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把它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何处理好吸引外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目标价值 当代西方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是由企业的各种优势和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从它们的最终目标价值来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理论界关于是否应该将发达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问题上产生的不同意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面临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能力的矛盾。实证检验证实我国企业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还是以与我国经贸关系密切、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国家和地区为主。但从长远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与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析这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可以解释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根据广东二十多年省内及对外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环境现状来看,促使广东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动因是推进产业结构提升、开拓市场、获取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当然,这几大动因在目前的迫切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多元的,既有国有产业政策支持的动因,也有国有纺织品市场竞争压力、生产成本增加以及规避贸易壁垒、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并非由单个影响因子或固定因子所决定,而是受到一个动态、多维、多因子复合驱动力的作用。由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不同,主要影响因子的组合也随之变化。中国纺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环节的特点合理选择"走出去",实现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和资源重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市场竞争、资源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是促使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并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多元的,既有寻求市场与效率的动因,也有寻求资源、规避风险以及文化与种族纽带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突飞猛进,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焦点始终是大企业。在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关注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现状出发,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国的中国而言,其理论指导意义一直存有重大缺陷。本文首先将对外直接投资各大主流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再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出现的"不同动因不同区位"等模式及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20)
跨国公司投资管理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能起到降低企业风险并且获得超额利润的作用。进行国际证券投资是为了追求不同的风险收益配比,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将企业国内竞争优势拓展至国外,保持全球性的竞争优势,所以,对外投资的目的远远不止获得超额利润这一单一目标。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例,研究国际投资管理的动机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唐杰  郑磊 《中国市场》2011,(7):8-18
本文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在当前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对企业优势的核心的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并引入企业战略变量,形成一般化的获取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认为传统的以先决优势条件决定的FDI假说,是获取优势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解释框架的特例,并结合中外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行业对外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对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文献已非常丰富,但是国内外还没有对中国银行业对外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的对外投资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东道国人均GDP、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对外投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跟随客户”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银行业对外投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理论观点的综述,看到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既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类型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按三种不同的行业进行具体说明,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对当前低迷的贸易形势,中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投资行业及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不仅与企业自身追求利润相关,国家政策支持、国内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人民币升值等也是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外直接投资工作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前景。至今为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获得全面的发展。从整体看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持续加大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率,不过因为其间存在诸多动因影响,使得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规划布置期间,衍生出差异性显著的贸易效应。在此类背景影响下,笔者决定竭尽全力强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牵动作用,如细致化校验解析对外直接投资基础性工作模式,并且在可持续发展资源和市场前提条件下,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型直接投资项目,希望能使资产和效率寻求型直接投资规模得以全面扩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加快国际化扩张。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从而有助于把握我国海外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制定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的现实背景,文章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作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第二,企业技术创新在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价值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有效提升企业价值。第三,管理者短视负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企业管理者短视程度越严重,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越弱。第四,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在民营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希望对我国企业进行投资及价值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殊的宏观经济条件使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投资动因。本文运用1987~2010年间相关数据对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促动效应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外汇储备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而技术能力、贸易顺差、利率水平、外汇汇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负相关,本文对此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急剧上升,对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依照邓宁的理论将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为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和政策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四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加入利润和效率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应该逐步向技术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讨论两者的替代和互补关系上,很多研究文献都较为笼统,并未区分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贸易效应。本文分别讨论了三种不同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构建为一国的资本输出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日本不仅是一个经济强国更是一个投资大国,其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为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在阐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法律体系内容的基础上,以法经济学为视角探讨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并得出结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由其性质和制度特征决定;不应一味以国家利益名义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而应将其纳入法律体系;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建设应给予企业以足够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