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一般规模较大,但是银行对于非信贷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如何强化对非信贷资产的管理及风险防范成为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银行非信贷资产管理,介绍了基本构成、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智华 《海南金融》2004,(1):26-27,33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非信贷资产作为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银行业应以非信贷资产的资产价值的安全程度为核心,参照贷款质量的风险分类标准对其风险进行识别、衡量、监测和管理。银行监管部门应督促其对非信贷资产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银行与经济》2001,(6):30-33
从理论上讲,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收购资金的封闭管理与政策性资金的风险管理目的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中,封闭管理政策的执行并不能有效解决信贷资产的风险问题,信贷资产的风险已逐步成为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影响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的因素很多,而且各个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导致政策性资金“缩水式回流”这个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银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银行也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企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银行风险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在重视银行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银行业的信贷资产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银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银行也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企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银行风险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在重视银行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银行业的信贷资产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一方面要通过银行自身努力,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政策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非信贷资产价值与其实际拥有的非信贷资产真实价值并不相符,从而掩盖了非信贷资产中存在的风险,影响了银行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正确认识和界定国有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完善非信贷资产的审慎披露,对强化国有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的有效管理,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经营利润在国内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下"水涨船高",信贷资产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抓住了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就抓住了国内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命脉"。风险分类是信贷资产经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界定信贷资产风险状况,才能通过积极的风险经营和管理提升信贷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本文尝试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历史与局限着眼,通过探析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的内涵与意义,对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提升国内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期发生的“铁本事件”、“德隆事件”使关联客户风险再次凸现,严重威胁信贷资产的安全。对此,银行应予以高度警惕,及时对关联客户进行甄别,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银监会对非信贷资产的规范提法是:按照资产的性质,将银行全部表内资产划分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即资产负债表中,除了信贷资产以外,其余资产全部归入非信贷资产范畴,一律统称为“非信贷资产”。因此,非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非信贷资产管理及风险监控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四项机制强化信贷资产管理卢涌章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基层银行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银行逾期贷款、风险贷款已占全部贷款的30%左右。信贷资产质量劣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因素,也有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方面的因素,还有社会环境问题。从企业方...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信贷,是资金使用权转移的活动。贷前,资金使用权掌握在银行手中,银行居于主动地位;贷后,资金使用权掌握在借款人手中,银行居于被动地位。居于被动地位的银行,唯有做好贷后管理工作,通过预见性、前瞻性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监管以及切实可行的退出措施,才能防范信贷风险,保证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信贷资产转让对于我国构建信贷资产二级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面临三大法律风险:债权转让风险、债权归属风险和担保权益转让风险。这三大风险严重影响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以物抵债是银行在无法以货币资金收回贷款时,为降低信贷资产风险,而收回借款人相应实物资产以抵偿债务的行为。以物抵债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信贷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只是旧有信贷矛盾的凝结和沉淀,进而为抵债资产的收取、管理和处置等各个环节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防范以物抵债风险已成为摆在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专业银行要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际商业银行的惯例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确保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但目前我国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信贷资产质量低,流失严重,影响着银行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周建春  傅德汉 《中国金融》2001,(7):40-40,42
经济欠发达地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困难、风险较大 ,突出表现为信贷资产质量差 ,成为困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一大障碍。化解不良贷款 ,需要内动外联 ,协调配合 ,多管齐下。从银行内部讲 ,主要通过发展、清收、盘活、核销以及改进信贷管理等来进行 ;从外部看 ,要着重改善信用环境、加强政策支持以及实行严格监管。1 树立发展意识 ,通过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提高整体信贷资产质量 ,以此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一是国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实行倾斜政策 ,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进程 ,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 ,安排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和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农总行于2005年1月正式下发实施《中国农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行对非信贷资产实行风险分类管理,有关非信贷资产质量的统计数据也必须建立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该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为风险管理部门准确、全面、持续地监测农行非信贷资产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工具,对农业银行提高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水平也将起到有力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中国2011~2018年42家商业银行年度平衡面板数据,通过GMM动态面板回归和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短期影响机制和政策变量的中长期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初始阶段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信贷风险未得到真正剥离或转移,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银行可通过提升自身杠杆率水平、更多持有高风险的不良资产、扩大信贷规模等方式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经营呈现出一定的道德风险;中长期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转变、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政策变量对缓解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其中的一大障碍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致使银行亏损严重。以工商银行为例,1994年末,全行逾期、呆滞、呆帐三项贷款高达2,557亿元,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1.l%。为此,如何通过加强信贷管理来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是转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业务经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1.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信贷资金经营的核心内容。信贷资金运用的本质规律是讲求安全、流动和效益三性原则。效益是银行经营目标的最终体现,安全和流动性是实现效益的根本保证.其中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首先要强化信贷风险意识。客户拓展应以信贷资金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做到尽职调查,把控风险,贷后管理不流于形式。其次要加快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优化是实现信贷资产有效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必经之路,是增强信贷经营派生能力及银行竞争力、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