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立和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及作用机理 ,摒弃唯经济效益观 ,树立全面效益观 ;变革“经济人”假设 ,确立“生态人”观念 ;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灵敏协调的自组织系统 ;走出“GDP”崇拜 ,树立新的政绩观 ,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生态敏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模式和目标,构建了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四要素的生态敏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框架。明确了该框架下生态敏感区只有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经济为发展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才能够实现生态敏感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思路最终推导出了生态敏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标与典型模式。(1)从自然资本的折旧性,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值”目标,典型模式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损害赔偿制度。(2)从自然资本的发展性,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目标,典型模式包括物质产品交易、生态权益交易、资源产权流转、资源配额交易、生态产品融资。(3)从自然资本的增殖性,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增值”目标,典型模式包括生态载体溢价、生态产业开发、资源整体配置。最后,结合生态产品的物理学和经济学属性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其主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基于这一看法,较系统地讨论了两个基本问题:(1)农业的内在机制是“人与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经济系统)与自然再生产(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并提出和分析了与农业整体系统相应的两个主要层次结构和17个可供多学科通用的分析程式;(2)依据协调发展和最大综合效益原理及生态经济概念与原则,概括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对策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上农下渔”生态经济模式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农下渔”生态经济模式,改善了环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环境,经济良性循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价值分析评价显示,与传统的稻田模式相比,“上农下渔”的三种模式均实现了环境,经济双赢,通过环境经济属性比较发现,“上农下渔”的三种不同模式蕴含不同的开发目标,适合于不同的地域和发展阶段,提出对其进行改进与优化的决策,可望继续提高该模式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发展的标志。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委员会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协办的“资源与环境经济论坛”于2004年11月9—10日在武汉召开。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工业与资源环境管理、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在外延上包括了人本体的全面发展和人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本体(需求)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人的知识技能发展;(3)人的道德伦理发展;(4)人的审美素质发展;(5)人的价值实现发展。人关系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2)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3)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目前中国人口问题主要已非人口增量问题,而是人的发展不足。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要确立三大目标:其一、人口发展的安全目标(风险最小化);其二、人口发展的健康目标(潜能最大化);其三、人口发展的效益目标(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产的视角勾画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中分析了人口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生产系统和经济生产系统的生产目的及其相互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该实现对来自人口的人力资源、来自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来自经济系统的人造资源三种生产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析吉林生态经济省建设的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吉林省“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目标的必然途径。吉林生态经济省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是保证生态经济省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生态经济省建设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各项发展战略对环境的影响,从生态与经济两协调和发展度评价生态经济省建设的政策方针,为生态经济省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和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接影响;生态入侵引致的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效应;“贫困人口—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增强对环境的影响及改造能力为前提的。因此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相互作用也就成为区域性生态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把人口、资源、环境视为三个顶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用线段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农地城市流转及其决策都具有特殊性,对农地价值的正确判断和估计是影响人们进行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仅追求农地经济使用效益最大化将导致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扭曲或失误。本文主张以发展国民经济,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及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综合目标的实现为目标,改进现有价值判断,科学估算农地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从而做出合理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地城市流转决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财务管理的经济目标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是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自利性是衡量企业市场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它财务管理的经济目标通常是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张漫子 《时代经贸》2014,(6):412-412,414
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在于使企业的所有权价值最大化,由于创新型企业价值管理具有高波动性、整体性、技术相关资本地位特殊性以及潜在成长空间较大等特点,因此其管理难度较大。应从资源和资源管理两大视角构建创新型企业的价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沿着核心资源的“资源表现一资源管理能力”次序,围绕“已实现价值增值-风险调整-潜在成长价值-潜在机会价值”四个维度对企业价值管理的绩效进行指标设计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财 务管理目标究竟是什么到现在为止尚无定论。在国内 ,主要的观点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 ,但有人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为所谓“企业价值”应是相当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的价值。而所谓“股东财富” ,顾名思义应是相当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应该说 ,企业价值同股东财富在性质上和数额上都是有差别的 ①。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现金流量最优化、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最大化、经济增加值 (EVA)最大化、资金运动合理化等十几种观点。这些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 ,然而 ,其中很多观点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曲解了。一、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性为何那么多人研究财务管理目标 ?因为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系统论可知 ,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确立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研究财务活动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 ,根据未来变动趋势 ,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是财务管理主体所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②。具体说来 ,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如下作用 :(1)指引方向。目标能为系统指引方向。有了正确的目标 ,系统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7%以上,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被誉为“中国奇迹”。在耀眼的光环背后,不可否认的是,为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当前,总量日益庞大的中国经济在前行过程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高消耗、重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使中国的发展之路愈走愈窄。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很明显,如果不能突破资源、能源、环境所构成的“瓶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工业化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研究用经济手段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行有效控制为中心内容的“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新学科应运而生.80年代初始,我国开展“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则从宏观生态角度探索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规律. 一般认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研究该复合系统内部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这一复合系统通常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19.
从四个方面阐述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即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生态协调,全面协调的社会持续,注重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协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既定技术水平下,一个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实现管理科学化.我们对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应采用专门的手段、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价值运动)达到预期目标的信息传递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会计控制的运行规律,对该规律运用以会计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表现.该系统中信息按照会计控制系统中职能等级链形式传递,即由会计管理系统到该系统子系统--会计控制系统,最后到对具体控制对象的执行,整个会计控制系统中在该系统其他职能变坏的条件下,才使得本职能功效得到改善,则该系统达到最佳整合效益.,作为一个会计控制系统要发挥整合效益,必须使其职能在每个环节投入与产出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