多的不同。本文从中外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路径、目标、方式、行为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供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密集的道德和纪律控制、集体主义信念的强化培育以及低收入加社会福利分配制度的贯彻执行,为中国“第一村”开辟了一条以低成本发展模式通向小康的道路。但随着村落经济规模的扩张,低成本发展的道路就面临双重的困境要么提高货币工资,要么大幅度增加福利。前者直接削弱了低成本发展的竞争力,后者则严重影响到村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相似文献   

13.
从国有企业新一轮"国进民退"的背景出发,利用2002—2013年期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100强的财务数据,采用Pair-copula技术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垄断扩张和规模扩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了垄断扩张和规模扩张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后"国进民退"现象呈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国有企业绩效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国有企业绩效与企业垄断扩张显著负相关;在垄断扩张的条件下,规模扩张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局部相关关系非常弱。这说明,国有企业的垄断扩张并没有提高国企的经营绩效,政府需要谨慎对待"国进民退"现象。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一鸣 《经济论坛》2001,(23):19-19,36
企业并购实质上是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的一种战略行为。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产生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等协同效应。企业并购带来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因为一旦并购决策失误,不仅导致并购失败,甚至会使企业破产。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购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银行来说,发展中的经营规模与资本规模是一对矛盾关系。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求有相应的资本规模,而资本规模的扩张往往影响银行的经营控制权,资本规模往往与经营规模不相适应,这就要求处理好经营规模与资本扩张的关系,使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保证银行的风险控制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发展、膨胀,但也可能逐步萎缩、倒闭或被兼并。企业的扩张、萎缩或消失,在法律意义上表现为资本的增减,对用户而言表现为品牌的扩张、萎缩或消失,对企业而言除了表现为资本规模、生产规模、营销网络、职工总数等规模性指标的变化以外,还表现为企业拥有的技术、以及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软件”的应用规模的变化。 市场上优胜劣汰,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进一步看则是产品和制造产品的技术的竞争。专有技术是企业构筑行业壁垒、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生产力经济学应重视对生产力加速发展的规模扩张机制的研究。作者认为:所谓规模扩张机制是指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或因生产要素组合功能效应的放大而引起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力加速发展过程。规模扩张机制的特征是:①生产力主体扩张欲望的无限性;②生产力客体扩张的加速性;③生产力载体扩张的广延性。规模扩张机制的类型有:①滚动式规模扩张;②裂变式规模扩张;③跳跃式规模扩张;④震荡式规模扩张;⑤兼并式规模扩张。规模扩张机制实现的主要途径及外部环境是:①强化投资意识,增大要素投入;②引进先进技术,加速科技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③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寻求生产力规模扩张的有利形式;④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生产力规模扩张创造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资本运作,是今后国内企业应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必备能力。实施适度多元化资本运作组合,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企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因与行为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武 《经济管理》2007,(11):26-30
本文对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本文提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特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离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祥  章晴  李艳 《经济地理》2015,35(3):185-190,86
以全球酒店企业10强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国外主要分布的73个国家为样本国家,列举了影响酒店企业跨国扩张区位选择的10个主要因素,并将之分解为29个指标。采用泊松模型,对上述指标进行定量测度,发现一国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入境旅游规模、FDI规模、地缘和文化亲缘等5种因素对酒店企业跨国扩张区位选择具有根本性影响,其他因素对酒店企业跨国扩张区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酒店企业在跨国扩张的初期,其区位选择应优先关注入境旅游规模、地缘和文化亲缘因素,在获得跨国经营的经验和技巧后,区位选择应优先关注一国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FDI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